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坛论道,探讨音乐教育新格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坛论道,探讨音乐教育新格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5年11月1日下午,在隆重热烈的校庆典礼完毕之后,中央音乐学院建校75周年庆系列活动中最重头的学术交流活动――首届北京21世纪音乐教育学术讲坛开讲了。

本讲坛由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萁淌诜⑵鸫匆猓得到了众多世界知名高等音乐教育机构的院长级领导的积极响应。本届讲坛共邀请到24所著名音乐教育高等院校的院级领导前来参加,根据论坛演讲及主持的次序分别为,美国茱莉亚学院、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瑞士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挪威伯尔根大学格里格音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音乐学院、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以及台南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此次参会的学校来自北美、拉美、欧洲、亚洲以及港台和内地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其学校的水准也代表了当今国际专业音乐教育的一流水平。值此建校75周年庆典之际,中央音乐学院能够主办具有如此广度和深度,在我国首屈一指的音乐教育学术讲坛,与学校一向高度重视对外交流,把视线瞄准国际前沿和世界一流的办学宗旨息息相关。这些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成功主办了“相约北京――中外院长论坛”(2008);“中外音乐学院院长论坛”(2010);“第二届太平洋地区音乐院校院长高峰会议”(2015)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且在规模及层次上不断扩大和提高。这足以说明中央音乐学院在世界范围的音乐教育机构中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更多的海内外音乐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沟通搭建了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共分13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位主讲人的主题演讲与一位主持人的组织提问环节合作完成。这些嘉宾既是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音乐学家,又是在高校中工作多年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这些艺术教育精英的演讲和讨论为在座的与会者以及国内外其他音乐院校的同行们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启示,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学术视野和学科前景。13位主讲院长的发言以及担任主持的12位院长的提问都紧紧围绕“21世纪音乐教育”这一主题展开。在当今媒体与网络呈爆炸式发展的全球化大背景下,针对如何调整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以及明确其教育目标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

一、改变与坚持

21世纪互联网的发达、科技的进步以及多媒体的丰富信息既为我们的教育传播提供了便捷无比的途径,也为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这样一个传播方式大爆炸的时代,音乐家的现场表演机会因媒体和互联网的发达而急剧减少,音乐表演的版权问题也日益严峻。而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为音乐家录制以及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自己的表演扫清了很多障碍,而且远程教育的实现为众多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多文化背景的音乐风格的不断融合为今天的音乐创作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食粮。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的利弊参半的现实环境之下,正如伊斯曼音乐学院的杰摩・罗西院长(Dean Jamal J.Rossi)所言:“显然我们不可能教会学生未来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技能。”

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需要做出哪些相应的改变,同时又要坚持怎样的教育目标来引领学习艺术的学生呢?

茱莉亚学院的波利希院长(President Joseph Polisi)介绍了他们将音乐、舞蹈、戏剧与新媒体及网络技术相结合而作的一些教学尝试,同时也指出年轻音乐家们不仅需要通过卓越的音乐表演来获得影响力,而且要具有与社会沟通的语言表达、甚至对市场认识的能力以及掌握足够的电脑网络等科技手段,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环境当中对未来的事业发展具备足够的掌控权。法国巴黎国立音乐舞蹈学院的格雷琴・阿姆森副院长(Director Gretchen Amussen)则以具体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实例来说明当代电子及网络音乐环境与古典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家对观众和社会的责任。通过这些事例,阿姆森副院长认为,高等音乐教育要结合其他文化的学习,包括哲学、人类学、音乐学及戏剧表演等,来培养把音乐传播中的奉献精神、慷慨与快乐同周边世界链接在一起的音乐人才。

他们的发言得到多位院长的共鸣,各位院长在发言中几乎都强调了21世纪的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激烈程度以及在课程设置上帮助学生拓展其知识结构的必要性。但同时,他们也强调了无论教育内容做何改变,我们的教育仍然要坚持探索音乐的本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罗伯特・布洛克院长(Dean Robert Blocker)在发言中突出了音乐教育的普世性价值,认为应该把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放在首位。他强调音乐就是对人性价值的塑造,音乐为人们带来希望,是人类情感与精神的寄托。波利希院长则以鼓励茱莉亚学院的学生走出教室和舞台,走进医院甚至病房这样非传统的演奏场所表演之艺术实践活动为例,说明这种直面听众的交流,即使没有达到演奏上的完美,仍然能够对听众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特别的体验使学生领会到音乐表演的真正意义。而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的乔尔・斯米尔诺夫院长(President Joel Smineff)特别指出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和探索的意义。总之,“通过音乐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美好”(伊斯曼音乐学院罗西院长语)应该说是音乐教育所要坚持的重要目标。

