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地区域游客出游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地区域游客出游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分析大别山区浠水县某中小型旅行社游客资料、收入统计、活动分析等数据,依据旅行社发展规划原理、旅行社运营与管理原理等理论基础,探讨了中小旅行社游客出游的目的性、季节性、出游方式、年龄结构等方面的出游行为。

关键词:旅行社;山地区域游客旅游行为;游客出游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8803

1引言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日益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收入也成为各地产业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调查中部地区山地区域游客出游状况,分析了山地区域居民游客的出游行为。

2研究区概况

本文所研究的地域浠水县隶属于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武汉城市圈内。东接安庆,西靠武汉,南与江西隔江相望,处在湖北,安徽,江西的三角区。所辖区域地貌可分为北部山区、中部丘陵、西南沿江平原区,各占浠水县总面积的20.4%、63.9%、15.7%。其中80%以上为大别山山地、丘陵地区,长江由西到东惯纵全境,京九铁路、大广高速贯穿南北,铁路水路公路四通八达,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活动已成为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物质文化需求。

3研究方法

在该研究区域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该县某旅行社在游客结束行程的返程途中向游客发放调查反馈表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旅游者基本情况、旅游偏好、旅游动机、停留时间、消费情况、组织方式、信息来源及其他有关信息。依据反馈表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旅行社发展规划原理、旅行社运营与管理原理等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游客出游行为。

4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

4.1旅游者个体特征

不同类别游客的旅游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根据性别年龄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收入结构不同,消费结构不同,旅游偏好和个人习惯不同,对游客旅游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过浠水县某小型旅行社的游客调查与反馈表,随机抽样选取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数据(表1),此间填写调查问卷的游客10138人,其中男性5232人,女性4906人。男性游客与女性游客相比偏多。

年龄层结构构成中,将年龄把游客分为五类,18岁以下游客占比0.8%,18~30岁游客占比9.2%,31~40岁游客占比32%,41~55岁占比38%,55岁以上占比20%,由此可以看出中年游客占总游客比例稍多,青年游客其次,然后是老年游客。

根据调查收入以月收入为计算单位,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0.2%,1000~2000元的占18.9%,2000~4000元的占68.4%,4000~6000元的占7.9%,6000元以上占4.8%。大e山区域内居民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群体最多,其次是月收入1000~2000元的群体,最少的是收入1000元以下的群体。

调查表上将旅游目的地分为5类,以浠水县境内大别山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占比为11.2%,以黄冈市境内大别山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占比为30.8%,以湖北省境内各景点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占比为25.8%,以国内各景点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占比为19%,以境外(包含港澳台)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占比为13.2%。

在该区域内旅游者职业的分布情况中,公务员占9.5%,企事业单位占28.7%,商业服务行业占14.9%,离退休人员占15.9%,学生占11.9%,自由职业者占7.9%,其他职业人员占7.3%。职业为公务员机构、企事业机构、离退休人员、商业服务行、学生5类占比重较大。

4.2旅游信息来源

根据游客填写的反馈表,游客旅游信息的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①传统媒体渠道(报纸,杂志,户外电子屏,电视)占23%;②网络媒体渠道(手机客户端,电脑,平板)占37%;③亲友,好友推荐占19%;④旅行社推荐占16%;⑤其他渠道占15%。根据以上数据,两种媒体渠道占有接近60%,该区域旅游者通过媒体渠道获得主要的旅游信息。

4.3停留时间

根据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停留2 d以下(包括2 d),占比达19.1%,在2 d以下的旅游者中,以省内旅游目的地为主,停留时间在2 d以下的短期时间旅游者受工作时间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周末,一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出游。出游时间在3~5 d的游客占54.6%,5~7 d占比达19.3%,7 d以上7%。可以反映出,该区域旅游者出行还是以中长时间为主。

4.4旅游偏好

调查研究者将旅游资源分为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娱乐、红色旅游和其他七大类,19%的游客倾向于红色旅游类旅游资源,21.3%的游客倾向于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12.1%的游客倾向于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13.6%的游客倾向于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9.3%的游客倾向于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10.6%的游客倾向于娱乐类型的旅游资源,如旅行社推出的武汉欢乐谷一日游产品非常畅销。

4.5出游方式

在此次调查的旅游者群体中,由于大部分游客是中短距离旅行,出游方式选择以火车为主(包括动车,高铁)占46.1%,以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占比达到22.7%,17.5%的游客出行方式为飞机,还有13.7%的游客趋向于自驾前往目的地。

4.6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分析在游客行为分析中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游客消费的数据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者消费档次。根据调查,51.5%的游客消费金额在800元以下, 26.1%的游客消费在800~1600元,17.9%的游客消费在1600~3200元,消费在3200元以上的游客占4.5%,从以上数据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别山区域游客消费偏低。

5出游特征及原因分析

5.1游客年龄因素

男性与女性相比,更具有异向型心理特征,男性出游意愿更强烈,更富于冒险精神,在体能及综合素质上略高于女性,且男性在选择旅游距离上比女性要远。41~55岁层次游客占比最大,因为中年的游客有较多闲暇时间,有一定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身体条件较老年游客好。18~30岁游客群体占比不到10%,因该区域经济较为落后,本地青年多迁移至经济发达区域劳动,上班或接受高等教育。55岁以上的群体占比较少,由于该区域经济不发达,很大一部分群体以务农为主要工作,常年内处于务农状态,经济能力有限。

