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设兴趣点,凝聚学子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兴趣点,凝聚学子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积极的、高尚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时机,不断地创设一个个“兴趣点”,让学生以健康愉悦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驶入知识的海洋。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点 学生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个人爱好确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而个人的爱好又在于学习的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兴趣盎然起来。就如厨师在烹调过程中恰当使用色彩、香味、调料等手段来吸引食客的胃口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兴趣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其兴奋,激发其热情,让他们喜爱和乐于接受,产生跃跃欲试之感,进而去动手尝试,这乃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积极的、高尚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握时机,不断地创设一个个“兴趣点”,让学生以健康愉悦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驶入知识的海洋。笔者在多年美术教学实践中,在创设“兴趣点”方面有如下尝试和体会:

一、运用好奇心,在启发诱导中创设兴趣点

好奇心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也是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充分利用学生“知因而想得其果,知果而欲明其因”的好奇心理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在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的课上,创设一些“兴趣点”,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理解形体》这一课内容较枯燥。要训练学生凭空去看穿物体,从而来理解和建立形状与空间的关系,照本宣科的几堂课下来效果很不佳。一次上课前我提前悄悄观察几个学生的体型和他们放进口袋的东西。上课了,我说:“世界的人是各不相同的……我就有看穿物体的能力。”顿时,堂课里一阵喧哗,孩子们投来怀疑的目光。我叫出早已观察好的两个学生说:“这个学生看上去比那个学生壮实,但他的小腿比那个学生的小腿要细。”经过他们一比,果不其然。学生半信半疑。接着我又叫出那个我看着他揣进一袋餐巾纸的学生,说他口袋里揣着一个长方形的东西,让他当场拿出来看,果然是长方形的物体。学生很纳闷,我再叫出口袋里装着半个馒头的学生说他口袋里揣着一个四分之一球形的东西,他拿出来一看果真是四分之一球形的物体――半个馒头。这时,学生投来了好奇和钦佩的目光。我接着说:“我上大学时,我的老师能穿透性地观察一个人,那个人衣服穿得再多也没用,一看一个透。我通过努力现在也有了我老师那样的能力。”学生们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有的女生甚至无意识的两手交错捂住胸口。然后我告诉学生,其实这种能力只要通过理解与训练你我都能练就,不过首先得从《理解形体》开始。于是我将准备好的陶土模型拿出来,用切削的方法教学生去探讨那些表面看不见的线条与结构。随着一个个模型的呈现,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不断提出,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问,整节课充满了探究和愉悦的气氛。

像这样的运用学生好奇心来创设兴趣点,可以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得到开发。

二、激发想象力,因势利导创设兴趣点

陶行知先生十分主张学生要“手脑相长”。美术课的确是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学科。表面上看,美术课比其他一些学科动手的过程似乎更多,其实美术作品是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其思维活动并不比其他学科少。因此美术教学需要积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要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能因势利导地创设兴趣点,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次,上水彩课,不少学生只带了颜料,却没带毛笔。当时我的假愠已溢于言表,故课堂气氛凝重,学生面带沮丧。这时我便转变话题说:“虽然工具没带全,水彩课还应该上。大家想一想,能不能在没有毛笔的情况下照样画水彩?”一时,学生们陷入沉思。不久,学生们共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法:(1)用手蘸着颜料去画;(2)用颜料直接泼上去;(3)用嘴吹。然后大家就沉默了下来。难道想象就到此为止了吗?我想,一定得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于是我就提示说,笔只是颜料与纸张之间的媒介,这世界上可以充当颜料与纸张媒介的事物有多少?大家再想想看。一个学生问:“老师刚才我抓了个小金虫,我想将餐巾纸吸足了颜料,让虫驮着在纸上爬可不可以?”“可以啊,想法很好!”大家一阵议论,又一学生说:“老师,我口袋里有很多的玻璃弹子,我想把弹子浸在不同的颜料里,然后整齐的放在纸上,等全都放好了,一摇晃一张画就画好了。”“好,很棒的点子!”这个学生刚坐下,几个学生同时举手,有的说将餐巾纸卷成笔芯,插在圆珠笔壳上,倒入颜料,颜料滢过纸笔芯,可以当水笔用;有的说可用丝瓜茎来画……一时间已有几十种办法,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刚说完有关的色彩知识,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用自己的方法在尝试着画了,同时还相互讨论交流。他们的画收上来一看,真是千姿百态,极富创意。

