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类学视野下的萨玛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类学视野下的萨玛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侗族地区萨玛文化的田野调查,论述了萨玛文化的特征和内涵,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辩证关系。结合实际,提出侗族村寨发展萨文化产业具有三大优势及五条建议,并指出旅游开发与发展萨文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萨玛文化概述

“萨”神系起源于侗族母系氏族时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萨玛”是侗语译音,是对“祖母”的尊称,萨玛又称萨岁。“萨玛”是母系氏族血缘的“峒人”,她是生活在黔、桂、湘三省(区)交界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三穗、剑河、锦屏、镇远、岑巩、玉屏、三江、龙胜、芷江、新晃、通道、靖州、会同等县侗族地区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是侗族人民崇拜虔诚的萨神,也可以说是侗族共同祖先神灵的化身。据说萨神是一位智勇双全,温柔贤惠的女英雄,她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与自然灾害,能保护村寨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侗家人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祖宗和守护神。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所以几乎每个村寨都建造得有祭祀“萨玛”的萨玛坛或萨玛词。但凡侗族村寨举行较大的活动,都要先祭“萨”后,才正式开始。如踩歌堂赛歌,也要先给“萨”神上香敬茶,然后青年男女才能拉手搭肩入场。入场时,又要先唱祭“萨”歌。侗族人民每年春秋都要举行庄严而又隆重的祭祀活动,因而“萨玛节”形成侗族最古老、最神秘的重大文化艺术节。古往今来,“萨文化”承传有母系氏族部落文化,母权崇拜的文化。涵盖着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侗族最为广泛的民间信仰。

二、萨文化的内涵

萨玛是侗族的祖母神,她对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无论出门走亲访友,还是播种收割都要拜萨,足可见萨玛在侗族居民中的重要地位。萨玛节是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民间风俗的遗存。以崇拜萨玛为核心的萨文化体系是侗族地区重要的信仰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品,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萨崇拜是研究侗族地区社会关系的活化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侗乡“萨玛”被供奉为侗族至高无上的始祖母,是侗族的保护神,因而只要建寨就必须先建萨玛坛或萨玛词。建萨词前要请地理先生占卜选择吉地,然后在词内按一定的顺序摆放物品。萨坛建成后,要举行隆重的立坛仪式。从萨坛择地、建筑结构、筛选材料到立坛仪式和祭祀供品等都非常独特而讲究,可见侗族人民对萨玛的崇敬,把这些东西的文化内涵挖掘和整理,让侗族以外的人们了解这一独特的异文化,发展以侗萨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旅游产业,尽早抢占旅游制高点,打造以侗乡萨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品牌,这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侗族萨玛文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地区应该好好利用这一影响,把黔桂湘三省(区)的侗族连成一片,整体打造萨文化品牌,某个村寨择地建萨坛举行仪式都要事先做好公告并大力宣传,以此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建造萨坛的过程大致是:旺地选择挖萨坑请萨玛就坛摆放物品盖簸箕填土垒石砌包栽万年伞建萨堂祭萨坛。这一系列过程都非常神秘,对旅游者来说文化震撼很强。祭萨活动的主要过程简单阐释如下:

(一)建坛过程

1、旺地选择。请地理先生占卜择一吉地,一般建萨坛旺地选择在寨中间的台地上,并规定萨坛周围九米之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确保庄严肃穆的氛围。充分表达了侗族人民对萨玛的崇敬。

2、请萨玛就坛。每个村寨建造萨玛坛都必须到贵州从江县弄堂开(意为宽广的原始森林)去请萨玛(带三块石英石和土,象征萨玛和她女儿的英灵)。因为那里是她生活与仙逝的地方。萨玛接来后,早已恭候在寨门前的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吹芦笙,放鞭炮隆重迎接。

3、挖萨坑。在旺地中心挖一个直径200cm,深度100cm的圆形土坑,然后将萨岁土(从弄堂开带来的三块石英石和土)置于坑中央摆成三脚架,四周放24颗石英石,象征24节气,寓意年年岁岁的轮回。

4、摆放日用品。在三块石英石上仰放一口铁锅,再放入银质模型,按金、木、水、火、土等五个方位分别摆放三角架、小铁锅、铁勺、火钳、碗筷杯、灯、壶、坛、剪刀、纺纱机、织布机和衣裙袜、首饰等萨玛生前所用日常生产生活用具。象征八卦的五行相生学,寓意宇宙五大元素俱全。

5、盖铁锅填土。在萨玛的日常用品上面覆盖一个大铁锅(也有盖大簸箕),象征天幕,寓意女娲补天。寓意宇宙是圆的。

6、填土垒石。在簸箕之上填一层黄土,然后用石垒砌成100~200cm高的圆形萨坛,象征祖先石洞穴居。

7、栽万年伞。在石堡上面栽一棵万年青树作为万年伞。象征萨玛神灵荫庇侗家子孙万代。

8、建堂萨。在萨玛坛的东面建一座“堂萨”,作为祭萨的埸地,在“堂萨”前面用河边捡来的小卵石制作一块八卦图样的小坪子,最后用石柱或木桩立栏栅保护萨岁坛。遇有活动在此吹芦笙,据说芦笙是萨玛的化身。有些地方还在此处立书、立碑告戒后人不要犯禁。

