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重要题型,可检测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综合能力。但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用题是学习难点,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在读题与理解方面的能力相对不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应用题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对此,笔者以小学低年级数学简单应用题为例,探究如下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注意应用题教学预备策略,奠定学生解题基础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若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教师需先打好学生知识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理解能力,使其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点,然后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第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①在认识教学中训练学生准确应用量词。在应用题解题中,量词也是有机构成部分。在学习认数时,数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量词的准确运用,比如注意准确书写“名”、“人”、“个”等单位名称,避免混淆应用,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为简单应用题做好铺垫。②强化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数学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即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已知、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在解答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时,当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后,学生才可选择正确算法,将数学问题变为式子进行运算与求解。可见,在小学数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数量关系分析环节,为后续应用题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口头复述应用题,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不少应用题以图形方式呈现,尤其是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看图列式题,这一类型的题目通常给出了有关等式形式,严格意义上来看,算不上是简单应用题,然而这一类型的题目却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基础与入门,若教师有针对性的、有目的地展开口述训练,那么对学生学好应用题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图形进行口述训练,即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所含内容,然后概括两个已知条件,总结一个问题,而后数学教师进行补充并完成叙述,接着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口头复述教师所讲内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要求学生看图口述。例如:①看图列式。
②一共有几只?(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然后看图口述。)
二、把握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训练学生解题技巧,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题,逐步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
第一,结合看说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此处的看就是仔细观察题目,准确了解题目内容,以保证学生审题的全面性,强化审题效果,增强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观察应有针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侧重表面现象,而忽视了事物实质。所以,在读图与审题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其中蕴含的有用数学信息,以有效解决问题。其次,在解答一些看图式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找出有关的文字信息,再将其与画面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准确把握图中信息,提高解题效率。
第二,大声读题,全面理解题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对于一些图文结合型应用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口述审题关键。对于一些纯文字应用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大声读题,使其整体把握题意,为思考与解答指明方向。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照学生年龄特点,明确读题要求与形式。一般而言,低年级同学词汇量少,朗读速度相对较慢,其阅读理解能力也低于高年级学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引导同学们读题。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注音生字,并适当解释他们不懂的词语,再指导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而后在此基础上细读,以读准题意。同时,为让低年级学生形成严谨认真地读题习惯,教师应指导他们细读、慢读,标出关键性词句。这样,学生养成认真推敲的审题习惯后,他们会更准确的把握题意。
第三,引导学生操作实践,变抽象为具体。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研究数量关系,数学教师需要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操作实践机会。如教学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由于需要运用乘除法,对于这类应用题,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借助多种直观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理解,使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如有些乘除法简单应用题运算数目较小,教师可借助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加以演示,引导学生借助硬币、火柴、铅笔等实物摆一摆,认真观察,积极思索,感受数量关系,准确把握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