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教育学员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是各类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实施的主体,是先进科技学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本文从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丰富教学手段增进学员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能力;教学手段

著名教授朱棣文说:“中国的学员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不但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提起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学术科研型、设计型的顶尖人才,而往往忽略了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生产结合最紧密,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性能提升过程中,他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海尔产品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发明创新和技术专利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贡献。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培养学员创新意识

让学员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学习真正目的在于激活、唤醒人的内在的无比巨大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和意识与学员的学习成绩关系无关,创新不只是少数专家、设计人员才能做的事。职业院校必须让学员首先根除这种错误认识,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科技史中技术工人进行科技发明创新的多个事例使职校学员认识到自己同样具有创造性,同样能进行科技创新,还要使学员明白创新不只是发明创造新事物,技术手段、劳动工具的改进、一些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技巧同样也是创新。

2.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和造就有创新能力的学员。学校应积极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超前的教学理念,动态的教学意识。教师要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学员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学员学会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特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员遇到疑难时,教师不是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以点金之指开启学员心智,活跃学员思想,诱发学员潜能,鼓励学员自己去探索去求证,留给学员一片思维活动的空间,促进其积极探索。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员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员多动脑,勤动脑。使其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真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3.丰富教学手段增进学员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进行劳动手段的改进,才能实现技术的创新。例如采用任务驱动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来进行实践教学。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任务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重置任务评价”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任务引入是教师根据知识点的要求配置任务,这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设计和确定教学任务。任务分析阶段是教师根据初步拟定的目标任务,通过任务问题引导、任务背景导入、任务情景再现等方法向学员介绍任务的主旨、要求及完成任务的方式等。任务准备阶段是首先教师根据任务涉及知识模块的特点,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导读,梳理与任务相关的背景知识,利用学员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员充分了解任务。将学员进行分组,组织学员对任务进行调研,使学员主动参与,全面了解任务,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任务执行阶段是根据调研的结果,确定任务的实际操作方案,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反馈阶段是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学员将任务实施的情况进行归纳,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在课堂上呈现任务完成的成果。任务重置阶段是对知识模块内容的延伸,主要激发学员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师根据学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重新分配任务。任务评价阶段是对执行任务方式进行肯定,并对呈现的成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此过程不仅为教师提供恰当的评价,同时为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进度提供依据。

4.结束语

高职学员的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及其教师要坚持不懈,在创新教育中不断总结,不断深化,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育和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7.

[2] 肇立春. 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J].辽宁高职学报,2009,(9).

[3] 阮晓芳.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任务驱动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成人教育,2012 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