(二)立坛仪式

萨玛坛建好后,要举行庄严而隆重的立坛仪式,仪式上需要备有五种供品:一根长长的横盖过大路面的葡萄藤(代表女娲生育能力强,野葡萄藤寄托了侗家对生育繁衍的希冀),一株又高又大又直无风也颤动的蓍草(巴茅草,寓意蓍草是神灵之草),一窝恰好九层叠起的蚁房(代表九宫八卦图。同时乾卦九五是人君的象征,因此,九层蚁窝也象征萨玛为人之君),一撮在山冲朽木空洞里自生自长的浮萍(象征圆形八卦图,侗族子孙如同浮萍分蘖一样,不断繁衍),一勺渌江、溶江汇合处的漩涡水(代表八卦阴阳鱼)。

(三)祭祀活动

侗族祭萨活动是祖上一辈辈传传习下来的民俗,为祭祀常事,日常的拜祭活动都在萨堂进行。分为普通祭祀、战时祭祀、大事祭祀三种。

普通祭:农历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侗寨各家各户到萨堂烧香化纸钱、敬茶供肉等,祈求萨玛保寨安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侗族村寨村民集体作客(侗语称“月也”),寨与寨间比赛芦笙的习俗。在集体出寨作客或到目的地村寨比赛芦笙时,均得先到萨堂举行祭祀仪式,求其保佑。请萨玛领队,然后芦笙队才进场表演芦笙舞。

战时祭:如遇敌人来犯或出征御敌等集体行动,全寨有作战能力的男女全部武装出击,到萨堂举行祭祀和宣誓仪式,祈求求其保护自己,战胜敌人。

大事祭:如有侗族村寨触犯萨堂禁忌,或对村寨族人的不敬,导致“萨”生气离开萨堂,那么这个村寨就会遭灾。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行全寨大祭萨玛,找齐与立坛仪式一样的供品,选择吉日,请祭师,举行迎萨回堂的仪式,同时还唱着《迎萨歌》。

三、大力发展萨文化产业,促进侗族地区经济发展

经验告诉我们,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其使用和展示的频率,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承和保护。萨玛文化也不例外,侗萨文化内涵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神秘莫测的奇特表演为世人所称道。神奇的侗族萨文化给外界很强的异文化震撼,使其在文化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侗族萨文化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侗族萨文化产业,努力提高侗族萨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及旅游市场的占有率,积极打造萨文化品牌,促进侗族萨文化传承和发展。

(一)发展侗族萨文化的优势

榕江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随着“两高”建成通车,榕江的发展优势将会逐渐展现出来,具有“后发优势”的趋势。其优势表现如下:

1、区位优越

榕江处在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铁的交汇处,并有321国道经过。榕江县城――古州镇处在贵阳与桂林之间,古为兵家之重镇。“两高”建成后,榕江的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榕江至贵阳、桂林在50分钟以内,至广州不足3小时,届时榕江将成为贵州东南部最大的人员、物资集散地。

2、自然条件优势

榕江位于贵州东南部,都柳江上游,处于黔东低山丘陵南部,雷公山东南部坡麓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破碎,山峦叠嶂;由于流水侵蚀下切强烈,最高峰高岳山海拔1695m,最低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213m,相对高差比较大。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8.1℃;森林覆盖率为72.4%。北有雷公山,南有月亮山,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境内有侗、苗、汉、水、瑶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4%,其中以侗族人口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38.4%。

3、人文景观优势:

榕江侗族文化内涵丰富,萨玛文化神秘奇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侗萨文化具有如下特性:

(1)独特性。萨玛文化是侗族独特的文化,具有唯一性,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这是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民族旅游资源的重要特性。我们将这一独特而优秀的萨文化挖掘开发出来呈现给旅游者,充分展示出本地、本民族的特色。

(2)文化性。民族习俗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核心价值是其异文化性,由此说萨文化就是侗乡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灵魂。旅游者往往为追求文化享受才进行民族旅游活动。而萨文化具有十分震撼的异文化特色,所以,我们在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时就要充分体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旅游者,进而达到宣扬传承侗萨文化,促进侗乡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目的。

(3)原真性。侗族是相对汉化较低的民族,其文化保存较原真。旅游者选择到侗乡旅游民风民俗活动,将会从中体验到原生态淳真古朴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这里的民族旅游资源具有原真性,成功的开发萨文化品牌将会成为侗乡民族旅游资源的传统特色文化有一个亮点。

(二)发展萨文化的建议

从国家到省、州、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和办法,同时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侗萨文化作为民族旅游产业大有开发的价值和潜力,当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大好机遇,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前提下促进旅游开发。众所周知,发展与保护是一对矛盾,怎样调和这对矛盾,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在保护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成为当前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关键问题所在。

