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所在。本文试图从关注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入手,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从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着手,就如何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倡支持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

关键词: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 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立项课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SY12172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各个院校在实施此项工作中,都在努力结合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办学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和途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院校都是从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角度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进行一系列的教改,除普遍开设必修的写作课之外,还开设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以期达到多方面满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不同兴趣,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目的。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类似的现状: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课在专业院校普遍不受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类课程兴趣不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低下,而写作课却备受冷落;大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下降,这些情况恰恰说明高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所在。

高等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大学生要接受人文教育。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需要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完成的是表层的学习,非智力因素更多地参与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对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人文素质是人生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人文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同时人文素质又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本文试图从关注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入手,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从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着手,就如何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倡支持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思维能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同等重要:教育不仅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提高。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本身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因为所有智力活动的进行、智力水平的发挥以及智力本身的发展,都要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发动、激励和促进。前者属于认识系统,后者属于动力系统。认识系统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认识系统,学习活动根本无法展开和实现;动力系统则更像剂,没有动力系统,学习系统将难以维持和良性发展。基于以上认识,针对目前各类高校存在的问题,遵循素质教育本身的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位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时纠正以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通过对开设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各类高校的调查和走访,我们首先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此类课程设置课时过于集中的现象,设置时间基本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这样的教学安排,显然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简单等同于一般基础课,其用意在于提前完成素质教育课程任务,为学生的专业课让步。但这样的教学安排显然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自身的特点,难以贯彻素质教育教学持续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从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的学生课时偏多的情况来看,削减学生总课时数是必然趋势,像素质教育类课程就更没有增加课时的可能。其实课时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教学效果才是重中之重。人文素质内涵的综合性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实践反复证明,短期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改变单一授课模式、加强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延长素质教育的时间跨度,利用校园网营造良好稳定的母语教育氛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自学延伸。建立传统文化教学网络平台,可依托品牌教材+数字资源+实践平台的途径,既保证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又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机会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且能有足够的自学和训练的时间进行广泛阅读、交流思想,从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汉语阅读习惯、汉语思维习惯和汉语写作习惯。

二、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类型多为选修课,授课形式单一,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严重削弱了课程的设置价值

课程类型的设置本身不代表课程的重要程度,但不合理的教学体制、课程安排加上单一的授课形式,很难让学生对这样的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难以产生深层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文化素质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关于如何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目前趋于一致的看法基本上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彼此融通的整合性教育观,这种整合性教育观的精髓就是强调:大学既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具有通识的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能力、完善的个性修养。这就需要大学的课程设置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个性修养均得到锻炼与提升。“高等教育,要为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动机、能力和知识基础做好准备,要用更加‘整合’或‘集成’的课程观念去重组课程内容和结构,要使学生在宽厚的知识积淀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生成具备创新品质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西式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随意、放松、率直,注重学习的实效性。人文素质教育更要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更为形象、直观和灵活的传授渠道,整合课程内容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变化。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模式已成为禁锢大学生思想和兴趣最大的枷锁。

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修养、气质。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复杂、多面的社会人,发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的人生背景和多元化个性发展要求等内容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有创见的观点,让学生的情感、道德、智慧、修养共同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兴趣和热情。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修课方式、学习形式等方面,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创造条件。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延长人文素质教育的时间跨度,营造良好稳定的母语教育氛围,将课堂教学向课外自学延伸;还可以结合网络阅读、博客写作、编辑网刊、发表作品等形式,全程引导和跟踪学生的阅读、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汉语阅读、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的创作兴趣,将文学创作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交往中,将审美性阅读、研究型学习和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运用水平和汉语思维能力;可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将以往由外部的考试要求而产生的被动学习动力转化成由学习者内在的兴趣、热情等因素的驱动而产生的主动学习;还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要求,分阶段开设基础写作课程和与职业能力相衔接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制定科学可行的写作训练体系、训练程序,将审美性阅读、研究型学习和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精心设计激发动力、整合资源精心授课、延伸教学加强实践,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建立整体性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型的深层学习,将课堂学习转化成互动的、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成长舞台,让学习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而持续,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情感、审美、理想等方面获得全面的成长。这样的学习更有可能发展成为探索型的深层学习、终身学习。

三、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和统一,主动性、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

教师是教学内容落实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推进课程改革,“只有借助具有较高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首先要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特点,区别于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人文素质教育、由专业知识点的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向重视应用的实践性提高转变,最终达到使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情感、审美、理想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真正对象不是知识,而是学生,所以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在教学内容设置、课堂组织安排、课下学习交流等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深层学习的意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基础、多学科的知识积累、灵活的驾驭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热情。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精神上投入、智能结构上适应、有跨学科知识的、勇于开拓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研究队伍,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重中之重。

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精力不投入,兴趣不高

徐方在《大学人文十四讲》中,从“理想真空”、“精神贫血”、“价值悬浮”三方面概括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并用大量事实加以佐证,不禁让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现状担忧。我们课题组着手对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综合类大学、师范大学、专业类大学)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兴趣和看法,多数学生表现出有一定兴趣,但投入很少,没有机会深入系统地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而且这种现象在专业类院校最为突出。另外学生普遍反映所学课程太多,每天上课时间太长,基本上没有自学的时间;感兴趣的课程没时间系统学习,而且各种课程授课方式基本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完成各门学业,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主动性差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逐步改变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成为我们在教改环节必须要落实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文化经典文本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实践检验,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底蕴,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的读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于实现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感悟、性情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从激发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含英咀华、经典阅读,引导大学生充分领略汉语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情感和哲理思考,唤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帮助他们立身处世。

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切实将“读好书、学写作”和思考人生、发现自我、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真正培养起大学生的阅读、写作习惯,引导学生将阅读、写作活动由短暂的课堂训练向终身学习延伸,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鉴赏力和认同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

参考文献:

[1]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龚放.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与质量观重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作者简介:

高红梅,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