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何为艺术 第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何为艺术 第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中国有些人,总是以“文人”自居。或称自己是文学家,或称自己是历史学家。正是由于头顶这个名。一生“清高”,看不起那些庸俗的市井小民。他们写出了文章。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于是愤怒起来。由于先前的自视过高,他们不得不在读者群中寻找原因。这样下桌,原因自然就清楚了:是读者的欣赏能力有问题。他们认为,他们写的。那才叫艺术。所谓畅销书,不过只是一些俗不可耐的玩意儿,更称不上什么艺术了。结果是,他们越这样想,就越脱离群众,独自上升到他们“艺术的世界”中去了,自己仿佛成了大师。结果,就像所有人看到的那样,这自以为是的大师,碰上畅销书作家的公然挑战,气得连博客都撤了去。

中国的文人总是不能将“什么是好的艺术”这一问题思考得透彻,所以常常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抱有错误的判断。笔者虽不是什么大师,但对这小小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思考,在这里稍做解析,或许可以给诸位以借鉴。

在笔者看来,艺术有三个境界:

第一是俗。虽然这是所有艺术境界的最低层次,但却仍然不乏人气,因为这里的俗,是指在一个特定时代里,为赚得人气而产生的完全迎合市场的手段。写一本书,没有任何修饰。而又空洞无物,但却可以本人拿来当消遣,这就是俗。与别人讲话,别人喜欢讲什么,自己就讲什么,别人不喜欢什么,自己就不讲什么,这也是俗。然而,这俗却俗得有趣,因为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人民需要它来解闷。这样,俗的境界,自然成不了大师大家。但却可以生存下去。正像大思想家涂尔千所说,当一个社会团体中,大部分的人都这么做,这么做于这团体来讲。就是正常的。换言之,俗,是正常的,它本身也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

第二是雅。这是个“听上去很美的”字,但却并不受普遍欢迎。因为劳动群体无论多么渴望变成一个上流社会的人,都绝不会愿意花几千块钱去听一场会让人睡着的音乐会。世界上没有愿意花钱买罪受的人。也绝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变成鉴赏高雅艺术的专家。古代的“八股”,或许可以看做是雅,但在广阔的疆土上,常常只有几个人能够将它读懂。这样,无论文章有多么强的思想性,或者多么强的革命性,由于运用了百姓不能够读懂、也不愿读懂的古板形式,只能堵塞在很小的范围内,怎么出也出不去,更别提人气了。

而最高的境界,是雅俗共赏。词欲信而言欲巧,艺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它本来就是多样性的。我们总是努力地学习历史上的艺术,却想不到,自己也在创造历史。真正的艺术家,是用一个时代的观众最喜欢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希望表达的内在。方文山的歌词,经过周杰伦的嘴,以一种浮躁的方式表现出来,却会让人忍不住常常回味(当然,上个时代的人是不会回味的),周星驰小丑式的搞笑,却演绎着一段又一段世态炎凉,李小龙用暴力电影传播中国武术的哲学,却并不显得肤浅。他们都不乏人气。

做到“雅”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之上的境界,又看不起自己之下的境界,夹在之间,显得尴尬。雅的人,往往深刻,但却并不尖锐;往往能引起学者的注意,却很难在群众中推广。就像当年的,虽然冲着民族大义而去,却丝毫不注重百姓的感受,总是说,为了国家,任何人在必要的时候都应该捐出一条命――迎接他们的是尊敬和恐惧。带着恐惧的尊敬,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当今的“文坛名家”,虽然饱读诗书,但总以为自己见过的艺术才是艺术,别样的艺术都是粗俗,于是写出许多个空中楼阁,最后竟一文不值,还被别人骂个人仰马翻。就像如令的歌唱家,常常觉得站在那里,手持话筒,露出一副“假迷三道”的表情,翻来覆去地唱着几句假大空的颂词才是艺术,而任何别样的形式都不算做艺术,往往会得一个“大人物”的头衔,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对同一时代的年轻人,产生不了丝毫影响。

其实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里,生存都是确保艺术发展的基础,而影响又是体现艺术价值的参数。倘若艺术家连自己的生存都确保不了,怎样能够创造艺术?而艺术的影响力越大,它的社会价值也就跟着越高,这正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所在,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意义所在。

而至于那些“高雅”的人,他们无非只是一群从贵族钱包里拿钱的娱乐人物,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仔细想想,这些人的社会责任,倒还真不如那些可以给民众带来欢乐的“低俗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