二、传统与创新

本次讲坛上多次被提及的话题还有音乐教育中传统与创新的平衡。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开始了频繁的碰撞,音乐教育体系的延续性遇到了挑战。首先是欧美音乐文化传入亚非等地区发生了“东方”与“西方”的相遇;其后是由于现代音乐创作的繁荣而出现的“古典”与“现代”的共存;而21世纪的教育机构几乎都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如何借助传统优势推动教育创新,也是本届论坛上多位院长探讨的重点。

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的斯米尔诺夫院长向与会者介绍,他们学院为同时具备创作与演奏才华的学生提供了把两个专业融为一体的培养方向。他认为这种在课程设置上的创新基于历史上几乎所有作曲家都是优秀的器乐演奏家的传统。身为活跃于舞台二十多年的优秀小提琴演奏家,斯米尔诺夫院长对于音乐创作的基因深入演奏家的骨髓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深有体验。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契合了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的美奇奥雷院长(Direttore Alessandro Melchiorre)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创新当作看待过去的不同方式,是一种新传统的表达”。

中国音乐学院的赵塔里木院长则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分享的角度介绍了他们学院运用现代科技的数字化手段存储并研究中国音乐的进展,这些研究涉及音乐声学、录音技术及乐器学等多个领域。他表示,在这些资源的存储和研究工作完成后,学校将借助全球化的网络技术为全球提供中国音乐文化资源。台北艺术大学吴荣顺院长介绍了台北艺术大学因上世纪特殊的历史背景,其音乐学院形成了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与台湾传统音乐体系并存的局面。针对这种具有东方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吴院长介绍了学校让两个系统的学生共享课程的具有创新性的程设置,也提出未来十年学校的关注重点就是要平衡与共享两种体系的资源。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波塔尔・克拉柯普院长(President Bertel Krarup)则介绍了他们学院通过远程教学的创新手段来学习多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他们与设立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孔子学院在民乐队及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培训上所取得的成就。

三、共同发展

在21世纪这个国际化大环境当中,音乐教育需要兼收并蓄,音乐教育机构需要接受并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方式,以共同的发展来求得对卓越表现的不懈追求。这一点几乎在世界音乐教育界达成了共识。波利希院长在发言中提到:“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机构)不是竞争者,而是那些我们所代表的人类体验当中一些最优秀传统的共同保护者。”因此,如何通过共同的努力带动21世纪的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也是主题发言的核心内容。

本次讲坛的主办方王次萁淌谠诜⒀灾邢虼蠹医樯芰酥醒胍衾盅г涸凇敖立当代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估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他提出的这一评估体系放眼全国范围的同类型音乐教育机构,并以中国目前三种主要高等音乐教育形式为研究对象,包括专业音乐院校,艺术类院校中的音乐学院以及以师范类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当中的音乐院系。针对这三类学校的特点,他进一步介绍了确立评估对象、评估依据和评估方式等内容的8点原则,并且特别提出了对于评估管理者的监管机制。这些具体的建议对于中国未来保持高等音乐教育水平的稳定和提升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的兹基斯瓦夫・拉宾斯基院长(Presidercf Zdzislan Lafinskn)向大家介绍了克拉科夫学院在保持本校教学特色的前提下,与中央音乐学院开展国际性音乐教育合作的成果。茱莉亚学院的波利希院长也介绍了今年9月与天津音乐学院结成姊妹学校联合办学的情况,这是茱莉亚学院在音乐教育方面寻求同行业共同发展的新尝试。

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此次讲坛上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局限于音乐教育的范畴之内,同时也关系到其他教育品种,特别是艺术类教育必须共同面对的新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于艺术培养目标的终极思考。这些年,中央音乐学院不仅与四十余所世界知名音乐学院和艺术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邀请众多著名音乐家和音乐学者来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而且聘请了二十多位大师级艺术家和学者成为学校的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这种广泛而频繁的国际化交流以及对教育目的的深层思考已使中央音乐学院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受益匪浅。

王小夕 中央音乐学院网络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