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础教育现状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础教育现状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知有余而识不足

“知”是“知道”的意思,引申为“学问”。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识”是认识、见识,如“老马识途”“有胆有识”。“知”与“识”合起来,才能叫“知识”,很明显,它包含了两个要素。对某些事物、某些领域知道了、了解了,同时还要有分辨能力、认知能力,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见识,才能说是在这个方面、这个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

按照汉语的构词规律,一个双音节并列式复合词的两个词素的意义往往并不并列,而是侧重在一个词素上。“知识”一词的“知”与“识”,侧重在“识”上,就是说“知识”一词的本义,强调的是了解、辨识事物的能力。所以,《论衡》中说:“人有知识,则有力矣!”力,就是能力,即了解、辨识事物的能力。

以这个标准来观察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就会明显发现,我们的教学思想、教材编排、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学体系,正好相反,侧重点在一个“知”上。大量的死记硬背,陈旧的八股方式,把学生最终训练成了考试机器,即使是所谓的高才生,也多半是“知道分子”,并非学养深厚而有独立见解的知识人才。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至少滞后半个世纪。师范教育的理论为建国初期确立,其后各个时期虽然有所改革,实行的仍然是偏重于书本知识与接受式学习,强调教师课堂控制的封闭式教学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日后将成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主体。加上现实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的滞后,这些人最终成长为传统的教书匠,也就是必然的了。不懂得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更没有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再加上还有一时无法摆脱的高考指挥棒,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见识能力?

教师队伍素质低,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教师受社会商品化的影响,把主要精力用在追求物质利益方面,不作长期奋斗的规划和心理准备;自我封闭,缺乏团队精神;满足于做教书匠,没有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切实规划。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已是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课程构建体系上,我们的课程设置太细,一个初中生要学习十几门课,除九门必考科目外,还有音乐、体育、美术、劳技、微机、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校本课等等。负担太重不说,精细化、专门化的设置限制了学生对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悖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不利于“识”的养成。

上世纪初,科举考试废除后,当时的学部准备不足,拿不出自己的方案,W期划分、课程设置都全部照搬日本的经验。100多年来,虽然有所变动,但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都没有改变。而美国中学的课程设置只是搭建了一个基本架构,分为英语(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基本学科,预留了较大空间,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较为充分的自由。SAT考试也与高考不同,一年七次,以能力测试为主,综合考试只考语文、数学两门,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哪一次考试,没有一根指挥棒“一刀切”的问题。这种安排明显有利于对学生“见识”的培养。

在教学思想上,我们对“鱼”与“渔”的关系问题始终停在口头上,没有做出认真的改革;或者是实行了一下,没有做持久的坚持;或者阻力太大,半途而废了;或者是因噎废食,倒洗澡水连孩子也倒掉了。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授人以鱼,而不能授人以渔呢?

积重难返。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行了几千年,从孔夫子到,一直在倡导改变,“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孔子语)“废止注入式”(语),可收效甚微,甚至出现反弹。

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方法往往有急功近利的效果。这是保守传统的教学方法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确实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由制造大国转型为智造强国,要的不是善于考试的少数学霸,而是要具备原创思维的大批人才。

文化惰性。对于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和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我们当然要有高度的自信。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文化基因中保守惰性的一面。早在“五四时期”,一批思想精英就对此有过清醒的认识,以致胡适先生曾主张以“全盘西化”来矫枉过正。这种文化惰性是一切改革的真正阻力,遗憾的是,这一点还没有形成全民共识。这让我们看到解决知有余而识不足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有持续努力的奋斗,才会有所收获。

知有余而识不足,这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背离了先贤构建“知识”一词的深远立意与深刻内涵。

二、学有余而习不足

“学习”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它的含义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可见“学”和“习”不是一回事。“学”是效法、模仿、钻研、获得的意思,是对官感信息、书本知识和他人思想的接受过程。如“好学近乎知”(《中庸》),“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

“习”,《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数飞也”,就是多次地飞翔,这是本义。左思《咏史》“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用的就是本义。从本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已经包含了多次地练习的意思了。在现代汉语的语义环境下,“习”是巩固所学的一种行为,偏重于实习、见习、操作等实践活动。

