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浸会大学培训总结与心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互通有无,能更好地促进本职工作的进行。本文主要在教学师资、教学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课堂、学习氛围、科研及生活方面总结了学习中个人的心得与体会,同时也希望将所学用于以后的工作,尽最大的努力扎实技能和业务。
关键词:香港浸会大学;总结;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84-02
今年2月25日至3月27日,根据学校安排,我有幸来到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能成为此次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学校与学院的领导给我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次培训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进行,这是香港最早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中医药教育机构,一向积极推动中医药在教学、研究、医疗服务及科技开发等范畴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是香港最具综合实力的中医药教研机构。培训期间,我还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听课学习。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以承担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为重任,多年来致力于栽培既能谙熟中医理论,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中医师,为香港培育了一批有学养、有医德、有使命感的中医人才。培训期间重点学习了《针灸治疗学》、《骨伤推拿学》专业知识课,同时还旁听了《温病学》、《内经》等基础学课,并积极参与了相关的学术讲座。在这一个月的培训生活中,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培训。
一、教学师资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教师多由内地中医药大学毕业,有比较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多数人又有国外受教育的经历,因而又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且多数人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故能很好的将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与现代化的香港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也能将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观点等知识引入传统的中医药,更能发挥两者的优势,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点。
二、教学课程方面
《针灸治疗学》、《骨伤推拿学》是两门综合性的课程,为临床学科。基于香港的历史背景,跌打为其传统强项,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而骨伤、推拿在这里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课程由两个老师分上,虽有少许偏重,但都倾向于骨伤,对传统推拿手法有讲述,但是对与正骨类手法有联系的知识进行重点关注,突出了中医的“因地制宜”特色。《针灸治疗学》的讲授紧扣医师执照考试大纲进行,因地处香港,针灸传统刺灸法的水针疗法禁止使用,放血疗法等均很少大范围使用,多用到毫针、灸法、电针。由于受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岭南学派的影响比较大,且地域、气候基本相同,我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一些特色的疗法,如:腹针疗法、靳三针等,同时对香港本地的医师执照考试题型、范围与侧重点有了初步了解。此外,其他基础学科如《温病学》、《内经》的旁听学习,也加强了我对香港本地医师执照考试题型、范围与侧重点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了香港与内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异同,有助于本校港澳学生的教学。
三、教学方式方面
虽然一直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但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真正实施这一点。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学习的一个月中,我见证了其有机的结合,收获颇丰。从第一天涂丰博士“批判式”教学方式的展示到后来的日常教育,学生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每次展示的主题都是老师预定,但是在学生的教授过程中均有学生自主观点的体现,并不是完全照搬教材或其他参考书,且会在其他同学讲授结束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课程中,每个学生都必须讲授,老师会最后指正或点评,同时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给出评分。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一种领路人的角色,以前学过的内容只是提及,绝不嗦,重点在自己领域里的新内容。今后,我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四、教学课堂方面
香港的大学课堂是比较自由的,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可以随意打断老师的讲授,向其提问;可以当场使用现代化电子工具查阅老师讲授的内容,予以反驳或疑问。最有特色的是语言的多样性,每一趟课,都是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集合。其实这种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的课堂有吸引力、凝聚力,内容要有精确率,知识要有深度和广度以及要有语言的及时使用能力。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内经》讨论课堂,虽然是研究生的课堂,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大学学历均与医学无关,课堂全程由学生掌控。老师的理念是既然是讨论课,就无关对错,只是认识的探讨。这种讨论课对老师知识面的广度与宽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非专业的知识。通过这次讨论课,我真正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五、学习氛围方面
相对于课堂学习的学习氛围,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里的图书馆、食堂、教室,乃至校园里休息的长凳上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或学习,学习氛围浓厚。通过对比,我认为内地教育培养的学生比较缺乏活力。相比较内地学生的含蓄,香港学生显得自信和自然,在课堂上体现得较为充分。这也许跟香港学生一直以来的教育背景分不开,希望以后能把这种氛围融入到内地的教育中。
六、科研方面
因为大多数老师有比较深厚的科研背景,因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科研也是卓有成就的,学院拥有本港最大的中医药教研队伍,研究实力雄厚。学院已经建立了高水准的中医药研究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水准居于国际同类研究前列。许多高水准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发表,另有多项研究分别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的授权专利。香港的中医药指南的制定就是由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完成,其思维为在既有指南的基础上,集合文献证据和数据挖掘支持,香港本地中医师的意见共同完成。在针灸方面,本院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对痛症的治疗和针灸疗效临床验证等方面,很遗憾最近没有相关的动物实验。中医药学院的实验室也是规模比较完善的,具备神经电生理、蛋白组、代谢组等高等实验设备和技术,期间还请到美国中医药针灸学会会长进行了“针灸治疗机理的探讨及其临床”学术讲座,每月均有学术论坛,也有对外的国医大师经验分享等。
七、教师风范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教师衣着得体,态度和蔼,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赏识学生。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力量,言传身教,良好的情绪与健康,成熟的性格去感染学生。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的老师们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仪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方面都为学生树立了楷模。
八、社区服务方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致力于社区服务,《骨伤推拿学》的老师们将社区的老人请进课堂,让学生自主给老人诊断、诊查、治疗,老师在旁指导、勘误,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临床之前熟练了临床的流程,同时也让社区的老人得到了帮助,可谓一举多得。同时,《针灸治疗学》课程的老师们联合狮子会的服务人员,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社区义诊活动。老师联合学生走进社区,不但为社区的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医学上的帮助,同时还制作了一些针灸、推拿等保健方面的小册子,这既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使之深入民心,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处理中医针灸常见病的病种,学有所用,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与信心。
九、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细心周到地接待和安排我们的工作与住宿,带我们熟悉校区,参观中医药学院的中药陈列馆、中医药博物馆、浸会善衡学院等,还贴心的为我们介绍周边可以体会的民俗地点,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浸会中医药人的热情。
十、结语
培训所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已经结束了,时间过的真快,刚到学校时候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转眼间就要离开了。一个月时间不短,我在这里不仅仅学习到了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朋友,认识了这里的同行,开阔了眼界。离开这里的学校,离开这里的朋友与老师,有着不舍,更多的是我们都应当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兢兢业业地工作,去用我们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面对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得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