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邵雍“以物观物”中的实事求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邵雍“以物观物”中的实事求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任义,: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1班。

第二作者:赵博,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101班。

第三作者:金凌俭,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1班。

摘 要: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天学的代表人物“康节”邵康提出“以物观物”的重要主张,包含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本文针对邵雍的“以物观物”的观点进行分析,展示中国哲学智慧之光,提出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

关键词:邵雍;以物观物;实事求是

邵康,字“尧夫”,谥号“康节”,世称“邵康节”。邵康精于易学,他自称为“先天学”。邵康哲学中提出“以物观物”的概念。在邵康看来,观物的思想不仅仅指人对自身所处的周围世界的观察,更指的是一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在邵康看来,人在看待周围的世界时候,在认知、关照、体验、实践和各种社会生活的活动中,不能够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期望加入其中,而应该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进行考量。站在事物本身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邵雍的《观物内篇》中,邵雍说“不以我观物,以物观物。”邵康认为以物观物是一种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态度,而以我观物则是一种感性的态度,不是一种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以物观物往往是正确的,所以邵康说“性公则明”,人们掺杂自己的主观情绪和主观心理感受来对待事物的时候往往认识是不全面的,所以邵康说“情偏于暗”。邵康认为,有的事物会影响人的心情,造成人喜悦或悲伤,不是因为事物本身和人的心情之间早已经预设好了,也不是因为它与自身的预设的要求有满足和不满足的关系,而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态度所决定的,是因为事物本来就会在一切人中引起同样的情感反应。所以在邵康的《观物内篇》中说:“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者也。”

其次,邵康提出了“观物以理”的认识论。在邵康看来,直观的观察事物只能够认识事物的表面,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邵康提出要用心去关照事物,去认识事物。用心去关照,也不是指用纯粹的理性去抽象和我分析事物,因为纯粹的理性是无法有效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邵康认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指基于一定的精神境界去关照事物的态度。《观物内篇》中,邵康提出“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直观的观察即“以目观之”,只能获得一些感性直观的外部形状,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观之以心”即以心观物,由于不同的人的心智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尽相同,所以“以心观物”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以理观物”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这里的理并不是指规律、法则或常识,而指的是基于一定精神境界,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的境界。邵康的“以物观物”的思想,其核心是在于“无法”,“忘我”。它强调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不要把自己的好恶,自己的主观感受情绪参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从而达到“安乐”的境界。

邵雍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的关键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认识事物。因此,邵雍认为“以理观物”的思想是无法正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理论联系实际的首要考察的是实际而不是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物,“是”就是客观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那么,邵雍的“以物观物”就是指把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而精神境界就是指人类正确认识真理的可能性。邵雍说“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那么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事物呢?实事求是以及邵雍的“以物观物”是否具有实践性。程颐曾对“以物观物”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种看法虽然陈意虽高,但常人却难以企及。本人认为这样指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其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邵雍用简单的比较得出了“以理观物”的正确认识,但是我认为他对于“以理观物’和”以心观物”的界定不是很清晰,因为“以理观物”本身就包含了人本身对于客观真理的认识,这一内化过程要通过人类的思维,因此具有“心”的特征。对于古人的思想,其不免带有当时的时代局限,我们无法苛责他们,但邵雍实事求是的朴素的观点正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的观点。(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哲学史上》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2] 《中国古代哲学史下》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2006.3

[3] 《中国古代哲学上》方立天文集[第五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4] 《中国古代哲学下》方立天文集[第六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