“学”与“习”相结合,谓之“学习”,而语义仍然侧重于“习”,因此,有专家给出的“学习”定义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变化。换句话说,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适应环境或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往深了说,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可以迅速而广泛地适应环境;学习能提高人的素质,增长才智,陶冶心灵;学习可以延续文明,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华罗庚先生曾这样动情地鼓励后辈:“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跨越崇山峻岭。”学而不习则废,习而不学则滞。把所学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之中,才能真正达成学习的目的。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习”作为重要组成,放在重要位置上。而现实情况却是学有余而习不足。主要表现:一是对“习”存在认识上的偏离,认为“习”只是“练习”和“复习”,导致学生要做大量反复无用的作业,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二是动手能力培养不足,与社会实际、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几近于无,格局小,不敢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学的途径无非有两种,自学和课堂听讲,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教学无疑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的讲授只能起“领路”的作用,而万里征途必须靠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走过。因此,如果只讲不习,知识便无法转化为能力,曾子曰:“传不习乎?”所谓“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颜元《总论诸儒讲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那么,怎样才能补足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习不足”,即动手不足、实践不足,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足的短板呢?

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要认识到“习不足”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要认识到“习不足”的问题非得解决不可,不解决就无法培养大批既有创新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要改革考试制度。重点是把思考能力、行为方式和技能素质等几个能体现学生总体素质的要素列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方法由教会学生知识真正转变到教会学生学知识上来。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乐趣,培养兴趣,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而改变。重新倡导教学与科学实验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中,把所学知识尽可能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创造交流的环境。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探讨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使其真正融合在学习的体验中,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持续提升。

总之,“习”不是反复无用的重复做作业,不是题海战术,而是一种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操作,一种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的行为,一种培养原创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过程。“习”之功在于巩固已得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体验学习成果,生发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

三、教有余而育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教有余而育不足。

“教育”一词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义,即“教”和“育”。“教”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左传》有“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的话;《礼记》也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这个意思。“育”,《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说明近2000年前的先贤就把“育”的意义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育”是指人类的自我复制行为,就是人们用社会普遍认可的习俗和公共规则对下一代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适应社会生存和竞争的人。

“教育”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中。孟老先生认为“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意义已经非常现代化。

当下“教”的方面并不缺失,“育”的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其表现:一是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似乎只有经济利益的驱动,让人感觉到物质消费成了社会的主体追求,很难看到精神的提升和人文科学的进步。本来是追求心理快乐和精神解放的读书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其目的被诱惑成只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其实,不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个人的发展,本质上最终是要看人文素质的提升程度。而我们基础教育中所缺的恰恰是人文教育,甚至老师们在课堂上公开把读书作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目的来宣扬。久而久之,这会导致受教育者有知识,没文化,智力越发达而人越野蛮的危险结果。

二是重视智力培养而忽视情感教育。人要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要具备人所应该有的基本感情。我们常常感到当下的孩子普遍聪明,却在聪明中难以看到道德和情感方面的良好表现。有的却是贪婪性、掠夺性,如何做人、爱人、尊重人、帮助人,在一些孩子身上已经淡化。

三是整个教育体系强调的仍然是秩序与尊卑(由“君亲师”变成了“官富星”),强调对错和服从,这难免会抑制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被动学习,不敢质疑权威,缺乏批判性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表弟,旅美学者胡波先生认为,宋明理学以来,在我国传统权威政治条件下,对民众所实行的“裹脚”措施与“裹脑”教育,如今前者早已解放,后者的解放仍然任重道远。

据说,犹太人习惯对已有的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而且善于在研讨的基础上重新解读,因此,只占总人口0.2%的他们,从1901年到2004年间共有167名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占了诺贝尔奖总数的22%。当我们的校长们沉醉于自己制定的考试制度、评分体系和学生遵守规则时,美国的校长们却在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世界。

因此,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育”字上,有针对性地对所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必要时实行一些有效的强化措施。只有这样,孩子们才可能成长为自主学习型的人才。如果我们只是在“教”,而不去“育”,孩子就始终无法脱离老师和父母的庇佑,去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充实自身的人文情怀。课程体系的建立应符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遵循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营造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圣地。

要加强情感素质的培养。积极营造愉快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积极情感。讲究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完善自我的诉求。提倡个性化发展,创造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中,树立自信心。提倡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要加强原创思维能力的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的学生成长自我激励机制。多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大胆质疑。

总之,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从人性出发,不能以追求幸福和自由为根本,不能以善良美好的情感对生命怀有敬畏和尊重,不能开发人的原创性思维,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国家发展需要的是大批既有社会担当,又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