1、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

在侗族地区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充分尊重侗乡人民的传统习俗、。同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强势文化对侗萨文化造成的冲击和不良变迁。在建立侗萨文化村寨后,要以本土群众为主位,尽可能让当地居民参与进一些旅游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来,初期要让他们先获利,体会到开发自己的文化在家门口也能致富的甜头,使民众真正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自觉保护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意识。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侗乡建立生态博物馆是保护民族文化相协调的持续发展旅游的有效模式。

根据侗萨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本土性等特色,结合国内外一些文化村寨成功开发保护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在黔、桂、湘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有必要立法保护“萨玛词”和萨文化。因为生态博物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把侗族地区的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这是当前一种能够实现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双赢的新型旅游模式。它强调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共同参与,本土居民是文化的拥有者和主人。通过生态博物馆的模式使旅游开发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矛盾得以调和,它既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又有助于唤起少数民族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发展侗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大力提高侗族地区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加快人才培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弥合数字鸿沟,提高文化品位,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3、传承和保护侗萨文化

侗萨文化过去在民间普遍进行,由于改革开放后受市场经济的极大冲击,侗族萨文化也将面临失传的危机。萨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如祭司、登萨、歌师等,掌握着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史诗、神话以及祭祀程序,但是当前这些人大为减少,民间保存的萨文化文献大量流失。为抢救和保护侗族萨文化,建议对侗族地区的“萨玛坛”进行全面的普查,描述、登记、建档;尽快整理侗族萨文化古籍文献出版发行,并组织相关老师,培训萨文化传承人,摄制影像资料存档,通过培训传承人的可使侗族传统文化的精品――萨文化得到较好传承和发展。

4、加强侗萨文化的研究,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

萨玛文化是侗族人民的代表性信仰文化,但与侗族其它传统文化相比较而言,人们对它的研究略显苍白。神秘的萨玛文化仍藏于民间而外界鲜为人知,没有得到世人必要的了解和关注,因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实施保护和抢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萨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萨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一系列重要科研论文,树立萨文化品牌让世人对侗族萨文化有更好更多的了解。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申报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着力推动侗族萨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工作。

5、拓展萨文化外延,发展生态旅游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资源,但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环境考验。氏族是当时人类向自然界谋求生存的依靠。在侗族地区,我们可以拓展为萨玛带领他们进行采集、狩猎和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农耕生活。因此说侗族文化是在长期定居农耕生活中生成的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共生的典型农耕文化。这样我们在策划萨文化时可以扩展到农耕文化上来,也即规划一片梯田作为“萨玛”的耕地,给萨玛蒙上神秘的面纱,说她曾经在这片土地种稻养鱼,然后引出梯田和稻田养鱼养鸭的生态景观和农耕文化。这种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梯田和稻鱼鸭共生农业,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并由此生成的各种禁忌、祭祀和民间信仰成为该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与萨玛文化是相吻合的。这样就将节日文化延伸到常规生态旅游文化之道上来了。侗族地区现在保存完整独特的稻鱼鸭立体生态系统景观和文化已经成功申报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传统稻田养鱼养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以及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为侗乡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替代产业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保护和发展矛盾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发展萨文化应注意的事项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在搞旅游规划时要高瞻远瞩,努力扩大积极的影响,尽量减小消极的一面。

1、民族文化商品化。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众多旅游景点的经验告诉我们,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关系深受市场交换规则的影响,当地居民为吸引游客,把当地民族特色产品,不顾民族禁忌而肆意加工包装商品化加以贩卖,由此引发的文化问题,将影响当地文化的正常发展。比如一味追求金钱而使商品观念泛滥,导致金钱至上的拜金观念腐蚀着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善良、淳朴本性。

2、文化变迁和文化涵化。游客长期大量地涌入,加速了当地文化地变迁,导致了文化涵化和文化丧失。就积极影响而言,文化变迁能使侗族地区的人民接受新事物、新信息,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方式。从消极方面来看,新事物的涌入冲击当地优秀民族文化,使之弱化,甚至丧失,最终导致对目的地民族的致命损毁。文化涵化将可能使侗族地区的居民缺乏民族自信心,认为外部文化比之文明、发达,对之趋之若骛,而轻易丢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3、文化庸俗化。旅游开发陷入民俗风情庸俗化的误区。文化差异是驱动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原因,对于民族旅游者而言,对异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并且他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差异越大,互相碰撞产生强烈的文化震撼,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强。以往在开发民族旅游产品时,为吸引力游客,取得最大利益的经济回报,通常站在他者的立场,以自己的视觉来鉴别挑选适合开发的民族文化产品。难免会将一些迷信、落后、低级的民族文化糟粕拿来开发。这就扭曲、丑化了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使当地的民族形象受损,埋没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4、分割开发,各自为政。侗族居民集中分布在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在开发萨玛文化时要应该统一步调,打破行政区划,捆绑开发整体推进,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通力合作,切忌各自为政。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方能达到共赢目标。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880015),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GH027,12ZC175)。

作者简介:张芳美,女,讲师,从事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和民族文学方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