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几千年前,孔子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由此可以看出,诗歌教学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学习古代优秀的诗歌是否还有必要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既有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笔者进行了诗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1)整体把握。这一环节是古诗歌教学的常规工作,应在老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涉及内容应包括诗词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注解以及字词读音。了解写作背景,对于一首诗词感情基调的确定非常重要。如教材中很多诗人的作品都创作于自己遭贬谪之后,情感上往往带有愤懑、抑郁之意,这些在诵读中应该有所体现。一些常见字词的读音辨析也不容忽视。如“沉舟侧畔千帆过”中的“沉(chén)”和“忽复乘舟梦日边”中的“乘(chéng)”。如果读音上混淆了,对诗句意义理解也可能产生偏差。一些古音字或特定读音的字词也应重视,如“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将(qiāng)进酒”“阿(ē)房(páng)宫”等。

(2)细节品味。对诗词逐句进行细节品味,这是古诗词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老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精心设计问题,不断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在这个环节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让学生自己悟出“重读点”。所谓重读,就是在朗诵中加重语气、增大音量,以强调所读内容。诗词中哪些需要重读,为什么要重读?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认为需要重读之处提出来,让学生标注在书本上,无疑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悟出来呢?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计启发式问题的方式。如在李白《行路难(其一)》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通过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找到应该重读的地方。老师问:这一句表现的是什么场面呢?学生回答:是宴会。老师问:这是一场怎么样的宴会呢?学生答:是豪华奢侈的宴会。老师问:怎么能看出这场宴会的豪华奢侈呢?学生答:“金”“玉”的容器,价值“十千”“万钱”的酒菜。这三个问题思路清晰,层次步步推进,没有为难学生和牵强附会之感。学生在回答完第三个问题后就会明白,原来“金”“玉”“十”“万”需要重读,能强调出这场盛宴的豪华。

②找出诗词中情感变化的“关键点”。在一些诗词中,往往会有转韵现象。如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前四句的韵脚是“an”,到了五、六句则转为“ai”,这就是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前四句,诗人异常压抑,面对美食佳酿毫无食欲,内心急切不安又无所适从,进退无路却又想继续求索。从整体上看,前面部分都是沉抑的,而在反复的“行路难”咏叹之后,一句“今安在?”则像是对前面“冰塞川”“雪满山”痛苦迷惘的宣泄,诗人已不是简单发问“我在哪里?”而更像是控诉:“我能往哪里走?”这样最后一句的豪言壮语便呼之欲出了。在教学中,这样的“点”很重要。学生一旦用转韵的规律找到这样的“点”,便能拥有一份成就感,对诗词的投入便又自然多了一分。

(3)体会意境,创造意境。通过对诗歌的理解、品味、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这时候要求学生在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去体会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在脑海中再现诗中的形象,领悟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像外之像,以完整地把握全诗。袁行浦教授在《<咏柳>赏析》中指出:“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并分析《咏柳》一首通过一棵柳树写出了整个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我们在教读诗歌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和意境,以唤起学生美的体会、美的享受、美的创造。例如,我在教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让学生感悟诗中对早春盎然生机的描写,在再现诗中形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还有哪些事物能反映早春的勃勃生机?并要求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描绘腊梅迎寒怒放的美丽画面;有的学生叙述河水解冻、小草发芽给人们带来的春的信息……通过这种阅读的迁移,不但训练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种美的体验、美的享受,体会到了美所创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总之,古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探索、总结、借鉴、学习。以上文章内容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重视古诗歌的教学,让这些千古名作真正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