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聚缘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聚缘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杭州的景致对于我来说,有两处值得渴慕:一是享誉千载的西湖,一是资深老紫砂壶收藏家李长平先生的“聚缘堂”。机缘巧合的是,在甲申年之末,一次紫砂文化与茶文化研讨会之后,我有幸一偿所愿,拜访了位于西湖之畔的“聚缘堂”,有八个字可以形容我当时和现在的感受:肃然起敬叹为观止!

来到西湖的时候,杭州正在飘雪,不再是"万家掩映翠微间"的江南印象,西湖悄然隐在白茫茫的雪海之中。“聚缘堂”就在西湖的长生路上,这路名听来很吉祥,而眺望西湖的地方,正是“老紫砂”李长平先生展示藏品的“聚缘堂”所处的一个阳台上。“聚缘堂”的陈设古朴典雅,简洁大方,布局呈长方,一进门就是一件高将三米、宽近两米的两面雕刻的玉屏风,迎门雕的是“松鹤”,另一面雕的是释迦牟尼佛应身像、四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界人物,布局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法像庄严,所谓缩尺成寸,精雕细刻,一扇屏风几乎把整个佛国给搬进了“聚缘堂”,只不晓得长平兄是否拿得出如此多的供奉。屏风之左,一条长案依墙居中而设,两边配以中式展柜,皆陈列紫砂精品,长案上放悬一匾,书“聚缘堂”三字,字体圆转自如、刚柔相济、法度严谨,令人颇生亲近之感。案前设一八仙方桌,也是年代久远之物。玉屏风之右,整面墙均被透明玻璃封住,内置几字型展架,展品多是500cc以上紫砂老壶。聚缘堂另一端,是临街的玻璃墙,站在玻璃墙向远处眺望,杭州城雪花飘舞,行人瑟缩,此时室内正暖,圆桌上玻璃杯内冲泡的信阳毛尖正泛出春天的气息,站在陈设架边,目光可以越过一把明末的紫砂壶望到对面现代化的大楼,一道玻璃墙,隔出了两个世界;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很有意思,只要你愿意,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很难穿越历史的长河和陈设的紫砂藏品交流,我的文化积淀和学识经历还不容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我都是晚辈;作为晚辈,我不得不以景仰的目光审视着他们,他们带给我更多的还是震惊,那种古朴大气的风韵让我无言以对,更发觉自己对紫砂陶了解的浅薄。非常幸运的是,我和他们贴得是那样近,甚至可以拿在手里把玩,触摸他们的百年沧桑,这些在博物馆里都很难见到的珍品,如今,竟如此轻易地被我拿在了手里。

长平兄喜好中国传统文化,尤喜佛理,网名自号“老紫砂”,长居西子湖畔,为访历代紫砂茗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名下藏器三百余件,多为传世之作,和著名紫砂收藏大家沙志明先生可谓时之瑜亮。长平兄心胸坦荡,性情豪放,为和广大紫砂玩家交流心得,共享收藏之乐,他多次无偿提供自己的藏品给文博单位做展示之用,并将藏品在网站上贴图,开网络紫砂“集古”之先河,从者云集,“聚缘堂”常常是谈笑有鸿儒,往来皆藏家。

老紫砂兄爱老壶成痴成癖,但和壶友交流的时候却一再叮咛:玩老壶很难,找到中意的老壶更难,一不留神就会“吃水”,这不仅需要玩家有坚韧的毅力,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要有深入的研究,熟悉紫砂的传统工艺和技法,能辨别不同时期的紫砂泥料特色,了解不同紫砂艺人的艺术风格,才有可能使老紫砂的收藏之路走得更加深远。

在“聚缘堂”的展柜里有三把程寿珍的作品一字排开,掇球、仿鼓及汉扁个个神完气足,老紫砂兄戏谓之“寿珍三绝”。在藏品中,有一把颇值得称道的江案卿狮球壶。此壶色泽纯正,制作精良,风格古朴。底款为阳文篆书“宜兴江案卿制”,盖内有“案卿”小印。壶体高昂饱满,曲张有致,壶颈高而挺拔,与壶盖呈葵式,上塑一卧狮捧锈球,制作精细,俗称“喜狮”。壶流,把手较为简洁,此作以全手工而成,盖可任意转向而与口皆精密吻合。老紫砂介绍道:江案卿是宜兴大浦洋渚人。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他的狮球壶先是参加了南洋劝业会展,之后又参加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奖。从此江案卿狮球壶名声大振!老紫砂边说边用手轻拭壶体,宝爱无比,仿佛狮球的容光依旧。

没来“聚缘堂”之前,我已经在紫砂壶的网络和论坛里,看到了很多老紫砂兄的藏品,不过是“指尖之劳”,就可以欣赏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器型的紫砂精品。但是当我亲临“聚缘堂”,真的面对这些有着数百年历史,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我却只能是肃然起敬,聆听历史的回音。

唐代诗人白居易《春题湖上》一诗,其中两句曰:“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我在想,一半勾留是西湖,那么另一半是什么呢?在壶客眼里,另一半想必是聚缘堂了,于是给文章取了这样个名字。

站在“聚缘堂”所处的大楼,就可以看到长生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飘雪的西湖,这个时候正午睡未醒,她看我惺忪,我看她朦胧,这,就为再次造访做就了理由。成就西湖名声的是中国的文人,西湖之美, 在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长生路上西湖之畔的“聚缘堂”,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历史价值、文化气息,将西湖的魅力化开调匀,涂抹得更加悠远深长…….

(注:乙酉年夏,“聚缘堂”更名“赏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