5.2游客的经济因素

游客收入决定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实现,同时影响旅游者消费。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游客,出游意愿更烈,推断该区域内消费者以工薪阶层为主,对于制定旅游产品价格有一定参考价值,高收入旅游者有待挖掘,收入1000元以下的群体多为无收入在校学生。

5.3游客的出游目的地

该区域内居民出游主要以周边地区旅游为主,游客出游目的地市场的距离分配规律为以500 km为分界点, 随距离增加而衰减。超过70%的目的地市场集中在距该区域 500 km以内的范围; 而距离该区域500 km以外的旅游目的地只有27.4%的市场。这一点也非常符合“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距离越远,对游客行为动机实现阻力越大”的距离衰减规律。旅游目的地级别、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组合状况都会对游客的出游活动产生影响。大多数游客都偏好于选择级别高、知名度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目的地类型是否够丰富、资源是否多样化、旅游线路的组织安排是否合理等都会影响不同类型游客的期望值。旅游动机是以经济富余为前提的,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群体出游有经济保证,其出游动机更大。

5.4主流媒体的宣传

主流媒体的推介与宣传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传统媒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分布广、年龄层多样化、循环性强、使用方便等多方面优点,游客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方便。亲友介绍对旅游者旅游行为和动机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口碑作用直观,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旅游行为,在旅游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口碑是促进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形的服务是保证服务行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从业者应以良好的口碑来提升产品质量。

5.5出游的时间限制

1~2 d短时间出游游客中,多选择省内人文旅游景点为多数,而出游时间在3~5 d的游客中,多以山川峡谷,富有地貌特点的旅游景点为主。出游时间在5 d以上的游客,总体上是距离在800 km以外的本区域不具备而国内有代表性旅游景点,如海滨城市游览、西北历史古迹、西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人文景观等。且游客出游时间多集中在5~10月,此时气候较温和,适合出游。

5.6旅游资源类型

该地区旅游者的各种旅游喜好类型比较平均,红色旅游和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占比较高,一方面由于大别山区是革命故里,红色文化底蕴浓厚。另一方面,大别山自然风景区属于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本区域游客去往其他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游览,可领略不同地域山水自然风光,与本区域内山水自然风光资源形成对比性。

5.7旅游的交通方式

除西部地区少数省份和自治区外,高铁几乎覆盖了全国,且具有方便快捷、比普通铁路更准时省时、离市区近等特点,800~1200 km的长距离游客多选择高铁出行。其次是以省内短距离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以汽车为交通方式占比达到22.7%,此种以团队形式组织游客为主。另外17.5%的游客出行方式为飞机,此类游客主要以长距离长时间旅游为主,如旅游目的地为新疆、东北、海南等偏远地区,以及跨国出境旅游的游客。还有13.7%的游客自驾凸显了现代游客出游更加注重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追求生活品质的特点。

5.8旅游者的消费方式

旅游者的个人喜好和生活方式跟消费有着一定联系,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水平较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较大,经济发展跟旅游者消费水平也有一定联系。根据工作反馈,所调查区域内游客购物和娱乐积极性不高,导致娱乐型消费和购物型消费与游客消费比重很低,而基本型消费在消费比重中所占太大,大别山区域游客出游的消费结构不平衡,游客的消费吸引力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挖掘。

6旅游开发对策

6.1旅游产品的提升与加强

该区域游客对各类旅游资源类型的需求不平均。旅行社在开发旅游线路时,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性,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来满足旅游者需求。从该区域的旅游消费喜好来看,精品的大别山周边游更能满足游客需求。红色旅游资源需求较多,旅行社可适当增加大别山红色旅游线路开发。

6.2加大营销力度

旅行社可以扩大客源市场加大营销力度,将该区域旅游产品推广到周边邻近县市,通过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加强旅行社品牌宣传,以及打造大别山旅游产品宣传,通过推广良好的旅游产品、做好良好的服务来加强口碑宣传。

6.3扩大游客层次,挖掘各层次潜力

在年龄层看,老年游客占比非常低,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更应该注重老年市场的开发,一般老年人时间充裕,有一定经济能力,且可以针对性的为老年游客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而且从旅游者收入来看,高收入旅游群体的市场还有待开发,针对此类群体,可以打造高品质的高端旅游产品吸引此类群体。

6.4提升购物需求

从大别山区域游客的消费情况来看,要针对不同团体打造不同类别的消费。如根据大别山团体收入和消费能力,打造高质量的旅游消费。不同年龄阶段的团体,打造不同性质的消费,如老年团体,给他们定制健康类别的消费满足健康需求,定制儿童玩具类别的消费可以提供隔代消费旅游产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类型的团体,打造针对性的消费。

6.5提升服务质量

该区域旅游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餐饮行业乱收费乱定价。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该区域旅行社需组织从业人员学习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实行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对策,加大管理与监控措施,尽量保证该区域游客获得好的旅游服务。

7结语

大别山区居民出游有明显特征,跟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本区内居民出游意向逐渐强烈,针对本区域内出游,有针对性地满足旅游需求,一定可以使本区域内居民旅游更加科学,也有助于旅游供给侧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亚峰.中国中小旅行社竞争与合作机制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6(2).

[2]刘德光,陈凯,许杭军.旅游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马剑瑜.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4]王兆峰,杨卫书旅游产业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

[5]王春雷.中小旅行社的经营困境与创新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4(1).

[6]马晓龙.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21).

[7]陈启跃.游客对旅游线路的选择[J].镇江高专学报,2003,16(2).

[8]朱岩.提高旅行社企业服务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