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调息放松\心理放松及音乐放松对消除学生课后疲劳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调息放松\心理放松及音乐放松对消除学生课后疲劳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探讨调息放松心理放松音乐放松消除学生课后疲劳的作用,对120名大学生在同等运动强度后分别采用五种不同放松方法来消除课后疲劳做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放松方法对促进学生课后生理恢复、心理恢复均显示出不同的影响;调息放松、心理放松及音乐放松等方法,对于消除学生课后疲劳尽快得到“超量恢复”具有一定的实效。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breath-adjusting relaxation, mental relaxation and music relaxation methods on the clearing up of students’ exhaustion after class, an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on 120 university students after they had the same exercise intensity followed with five different relaxation methods. The result shows that different relaxation method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helping students to regain energy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Relaxation methods such as breath-adjusting relaxation, mental relaxation and music relaxation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clearing up of students’ exhaustion after class.

关键词:调息放松;心理放松;音乐放松;课后疲劳

Key words: breath-adjusting relaxation;mental relaxation;music relaxation;exhaustion after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11-02

0引言

整理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身心恢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西方体育界已将这一环节提升到“再训练”的高度进行研究,并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而我们有些教师却常常忽视这一环节,课后草草收兵,引起学生课后疲乏无力,腰酸腿痛,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以至对体育课产生畏缩、胆怯、厌恶等不良情绪,给学生身心和文化课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几种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希望以此来使学生课后尽快消除疲劳得到“超量恢复”,以备更好地完成新的任务。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08年11月组织我校本科一年学生120人进行课后恢复干预实验。120人中年龄最小为17岁,年龄最大为21岁,平均年龄(19±2)岁。12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24人,男、女各12人,设实验组(A、B、C、D)组、对照组E组。上述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实验组在入组后分别接受不同放松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每次5min,直至熟练掌握此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课中同等强度运动后采用所规定的放松方法进行放松练习。通过采取动态实验和追踪观察的方法,以脉搏变化和心理及生理的反应为客观指标,对五种放松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以阐明在同等运动强度下,取得更好恢复效果的放松方法。动态实验观测脉搏变化的时间分别为:运动前、运动后、运动后第(1min、2min、3min、4min、5min),每次10s。所有测得数据均录入SSPS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分析,并以每组平均运动后脉搏次数恢复到平均运动前脉搏次数所需时间来计算恢复时间。追踪观察则通过实验后连续两天对学生外部特征现场观察和积极访谈沟通来观测、记录学生生理、心理的不同反应,并归纳整理。五种放松方法如下:调息和心理相结合放松、调息放松、心理放松、调息和音乐相结合放松、自然恢复。具体方法设计和应用为:

1.2.1 实验组A组为调息和心理相结合放松①姿势(调身):松静站立、两脚平开、垂帘塞对、舌添上腭、头顶项竖、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提肛圆臀、心安神宁;②呼吸(调息):剧烈运动后先让学生深吸一大口气,自然地呼出来,做2―3次即可。后口微含吸气用鼻慢慢吸,目平视远方或微闭;③意识(调心):采用分段放松和默念方法自上而下放松,分段顺序为头部―颈部―两肩、两臂―胸背―腰腹―两大腿―两小腿―两足。先注意一个部位,配合呼气默念“松”字,每个部位两至三遍,然后再注意下一个部位。当按上述方法放松后,最后收功。吸气将全身之气从两手劳宫穴、两脚涌泉穴、头顶百会穴收聚到丹田,然后自然呼气,反复3―5次。

1.2.2 实验组B组为调息放松①姿势:坐、卧、立均可,全身松静;②深呼吸三次,然后自然呼吸;③意识:分段放松。

1.2.3 实验组C组为心理放松 ①姿势:坐、卧、立均可。一般采用正卧式;②默念:我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我感到非常愉快。我正躺在海边上,海风吹遍了我的全身。我的全身松软柔和。我感到非常舒服。我感到非常舒服……

1.2.4 实验组D组为调息和音乐相结合放松 ①姿势:坐、卧、立均可,全身松静;②呼吸:自然、柔和、均畅、深长;③意识:静心倾听音乐《牧羊曲》。

1.2.5 对照组F组为自然恢复,不做任何放松活动。

2结果与分析

根据平均脉搏变化(见表1)和追踪观察的结果,同一组学生在同等运动强度情况下,采用的整理活动放松方式不同,运动后的脉搏变化,生理反映和这种反映所持续的时间以及心理状况均出现明显的差异。

2.1 调息和心理相结合放松A组运动后第1min平均脉搏下降10.43次/10s,第3min基本恢复到运动前平均脉搏水平,第5min脉搏下降到13.10次/10s,比运动前脉搏还低2.25次/10s。A组与E组方差分析P值0.031

2.2 调息放松B组运动后第1min平均脉搏下降8.1/10s次,第4min恢复。第5min比运动前平均脉搏下降1.46次/10s。B组与E组方差分析P值0.037

2.3 心理放松C组运动后第1min平均脉搏下降8.1次/10s,第5min恢复。并比运动前脉搏水平下降0.6次/10s。C组与E组方差分析P值0.046

2.4 调息和音乐相结合放松D组运动后第1min平均脉搏下降7次/10s,第5min恢复。并比运动前平均脉搏水平下降0.38次/10s。D组与E组方差分析P值0.047

2.5自然恢复F组运动后第1min平均脉搏下降6.27次/10s,第5min后仍未恢复,且第5min平均脉搏较运动前脉搏水平高2.22次/10s。追访个别学生次日晨脉有偏高的现象。运动后第二天肌肉又出现酸、胀、痛的感觉,全身觉得疲乏,精神不佳,缺乏兴奋性,激动易怒不想训练。注意力不集中,总想到外面散散心。

综以上分析表明,整理活动方式(放松方法)对消除学生课后疲劳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整理活动方式对消除学生课后疲劳的影响显示出显著性差异。有效、科学的整理活动方式和方法,可以愉悦学生身心,尽快得到超量恢复,态度积极,处事乐观,精力充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相反,无整理活动或整理活动缺乏科学性,单调、乏味,都会给学生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产生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以至对体育课产生畏缩、厌恶、胆怯等不良情绪。

3结论与建议

调息放松、心理放松及音乐放松等方法,对于消除学生课后疲劳尽快得到“超量恢复”提高工作能力,更好地完成新的任务,以及完善整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效的特点。因此,笔者有如下建议:①应把上述放松方法普遍地应用于教学之中,提高教学训练的实效;②要提高对整理活动的认识,并成立专门研究机构。③在研究中应走“中西结合”的发展道理,积极挖掘我国传统气功中的放松方法与手段,吸收和引进国外心理训练等有效的方法,结合常规的整理活动方式,联系教学实际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以便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整理活动方法。最后,笔者认为:当今我们正处于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快速的生活节奏迫使人们的肌肉和神经经常处于超常的紧张状态,严重地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为了适应时代对我们身心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地掌握放松的本领,不断提高自我放松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并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使之达到动静平衡,身心和谐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气功精选》.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