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中见厚 重中求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中见厚 重中求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杜滋龄 1941年生于天津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在国内外各种艺术大展中获奖,出版有《杜滋龄画集》、《杜滋龄画选》等。

杜滋龄是一位具有平实品格和平静心态的画家,他感受山川的雄壮与秀丽,醉心生命的奋进与跃动,品味人生的美好与隽永,并将它们诉诸笔端,创作出如同其人深沉质朴的画作。杜滋龄的意笔人物画给我的印象是:于单纯中寻求丰富,于平实中见出沉厚,于严谨中透露流畅,于凝重中追求华滋。

杜滋龄出身于科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专攻意笔人物画。受到任课教师“灵动潇洒、墨润华滋”画风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尤其是“速写”的功夫,他练就了能在短期内以点染加线描来完成人物画创作的本领。但很快他就看到这种画法的不足。或许出于北方人固有的特质,也或许是长时间学习而后产生的艺术觉悟,在毕业以后的创作中,杜滋龄认识到,只重点染,易得轻、浮之感,易犯轻、散之弊。浙派人物画重在得其韵,追求墨韵的灵动与润泽、运笔的清劲与洒脱,这不免就可能少于气息的博大,乏于画面的凝厚。传统意笔人物画讲求“逸笔草草”,往往用劲爽的笔致和淋漓的墨法来表现文人雅士之类的人物形象。但用这样的笔墨方式来处理现代题材,有时并不理想,于是他借鉴通常用于山水画层层积染的积墨法,用之于人物画,以加强笔墨的厚度,增加作品视觉的重感。杜滋龄注重人物面部尤其是眼神的刻画,正可谓古人所讲究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其他部分则主要着意于通过墨色的控制以造成画面大块面的对比分布,以形成画面的繁简对照、虚实相生。

作为叶浅予的弟子,杜滋龄在速写上下过很深的工夫,这对他后来意笔人物画风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五六十年代美术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素描和速写是很重要的课程,当时几乎一致地认为这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当然现在看来,这种认识带有很强的片面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带有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意味。正是这种理解下的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绘画技法、创作习惯和思维惯性,至少让一两代中国画画家饱受其害。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说,速写较之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素描这种“长期作业”来,还是有其优越性在,因为它的描绘手段毕竟还是用线――尽管这种线与中国画的用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培养了画家在短时间内捕捉、记忆并表现对象的形的能力。杜滋龄的作品面貌前后曾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种速写的影子一直或隐或现于他的作品中。

杜滋龄走的是写实的道路,他的画作还没有完全脱离所画人物的原始风情和自然场景的自然风貌,从而进入艺术本体的一种自觉风格,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这当然主要由于他的艺术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少部分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当下中国画坛的普遍不能令人乐观,一是他所选择的题材。他选择意笔画法表现现实人物,尤其边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题材曾经造就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油画家、版画家和中国画画家,至今一些画家仍旧在吃那时的老本,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出彩鼓励了当时更多的画家满怀激情满怀希望地投入到此一题材的实验中,以至掀起一股风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杜滋龄就是受到这股风潮影响才开始这类题材的创作的,因为比起那些出彩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画家,他的年龄更长一些,他的成名也更慢一些。实际上他于研究生毕业的八十年代初即到全国各地写生,当然也包括西疆边陲。多次的边疆写生,偶尔的惊险经历,使他对这里的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正是用这丰厚的积淀和真挚的感情,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画家在寻求线条变化的同时,着重了焦笔干擦,以展现那带有苦涩与坚韧的人性中所透出的古朴与浑实,以此来表达艺术家的独特感受。我们似乎应该思考,有着异乎内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他者”的我们,要真正理解并把握他们的精神内涵并非易事,我们的理解并不见得就是他们的本真。好就好在作品的观者依然是“他者”,这给我们理解这些作品提供了保障。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工笔》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