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夜哭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这是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一首歌谣。据说,把它抄在黄纸上,贴在大街小巷,让南来北往的行人念上一遍又一遍,夜间哭闹的婴儿就可以安然入睡了。这当然是一种很可笑的迷信做法。但是,说明婴儿夜哭确是一件令人烦恼而且相当普遍的事。
婴儿夜间为什么会哭闹呢?究其原因大体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
引起婴儿生理性夜间啼哭的最常见原因是外界刺激。如夜间尿湿了尿布没有及时替换,被褥过冷过热,或过于粗糙干硬,冬天热水袋过烫,虱蚤叮咬婴儿皮肤等。
有些婴儿白天很正常,夜晚却几乎整夜哭闹不安。这大多由于睡眠颠倒引起的。婴儿的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日醒夜睡的条件反射尚未建立,如果白天睡的时间长了,夜间就会不愿入睡而引起啼哭,因此要注意不要让婴儿白天睡得过多。
此外,婴儿难以入睡而啼哭,还可能是由于某些入睡习惯突然改变所引起。如他习惯于亮着灯入睡,含着妈妈入睡,抱在怀中轻轻拍着入睡,听着安眠曲入睡等等,这些习惯一旦改变就难入睡。本来这只要恢复婴儿原来的习惯就可,但这些习惯有的对婴儿发育不利,大人必须硬起心肠,强制婴儿改变。可以放心的是,大约经过7~10天后,一些坏习惯就可以改掉了。
例如排除了生理性夜哭原因后,婴儿仍然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就可能属于病理性原因的夜间啼哭,需要尽快查明病因,及时治疗。
比较常见的婴儿病理性夜啼是软骨病,又叫“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钙引起的,好发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婴儿缺乏钙质,容易受到惊吓,尤其是在夜间,稍有动静,就被惊醒而啼哭。同时,缺乏钙质的儿童夜间容易出汗,弄湿枕头、被褥而睡不舒服,这是啼哭的又一个原因。此类患儿需要多晒太阳,并且在饮食中添加钙和维生素D,严重时可注射维生素D3。
婴儿夜间哭闹不安,并且盗汗,还可能是由于患结核病、麻疹、伤寒病后身体虚弱,以及营养不良所引起。此类患儿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稍稍活动就容易疲乏,夜间还伴有低热。在给孩子及时治疗,适当加强营养,病愈后睡眠就会安稳了。
由于腹痛而引起的夜间啼哭,常见于三个月以下的婴儿。腹痛常常发生在前半夜,发作时,孩子两腿卷缩,腹壁紧张,阵发性长时间大声哭闹。这时可紧抱孩子,轻轻拍背,使婴儿胃部的气体喷出,然后让孩子俯卧,腹部放个枕头(注意不要堵住小儿鼻子),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好。
如果一个晚上发作数次,下半夜也发作,或者伴有发热、呕吐、腹泻时,应赶快到医院诊治。
婴儿皮肤尿布湿疹,也是造成三个月以下婴儿夜间哭闹的常见原因。检查患儿皮肤,可见屁股沟处有皮损红斑,须注意经常更换尿布。每次换尿布前都用干净的滑石粉扑在患处,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可治愈。
民间流传的一些验方,对治疗婴儿夜间啼哭有时也有效果。如临睡前用灯草一把烧灰冲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