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西煤炭企业市场风险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西煤炭企业市场风险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但是煤炭企业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追求一时的利益。山西煤炭企业应有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自身发展,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转型,转变营销战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市场;企业转型;营销战略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5日

一、山西煤炭企业改善经营状况的主要困难

(一)宏观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世界经济仍在调整分化,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经济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投资和工业的下降势头持续,整体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二)国内煤炭产能过剩。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供给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近30亿吨。其中,“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2.35万亿元,年均投资近5,000亿元。当前,全国煤炭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达10.7亿吨,这些产能将加剧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受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煤炭需求减少和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加剧,导致一些地区和煤炭企业违法项目的盲目建设和超能力生产问题较为突出。

二、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

(一)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目前情况来看,山西煤炭能源浪费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目前煤炭、电力、石油和运输的全面紧张。据预测,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平均回采率只有约25%,不包括一些合理的磨损,也就是说,每吨煤的平均煤炭资源损失约6.6吨,每年的煤炭资源损失就有数亿吨。山西省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山西省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产业结构初级化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现象导致了山西省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末端,竞争力薄弱。煤炭工业单一发展,煤炭加工转化深度不够是目前突出的问题。

(二)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自山西省被作为能源基地大力开发以来,累计破坏、塌陷和煤矸石压占土地已经达到了6.67万公顷,同时每年塌陷、破坏的土地以5,000公顷的速度递增。山西省每年由于燃煤而排放约146万吨烟尘、约149万吨二氧化硫。与此同时,在山西煤炭运输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全省每年仅铁路沿线流失的煤炭就高达790多万吨。山西省本就严重缺水,但是由于煤炭开采和加工使省内24条主要河流的大部分河段都受到了污染,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山西省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境况特别严重的省份,而且也成为世界级的能源消费污染区。

(三)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煤矿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生产能力低下,安全基础差,资源浪费大,煤炭企业没有规模化经营是普遍的行业问题。国家和政府的节能激励和节能专项资金没有及时到位,资金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升级技术、改进生产设备、促进企业转型的最大问题。同时,受资金的限制,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无法应用到生产模式中,使得能源转化技术落后。

(四)资本积累少,转型资金匮乏。资源衰竭城市产业转型需要大量资金,但又都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长期以来,山西煤炭企业实行低成本配置产品,使得价值偏离,难以积累必要的资金,也没有从产品收益中抽取部分资金用于开发替代产业和产业转型。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经营效益普遍下滑,企业缺乏可用资金。另外,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尤其是对高耗能行业采取了一些制约其发展和扩张的措施,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高利息的融资、苛刻的贷款条件等困境。

(五)掌握技能单一,文化素质低。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就要导致大量人员的失业,由于这些从业人员从事简单劳动的比较多,掌握的技能比较单一,文化素质比较低,不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新兴产业的需要。一方面许多专业技术人才不愿意去煤矿,因为煤矿环境差、待遇低且危险性比较高;另一方面某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无视煤炭安全生产,不愿意花钱去招聘合格的煤矿技术人员。

三、山西煤炭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建议

(一)调整产能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坚持淘汰煤炭质量差、开采困难、生产力落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不是盲目控制生产能力的增长,通过战略整合资源,合理开发增量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通过集团化建设来实现煤矿的兼并重组,集中整合优势资源,促进集约化生产,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实现机械化提高综采能力和回采率,减少采掘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三是通过标准化建设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内控管理水平;四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自动化水平和检测水平,提高安全系数,减少安全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二)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当前中国煤炭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并且各企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落后,核心技术匮乏。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煤炭开采、清洗等设备制造和应用技术的升级,提高煤炭设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业务效率。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煤炭企业转型向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引导煤炭企业延伸产业链,向产业链的下游拓展和延伸,走煤炭深加工之路,向煤-电、煤-化、煤-气、煤-焦-化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强废弃物及衍生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彻底改变以往的“挖了就卖”的传统营销方式。

(三)优化煤炭产业发展宏观环境。一方面实现采购、生产、流通和消费各方面的无缝衔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资源税改革,明确收费,彻底清理不合理的费用。按照改革“清单”思维,按照煤炭企业“税目清单”的规律,做好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附加值。煤炭消费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影响了煤炭市场作为合格能源。这就要求煤炭行业放弃“生产无辜,消费负责”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大型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改造的建设,使煤炭符合燃料和原料并重的变化趋势。

传统的煤炭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以及技术生产的不断改进,只有按照高效、清洁、减量化的原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发展循环经济,才是煤炭工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之,面对长期的市场不利局面,政策调整是外因,最主要的是煤炭企业不能继续依靠过去的那种思维观点,必须利用好这种外部压力,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积极实现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变劣势为盈利,以实现煤炭产业稳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物质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复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思路与对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0.

[2]昝国江,王瑞娟,安树伟.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科技支撑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3]张秀生,陈先勇.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经济评论,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