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新课改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应该是将学生培养为具备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全方位人才。相关教师应该摒弃掉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策略,在提问和解题环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结合物理实验,在学生本位的基础上尝试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因材施教。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26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在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本位出发来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当下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思索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于学生本位理念进行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的物理实验等几个方面着手,对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知识明显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刚步入高一的新生而言,陡然上升的知识难度令其难以适应,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这便要求教师采取相关的策略,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为其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一)以提问引导学生

“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获得教学反馈的一条便捷途径。因此,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比如在对“电磁感应”章节进行教学时,可以逐步向学生提问:“导体切割磁感线一定会产生电流吗?”“要让导体切割感应线运动得以实现,我们应该怎样做?”“产生电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它们背后的原理是否一样呢?彼此有什么联系吗?”从而引发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思考,不被冗杂的知识打消学习积极性。

(二)恰当的解题训

实题训练是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不过在此环节中,教师对习题的选择应该有所考究。

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控好习题的质量与数量。目前不少教师热衷于题海战术,使得学生无暇消化知识,忽视了对知识源头的掌握和知识规律的总结。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习题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重在质量而非数量,精选出涵盖广泛知识点的代表性习题,才能在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把控好对不同难度习题的课堂时间分配。目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对高难度习题耗费过多的时间,其实,此类习题能否为班级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广泛接受、它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又否能与之所消耗的课堂时间相匹配,都还尚不明确。相反,高难度的习题会触发“中等生”、“后进生”的畏惧情绪。因此,习题的难易程度应该与班级成员的整体水平挂钩,过难或过易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

二、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物理实验

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课堂讲解,可以为复杂的知识打开一个简单的切口;对物理实验的重视,更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认识到学科本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新课改理念的一种表现。

(一)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在讲授“曲线运动”章节时,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摆钟,也可在课堂上用小球做演练,引导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规律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在讲授“加速度”章节时,让同学思考:假设让你参加赛车活动,在以下几辆跑车中会选择哪辆去参赛?(引导学生在跑车性能都相似的前提下,选择加速大的跑车。)如此一来,学生在感受到物理知识“实用性”的同时,还能使自己的探索欲望得以激发。

(二)重视物理实验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基础实验至少有十余个,然而在不少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对它们进行亲自的操作实践,这便使学生操作能力和探索思维的发展大打折扣。

在一些教学情境中,实验器材有限、实验耗时耗力,是多数物理教师舍弃掉实验课程的原因。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予学生亲自上手操作的机会。比如,在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讲解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可以借助玩具小车、条形磁铁、小木板、小球等小型器材,让同学设计实验并对该原理进行验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易的课外实验。只有当学生尝到实验的乐趣,他们才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三、正视学生本位,擅于因材施教

“学生本位”理念是新课改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有利于学生物理素养的全方位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高中生的心智已经较为完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尝试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有准备的基础知识讲解,即采用“小组合作备课”、“推选小组代表进行上台讲课”等模式,实现师生角色的大胆转变。

比如在“抛物线运动教学”中,让承担该章节知识任务的小组代表上台对有关知识进行基本的梳理,对抛物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以及加速度等知识进行基础的讲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承担纠错、深化以及总结者的角色。这种“学生为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迫使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

(二)对不同气质群体因材施教

根据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的理论,人类的性格特质可以划分为四类:反应迅速、活泼好动的多血质;热情主动、缺乏耐性的胆汁质;细心谨慎、优柔寡断的抑郁质;安静稳重、沉默寡言的黏液质。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对不同的气质群体施加不同的引导策略,这也是对“学生本位”理念的一次表现。比如,“胆汁质”的学生积极大胆,在带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容易因冲动而言语出错,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更正,避免造成对其他学生的误导;而善于观察思考的“黏液质”学生很能胜任实验环节中的“观察记录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肯定和鼓励,引导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是从学生本位出发,对其进行思维拓展、探索观察以及应用实践等物理素养的全方位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采取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采取将复杂知识简单化的策略,从理论联系实际入手,实现学生物理素养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