这节原本几乎要上不下去的课,通过因势利导,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通过创设了一个“兴趣点”,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

三、触感潮,不失时机地创设兴趣点

感情的渲染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益,要做的事确实很多,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课“教活教好”,使学生愿意倾注情感。

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而是随着感情的加深而逐步提高的。例如,上《京剧脸谱》这一课,估计同学们对京剧脸谱艺术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出直观性,给学生以新异的多元刺激,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短暂发展为持久。课前,我自制了叠合式活动的投影灯片,绘制了十几个有各种谱式特点的脸谱;再利用电教、直观教具以及我示范性的肢体动作;播放活动性的叠合式投影片,并根据脸谱的角色,边播放相应的对白或唱腔,边讲述各种谱式的构成及演变过程。学生的情绪受到极大的鼓动,情不自禁地也手舞足蹈起来。这时请上两个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脸谱专用颜料,在征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给他们脸上画上斑斓的色彩和线条,即“开面”。起初这两孩子还有点拘谨,在我的赞扬和鼓励下,在音乐的伴随下,他俩纵情地表演了起来,着实过了一把“京剧明星瘾”,真可谓大出风头。而下面要求“登台亮相”者不在少数。抓住这个兴奋点,我进一步提出,只有回答下列问题者才能上来一试:“这个脸谱不勾花纹,不歪不破,有点什么讲究?”“这个脸谱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三窝高度夸张地勾画出来,它想表达什么?”“画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先勾轮廓?”“红脸或黑脸各有什么含义?”诸如此类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提出,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抢答。极有兴趣地渴望了解京剧脸谱的奥秘,更想透过脸谱怪诞神秘的形象和它斑斓的色彩、有节奏的黑白板块、富有魅力的线条,去理解脸谱所表达的人物类型的思想感情。当然,课不能全在“化妆表演”这一“兴奋点”上,因此,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追溯,归纳各种谱式的构成及演变规律,进而让他们学会在联想和比较中找规律,激发其思维灵感和创新意识。

四、调动好胜心,在比赛竞争中创设兴趣点

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只不过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付出努力,却很少享受成功。久而久之心理产生了复杂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知难而退、甘居人后的消极心态。这显然对一个人的成长会起负面作用。如果能重新调动起这些学孩子应有的好胜心,那对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我从对学习的评价入手,创设出调动好胜心,展开良性竞争的兴趣点来,让参与者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我把美术学期成绩的标准定为:考试(20)+作业(30)+平时参与(50)=100分。并宣布:85以上为优秀,70以上为良好,70以下60以上为中等。这样一来,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几节课下来已积累了60~70分,甚至70~80分,不参加期末的考试其成绩已为优良。也有的学生作业做的比较好,有一两次作业上了学校的画廊,分数就翻番,70~80分也并非难事。看着人家这样获得成功,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平时只要是看到那些不太举手的要求学生发言,我总是给予“优惠”,对他们的好胜心应倍加呵护。新的评价标准彻底改变了以往作业不交,平时参与度不高的状况。学期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优良的成绩,没有人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

创设“兴趣点”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种方法和艺术,我感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本身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注重自身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因为教师对专业的热爱,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

其次,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既可在上课即兴制造“兴趣点”,也可在备课时有意设计兴趣点,还可从教材中细心去挖掘兴趣点,以及利用特殊语言动作创造兴趣点等。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开心的措施,都可以成为“兴趣点”。

再次,“兴趣点”与教学的内容、要求要有内在联系,自然而生,不能牵强附会或插科打诨;“兴趣点”也不是越多越好,应适度采用,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兴趣点;使用手法也不能雷同,要灵活多变,相机而用。

“创设兴趣点,凝聚学子心。”如果我们善于创设并运用兴趣点,并逐步使这些“点”成“线”,进而成“面”,成“体”,那么,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将更为自觉和持久,教师就真正收到了“教是为了不教”之效,学生也将会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