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历史课改如何提高课堂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历史课改如何提高课堂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指出历史教师应积极采用多种有效、可行的历史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会起到提高教学活力,活跃课堂气氛,构建生动课堂的作用。可以说,所谓“生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会生动。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课前预习;分组活动; 先学后导;课堂提问;师生互动【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92-02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我尝试着教学活动形式的改变,在课堂上我不再以单纯传统的讲解为主,而是力求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课堂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的主体时间交给学生,把教学的主体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体话语权交给学生,并借此实现 “自主、合作、探究” 的主体学习方式,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统一。笔者常用的方式有四种:

1设计提纲,引导自学

让学生阅读教材,是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改变了教师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能动地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自身体验的可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在让学生阅读教材前,先提出几个问题;或者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质疑等积极的心理活动,保持他们学习发展的可能,所以应予提倡。而问题的选择,则受知识水平分类的制约,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老师在指导阅读时应充分考虑。运用这一策略可以发挥学生认识的最大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和逻辑性等各项品质的训练效果都很明显。

2设计问题,引发探究

把探究引入日常教学,是新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最大的特色。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和导学问题的设计截然不同,强调问题的可探究性,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新课程改革使各地老师创造了各种形式探究活动,但哪些形式更适合高中历史教学要看具体情况。笔者以为,比较适合高中课堂上使用的是:材料分析、问题探讨:

材料分析: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处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个人体验-小组讨论-指导分析。运用这种方法时老师的任务主要是:搜集材料,设计问题,点评、归纳学生结论。

问题探讨:运用这种方法时老师的任务主要是给提问题、点评、归纳学生发言。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一直在思考,在研究,在合作,在表达,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成为组织者、聆听者、评价者、激励者,实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3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解决,或者整个班共同讨论解决,课堂上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由于由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争辩就在这当中产生,当学生的思考被激发后,往往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有时学生在小组里解决不了问题,甚至离开座位,到其他组中去寻求答案,大家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胆提出反对意见,洋溢着集体的智慧,其乐融融。

4让学生自己主持上课

我们经常在公开课中见到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课件,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并不在传递知识本身,而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和培养能力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机会,她会还你一个惊喜!

通过让学生讲课,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便于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水平作为起点来分析问题,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学生讲课,时间和内容方面应该有所选择,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过难。

以上从四个方面,介绍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会起到提高教学活力,活跃课堂气氛,构建生动课堂的作用。可以说,所谓“生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会生动。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促使学生点燃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实现教学双边互动交流,最终也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课堂提问也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本人根据长期课堂实践归纳出一些有助于提高教师提问效果的方法。

4.1就问题本身而言,教师应该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高水平”问题,促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什么是“高水平”问题,定义很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要求学生以某种方式重组信息或应用知识。

4.2就做答的范围而言,教师课堂提问要坚持平等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参与课堂教学。

4.3就教师的理答方式而言,教师应确定合理的候答时间并善于追问。合理的候答时间,指针对不同水平的问题和不同学业程度的学生,等候不同的有效时间。

4.4就课堂提问的模式而言,教师应尽量少用“师——生”提问模式,尽量多用“生——师”提问模式和“生——生”提问模式。

4.5在提问及其答问的指导方式上,教师要努力实现由提问点名回答到提问举手回答的转变。“点名”变“举手”,实际上发生了“被动”到“主动”的质的飞跃

总之,在课程改革中尝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时课堂上可能花时间较多,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而对教师的知识广博、应变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从易到难,大胆尝试,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