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文教法探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文教法探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4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仅教法一改过去陈旧僵化的模式,教材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语文教材的选文既是教学的范例,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凭借,同时还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根本。根据大纲要求,为弘扬我国古代文化,让学生了解、学习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教材相应增加了古典文学作品的篇目,比例已达百分之二十八以上。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探索文言文教法

初中阶段,学生将在语文课本上学习到80篇左右的文言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掌握积累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目的?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宝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用好这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来达到培养兴趣、积累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目的。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充分揭示了方法的重要性。文言文学习同样如此,只有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消除古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才能产生兴趣与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宜设置太高标准。应以教材为凭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觉得有法可依,自然能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进而愿学、爱学。在我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摸索、总结了文言文教学的"三步"诵读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将这一做法做简单总结。

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这一步要求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拿到一篇课文,能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将课文读通,按要求掌握生字,扫除文字上的障碍;再借助阅读提示与注释,反复朗读,熟悉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分析理解,探究文意

这一步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师根据篇目与训练重点,设计分析,理解题目,指导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文意。如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对文章内容、写作目的的深入理解,对文章段落层次、篇章结构的把握;对作品构思、立意的体会等。上述诸多环节不必在一篇文章的教学里逐一落实,而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训练重点突出一两个方面即可。让学生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知道怎么学,并且学有所得,逐步培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长期坚持,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程度好的学生,更能将课堂上培养、形成的知识能力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从而深化课堂学习效果,扩大了知识面,起到积累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目的。

3.反复阅读,品味欣赏

进入中学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大都是一些文辞优美的佳作范文。文章经过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学习之后,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诵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这一点,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对一篇文章的品味欣赏,可针对不同程度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如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的巧妙精当,记叙描写的生动逼真,甚至可以小到围绕一个句子、一个词语设置问题。力求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有所得,有所发现,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关于文言文学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初一、初二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这种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还需老师根据不同篇目的具体要求灵活加以变通、应用。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根据不同篇目的具体要求,还应有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效果较好的文言文教法作一简介。

3.1诵读法。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不同要求诵读,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实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

以教读《桃花源记》为例做一简单说明。

这篇文章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引人入胜。课本注释也比较详细,教师可鼓励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对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讨论,教师指导、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进行诵读教学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准确、流利、句读分明地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3.2设疑导读法。文言文篇幅短小,一个设计精巧的问题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己钻研、探究,通过解读,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如教学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疏通文意后,我设计了这样两道思考题,要求学生自学讨论。

(1)文中有一处记叙,极不合理,你认为在哪里?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王安石的人才观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授课中,学生对这两道题目非常感兴趣。讨论热烈,各抒己见,通过对问题解答明白了天资聪慧的方仲永由于其父"利其然"、"不是学",成人后变得平庸无奇。从而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对学生极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3.3情境法。有些文言文,可根据内容设置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以此来激发、感染学生。

例如:教学林嗣环的《口技》,可用这样的方法导入:同学们,口技表演是一门传统的民间技艺。我们来欣赏一段口技表演(播放视频或音频)。在欣赏中,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

那么,我们来了解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高超的技巧。(教师范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了解到口技表演真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会有浓厚的兴趣学习。

上述是文言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文言文的教法有很多,不同的老师就同一篇文章可以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程度、层次不同的学生,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弘扬我国古代文化,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应在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索,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