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切都会没事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在此之前,你从没有听说过“内化的安全感”,那么你需要听听下面这个小故事。
很多年前,当我的女儿艾玛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我参加过一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幻灯机突然坏了。主讲人说:“我不太担心,总会有人来修好它的。但是斯坦利会很着急。”
听众面面相觑,都不明白斯坦利是谁。
“斯坦利是我父亲。”她接着说,“他早就去世了,但我依然能听见他的声音萦绕在我的头顶:‘大事不妙了!大家都会离开的!再也不会有人请你来开讲座了!’在以前,他那些忧心忡忡的话,总是让我恐慌不安;可是现在,我会告诉他:一切都会没事的。”
那次讲座的内容我全忘了,唯一记住的就是斯坦利。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问自己:等艾玛长大后,我希望萦绕在她心头的是什么样的声音?
我希望她,也包括所有的孩子,在想起父母的时候,耳边会响起一个与斯坦利截然相反的声音。它可以给孩子带来温暖、平静和安全,并帮助他们度过各种困境。
这个声音,就是所谓的“内化的安全感”;没有它,孩子就可能出现过度依恋和分离焦虑。
那些早年被忽视、被虐待或者遭遇过重大变故的孩子,当然会比较难于将安全感内化;不过那些深受宠爱的孩子,在内化安全感的过程中,一样可能遇到困难,尤其是在焦虑的时候。
焦虑时,孩子想要什么
适当的依恋与分离焦虑,是大脑安全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孩子见到陌生人时会感到紧张,这意味着他可以分清哪些是熟人、哪些是陌生人。
大部分孩子感到紧张的时候,只是需要多给他一些关爱,比如温柔而耐心的安抚,紧紧的拥抱,或者只是安静的陪伴。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他的安全系统就会重置:“没事了,现在我可以平静、放松下来了。”
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藏猫猫”是婴儿期经典的依恋与分离游戏,它通过有趣而安全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妈妈不见了只是暂时的,妈妈很快就又回来了”。孩子长大一点后的“捉迷藏”游戏,也是以安全的方式上演那几个生活中的重要主题:
“自己找不到别人了”;
“别人找不到自己了”;
“大家又重逢了”。
这些游戏,都能够帮助孩子适应分离。
忽视:分离焦虑的根源
造成分离焦虑的原因,跟具体分离那一刻的紧张情绪有关。但更多的可能,是亲子间的分离太多了――父母陪伴不够,孩子没能形成安全依恋关系。
所以,要消除“短暂离开”或者“入园”之类的具体分离焦虑,父母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时多花时间陪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联结。渐渐孩子就会确信:
“爸爸妈妈很爱我”;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好好陪伴我”。
从不分离?未必就好
有些父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保护孩子不受分离之苦,他们宁愿时时刻刻厮守在孩子身边。
从长期看,这样做对孩子是没有助益的。父母总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日常活动。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从来都不把孩子交给其他信得过的成人,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去体验短暂的分离,日后就可能无法承受分离时的紧张,同时也没有机会享受重新回到父母身边的快乐。
小心!救援也会过度
同龄的其他孩子已经独立,但焦虑的孩子对于离开父母却显得无所适从,表现出无助和犹豫,达不到实际年龄的平均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过度的“救援”,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性依赖”。
孩子需要的不是行动上的救援,而是情感上的安慰。
心理学家米歇尔・博尔巴向父母们提出一个问题:“父母的反应,从根本上是会增强还是削弱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确实首先需要爱与关怀所带来的安全感,但同时也需要独自探索世界时一定的紧张感。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彻底独立,要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引导他――
一方面,轻推他走向独立;另一方面,用更多的时间拥抱他、抚慰他,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求。两者配搭进行,缺一不可。
这不是一夜之间就能产生的,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我们无数次满足孩子的需求、抚慰他的情绪、让他知道可以依靠父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