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感因素在高校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影响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感因素在高校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影响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质量测评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测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教学质量测评中存在情感因素的结论,分析了存在情感因素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情感因素影响的对策,包括加强测评的公正性教育、运用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提供安全的测评环境。

[关键词]教学质量 测评 情感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马敏(1980-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炳义(1960-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质量管理。(江苏 徐州 22114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05-02

教学质量测评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测评的信度与效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目前关于提高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的研究也有不少,但人们是担心“评价者和被评者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对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是否有所影响”。因此,研究情感因素在高校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影响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质量测评的特点

教学质量测评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测评方式,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测评的数据一般被学校用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作为确定教学质量优劣、教学业绩好坏的重要依据。

教学质量测评主要涉及两个主体、一个客体。两个主体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测评者,一个客体则是被测评者教师,主体与客体对测评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学校管理者主体,他们认为教学质量测评是公正的,能够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依据测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业绩好坏、个人福利待遇进行等级划分。对于学生主体而言,很少有学生主动去给教师进行测评,而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测评,如果是由学生自愿参评,其参评率会很低,因为学生测评本身就有被动成分,让他们对教师作真实客观的评价会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被测评者教师客体,他们通常认为测评是不合理的,存在许多有失公允的因素,如学生素质的高低、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测评结果的影响比较大。由于教学质量测评,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变得畏手畏脚,有时还会曲意迎合学生,致使一些正气的教风和学风受到影响。

二、教学质量测评的相关性分析

1.班主任测评与同班教学质量测评相关性分析。笔者根据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测评数据,从三百多位教师中筛选出既担任班主任又承担本班级课程及其他班级课程的教师共38位,将其班主任得分、同班教学得分、近班教学得分、非同班教学得分加以统计,结果如106页表1所示。其中,班主任得分是指班级同学对班主任所做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评价得分,同班教学得分是指同班同学对其班主任所授课程的教学评价得分,近班教学得分是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非任班主任班级对同一教师的教学评价得分,非同班教学得分指本班外的班主任所任其他所有班级课程的教学评价得分。

由表1可知,班主任得分的均值最小、标准差最大,并且录得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均最小;同班教学得分录得最大的极大值,均值也最大;非同班教学得分录得最大的极小值,标准差最小;近班教学得分的均值也明显高于班主任得分,标准差则明显小于班主任得分。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班主任测评与教学质量测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数据表明,学生对班主任的教学质量测评与其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测评得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6。教师教学质量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和体系,其教学质量测评条目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条目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从常识上来看,会管理班级的教师其教学质量未必就高。这一结果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学生对本班级班主任的教学质量评价会有明显的情感因素。

2.其他各项测评间的相关性分析。一名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一个班级测评较高,在另一个班级也应该相对较高,但表2反映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同班教学质量测评与近班教学质量测评及非同班教学测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和0.433,属于弱相关。近班教学质量测评与非同班教学质量测评的相关系数则达0.820,属于强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在没有或较弱情感因素控制的条件下,学生的测评没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也说明班主任授课班级学生在对其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有较明显的情感因素控制。

三、存在情感因素的原因分析

学生与教师作为学校的双主体,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因此师生之间必然会有情感因素存在。这种情感因素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无论哪一种,都会对教学质量评价产生一定影响。

1.对教师的教导心存感激。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深受教师的影响。作为受教育者,他们大部分认可教师的教导,对他们心存感激。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如果打分过低,他们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因此通常对教师的评价较高。

2.对教师的态度心存顾忌。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心存顾忌,害怕自己打分过低被老师知道后会给予不公正待遇,因此便给教师打高分。这种情感因素虽然是消极的,但客观上却带来了对教师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现象不利于反映客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评价的效果。

3.对教师的严格管理不满。部分学生在对教师进行测评时容易受教师管理严格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教学质量虽然高,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这些老师有可能会被那些平时自由散漫的学生打低分;有些教师即使教学水平一般,但由于平时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甚至听之任之,与学生的矛盾和冲突较少,也有可能被打高分。

4.对教师的成绩评定不满。大学生还处于情感成长的阶段,也还不能掌握较好的情感归因方法,因此容易意气用事。一些学生因为教师的成绩评定不符合自身的预期,便将不满发泄在教师身上,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打低分,从而影响测评结果。这既影响测评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四、降低情感因素对测评影响程度的对策

教学质量测评过程中完全避免情感因素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降低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测评的影响程度,使测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和可靠度。

1.加强测评的公正性教育。学生是教学质量测评的主体,由于学生对测评的认识存在局限,部分学生不能完全了解测评指标的内涵。因此,在学生参加教学质量测评之前,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动员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测评的意义,了解测评的重要性,不盲目打分而进行实际评价,不打感情分而进行客观测评,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2.利用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处理测评分数。在开展教学质量测评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在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下,给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分数。针对这种情况,在统计学生测评分数时,可以采用“截头去尾”的方法,即去掉一定比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再进行统计。这样一来,统计结果就不会出现差异较大的分数,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情感因素对测评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评的有效性。

3.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测评环境。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测评时有时会相互观看或者交流看法,这样就可能迫使某些学生改变测评结果。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测评时,应尽量提供相对安全的测评环境。学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学生在测评时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并且其测评信息不会被其他同学看到,以使学生可以客观公正地给老师进行教学质量测评。

[参考文献]

[1]乔娟.教学质量测评中的信度和效度[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4).

[2]张怡婕,鲍桂莲.教学质量评价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