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所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尽量摆脱对老师的过分依赖,实现学与教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要求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它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一种革命,也是教改发展的必然。主要论述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原则及具体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 教改 课堂教学 主角

面向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一方面,要有教师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施教者与受教者间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教改进一步深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之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总是偏向于施教者单方面、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即局限于教师自下而上的外部教导。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只见教师一个人在孜孜不倦的讲解,既做导演又当演员,忙的不亦乐乎,而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混混欲睡的听着,不参与、不互动,使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教改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下而上的反馈一些信息,变单向为双向,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实现双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多元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利于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受教”转为“主动参与”。

一、主观能动学习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学生“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发挥教师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听众为表演者,主张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辩证统一,改变传统的一味以施教者填鸭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摆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主观能动性学习模式的原则:

1.学生为主角原则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对于刚刚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认可,其中的大多数人更希望能在课堂上得到表现机会。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不再是“听众”(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再是“配角”,其更应该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应成为积极的认知信息加工者。这点在国外的教学方式中比较常见:课堂经常是学生们的表演舞台。

另一方面,在宣扬以学生为“主角”的同时也要防止陷入唯“学生中心论”的泥潭。老师的引导与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的位置更多的摆在导演上,做到去点拨、去指导、去服务。

2.互动性为原则

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但它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还跟教师息息相关。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不是直接内化的结果,而是主体与客体间通过内部的协调、创造而构建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达到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也有相应的论述:如《论语》中提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礼记》也谈及“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些都反映了互动的重要性。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应是更多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的配合与互动。教学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而是师生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知识的增长需要教师的介入与指导,但教师不能直接规定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学生中分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同样能享受“当家作主”的感觉。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其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是片面,甚至错误的。这就更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老师的作用可以媲美灯塔和航标。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原则

学生的课堂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教师的影响下建立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上课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在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和老师争辩。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把老师当做朋友看待,会忘了师生之间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激发灵感、增强自信,达到健康、快乐、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培养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1.优化网络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基于资源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通过对各种各样不同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的先进学习模式。优化网络平台还包括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选择平面文字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包括录像教材、录音教材、光盘教材)两者方式。

2.角色互换,学生参与课件制作和讲课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以分包的形式让学生参与部分内容放入课件制作,并走上讲台,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讲解,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这样方式为学生体验教师角色创造了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把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过程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让老师看到了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会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大多数高等教育课程都是需要不断更新、实时跟进的。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教材上的信息往往远远落后。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熟练利用网络资源,从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面对知识的迅猛增长和加速更新,利用网络充实自己必将成为今后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在告之学生一些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课余多关注相关网站新近报道的与课程相关的热点现象及问题,而在下一节课中留出一定的时间交流汇报各自看到的新闻及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感想。给学生一个轻松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各抒己见,让学生学会带着目标找资料。

4.引入激励措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成绩直接挂钩

课堂中引入奖励机制。课堂中,学生在提供相关的信息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及赞许,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我在学期初就跟同学讲清楚了课程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40%,其中15%拿出来用于考核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励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证明,此种激励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间相互攀比得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5.参与方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一种主观学习的方式。因此,为了达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效果,需要给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们以不同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如可以列举以下一些形式:参与课件的制作、热点事件的报道、分组讨论、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提交读后感,等等。具体采样哪种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的体现。同时,对于学生们所选的不同参与方式,老师可以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学生在交流、认识和体验中找到更好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方式。与此同时,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以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结语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往小了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大了说可以为学生日后积极融入社会打好铺垫。需指出的是重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是消弱或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马淑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体发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9,(02):10-11.

[2]李子健,尹弘飚.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01):70-82.

[3]董雪飞.双向互动与自主学习――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J].常州轻工职技术学院学报,2007,(01):26-29.45.

[4]张莉.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华章,2010,(09):93.105.

[5]修忠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求得主动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8):27.

[6]郝爱语.关于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苏州工职院,2008,(01):5-6.12.

[7]陈家禄.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的形式[J].西北职教,2009,(05):51.

[8]吴永华.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0,(02):48-49.

基金项目:环境科学上海市教育高地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