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教学课程资源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教学课程资源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谈到课程资源开发,人们想得更多的是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备课资料的充实,很少把教师本身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看待,对教师这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更缺乏应有的认识。只有当教师能够站在课程资源开发的高度认识自身素质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时,教师的自我提高、改革教师教育、优化教师的配置等措施才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一 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意识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课程实施或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而教师的学识、人格、对待学生的态度及教学方式等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与学生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素养,潜移默化且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令学生喜欢的原因多种多样:知识渊博,独到深刻,风趣幽默,教学艺术高超,善于体察和沟通,有亲和力,多才多艺,甚至漂亮、时尚、有个性,都可以成为学生喜欢教师的理由。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身上那些令学生倾慕的因素会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在学生身上体现和延续。同理,教师如果素质不高,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所说:师生关系的开展和师生交往过程是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身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实现基础。

二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独特性

教师作为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相对于非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1.动态性

教师个体和群体,无论是自觉还是被动,都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今日的教学新手可能是明日的教育栋梁,当然,如果停止学习,一个时期后也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可见,相对于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而言,教师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因个人天赋和努力的不同,外部支持和发展机遇的不同,体现出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动态性特点。

2.生成性

首先,教师作为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在生成性,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教师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次,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也是即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一方面,学生这一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其潜能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着生活阅历、先天禀赋、认知水平、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人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方法、结果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有这些差异才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到现实世界、精神世界、思维世界的丰富多彩。所以,差异本身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通过共享和交流而达成共识和谅解的过程是广泛、深入而有效的学习。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体验与感受、见解与猜想就不再是教学的“绊脚石”,而是教学的“生长点”。教师常常困惑于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之中:课堂上让学生讨论研究,则完不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而按部就班地依教学计划走,课堂又往往沉闷,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如何捕捉那些来自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让那些有意义的问题进入课堂,加以扩展,是对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教育智慧的考验。

3.主动性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长期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角色诠释,至于开发课程资源则不在教师的关注范围之内。在教育不断变革的今天,教师仅仅“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够。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适应多元社会中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就不仅是课程资源的旁观者和消费者,还应是积极的开发者。

三 教师决定教材、学生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1.教材——教师认识和利用水平参差不齐

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意识,反映国家对于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但对教材应持何种态度,教师对教材的利用水平,同样决定着教材的课程资源价值。若认为教材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教师就不会主动去开发教科书以外的教材,更谈不上质疑或鼓励学生质疑教材,而至多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已。反之,如果认为教科书是教学的例子,是师生对话的素材,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鼓励并容许有不同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存在。如果认为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教材皆可视为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取舍就是一种必然。所以,同样的教材,能不能在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积淀;至于这种超越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则更能显示出教师的功力。

2.学生——容易被教师忽视的课程资源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个隐喻暗示教师知识储备一定要多于且优于学生,学生一定不如教师。如果说,相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种推定还可能成立的话,在信息时代,教师个体对学生群体的知识优势已逐渐丧失。面对这一现实,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之外,还应虚心向学生学习并适时地把讲台留给那些学有所长或在某一方面有研究思考的学生,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得以成功的合作伙伴,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对这一资源的认识程度、利用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更取决于教师的胸怀。

可见,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决定着其他一系列相关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水平。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反思和不断学习,以及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就是在提高教师这种课程资源的品质。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关乎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兆兵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理与策略[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