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目前由于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及受案例不健全等原因的影响,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不佳。只有教师和学生同时注意角色的定位和转换,教师查找、编撰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才能推进案例教学,强化案例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公共管理 案例教学 存在问题 改革对策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已被整理出来的个别事物某一时段、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理解同类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于1871年由哈佛法学院院长蓝德尔首倡,成为哈佛的教学特色,并因此享有盛名。

一、高职公共管理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对于兼具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在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也是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

(一)案例教学是高职教学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公共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兴起,就有极强的外部取向,强调将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公管理学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讲授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视以实践问题和案例为导向。在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意见,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并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案例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理论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而是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设身处地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热情。在分析讨论案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掌握,避免抽象理论造成的枯燥无味和难于理解。

二、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已获得广泛共识,但从总体来看,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中,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案例教学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概括起来,在高职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缺乏经验。

尽管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领域已经备受认同,但与国外教师授课计划周密、课堂控制力强等表现相比,国内教师从事案例教学的经验和知识水平不足,使得案例教学未能达到最优效果。某些教师在观念上仍然仅仅将案例教学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没有认识到其主要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是一种全新的、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围绕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很多高职教师将案例教学与事例教学混淆起来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举例子,甚至是讲讲故事。教室中的讲台也都是高高在上的,使教师显得“盛气凌人”,教室的桌椅多是固定的,不符合课堂讨论的自由气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形成的缺乏平等观念,习惯以权威自居,这些对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不符。

(二)学生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教学方法,不仅对教师要求较高,对学生要求也比较高。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教师、死记硬背、照搬知识的习惯,使得他们难以适应勤于思考的案例教学方式,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出现“冷场”或讷于言辞,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听取他人的意见,等等,使案例教学的目的不能充分体现。许多学生在讨论案例时,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未紧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问,或者就事论事,思维往往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而无法扩散开来。许多学生在发言时,声音偏小,表达不流畅,神态不自然,明显表现出受过的训练偏少和自信心严重不足。

(三)公共管理案例质量不高,供给不足。

总体来看,国内公共管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案例资源匮乏、供给不足的问题,能够反映我国当代公共管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案例非常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如果没有贮备丰富且切实有效的案例,案例教学就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目前的案例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是国外公共管理案例的翻版。可以参考,但在教学应用时,很难真正收到效果。第二种是近来各学校编写的案例。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和典型性。有些案例甚至是上世纪的事情,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案例根本不能反映当今公共管理的实际。另外,有些案例的主题过于暴露,倾向性太过鲜明,可供研讨和争论的空间很小。第三种是直接采用报纸、网页、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这种案例内容较新,时代感强,学生感兴趣,有亲切感。但由于缺少加工,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缺乏对公共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就已经偏离了公共管理的视角,因而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

三、改进高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效果。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由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教师的责任是课前选择组织好案例,提前一周安排和布置案例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在课堂上进行报告的书目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案例并查阅相关资料,课中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案例所限定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同时及时处理讨论中出现的冷场、偏题、过激等各种特殊情况,引导和控制局面。课后,总结教学的效果。

对于角色转换感觉有困难的教师,也可参加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一些案例研究中心会定期开设课程培训,参加培训能让教师感受到案例教学的氛围,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例教学的意义。

(二)案例教学中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此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必须从被动的接受者角色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角色。简单地说,教师要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要从“配角”变成“主角”,理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增进主体间的交往,建立教学双方的平等关系,营造师生合作共事的教学环境,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国内外现有的案例库中精选或亲自动手编写教学案例。但是编写案例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美国肯尼迪政府学院有个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全院现有1300—1500个案例,除少数由任课教师自编以外,绝大部分是由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且案例经常更新,每年新编30—40个案例,并注意开发国际性案例,学院搜集案例素材,注意不同方面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哈佛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至5万美元,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采写一个案例的预算是115万欧元。在国内采写一个本土案例的经费大约在一万元人民币左右。因此,相对投入较大的大型案例而言,微型案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案例必须从现实中来,真实、生动,体现时代特征。要保证案例的内容是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只有真实而非虚构和脱离实际的案例才有研讨的价值。同时,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要新鲜而不能陈旧,最好是近两年发生的事件,太陈旧的案例学生都没有经历过,缺乏探讨的欲望。只有新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案例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启发性。案例要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要有一定的争论性和可讨论性,没有所谓的最佳答案,不能用所谓标准化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理想的案例及案例教学应该是:既能包容又能促进多种见解的形成,能促使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和技能的人对同一案例都有话可说,能站在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研讨同一案例。

最后,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能反映当前管理实践中普遍发生的,经常出现的,带一定共性的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南方论刊,2012(5).

[2]王洪波.高校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11.

[3]张忠.我国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6(12).

[4]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