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体系变革与系统性风险的累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体系变革与系统性风险的累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金融体系变革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从金融体系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途径。监管当局应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的职能。

关键词:金融体系;变革;系统性风险

根据银行与市场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这两大类型。近年来,各国的金融体系大都经历了一场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结构性变革。本文主要从金融体系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1 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

1.1 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影子银行体系的飞速发展

1.1.1 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近年来,金融市场创新不断出现,金融衍生产品和结构性产品发展飞速,一些衍生品脱离了基础产品的发展,规模巨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07年底,全球金融衍生品总值已达到516 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额48万亿美元的10多倍。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是金融体系的一大结构性变化。

1.1.2 影子银行体系的迅猛发展。近20多年来,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银行业表外业务的调整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业信用资产发展衍生业务,在银行体系外形成了强大的影子银行或虚拟银行系统。

1.2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方式的变化

1.2.1 经营模式的变化。在传统的银行模式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并持有贷款,银行所关注的重点都是信用风险管理以及如何将异质性资产转化为同质性债务等。

1.2.2 风险管理方式的变化。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分散和管理风险的手段。把银行看做一个资产风险转换的部门,它向存款者发放安全资产,然后再将筹集的资金贷款给借款人,转换为风险资产,银行凭借规模经济和信息生产的优势,通过管理风险来获得收益。

2 金融体系变革下系统性

风险的累积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指金融风险从一个机构传递至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的可能性。现代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与风险累积

2.1.1 场外交易风险增大。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巨额的衍生产品的交易,复杂的交易链上任何一家机构倒闭,都可能形成整个金融市场的瘫痪。

2.1.2 影子银行体系下流动性过剩及逆转的风险。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随着影子银行体系的迅猛发展,其所创造的大量金融衍生品成为货币的替代工具,这些金融衍生品成为一种新的流动性创造形式。过多的流动性是威胁经济稳定的隐患,流动性或流入实体经济,引发通货膨胀;或流入金融市场,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即所谓的“资产通胀”。

2.1.3 影子银行的经营方式与风险累积。影子银行体系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当危机爆发的时候,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和证券化产品崩溃,导致信用链条断裂,使得影子银行无法继续通过短期融资来维持发展,借短放长的模式无法持续,影子银行普遍遭到市场挤兑。

2.2 利益链条中的缺陷与风险转移的真实效果

2.2.1 利益链条中的缺陷。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很容易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公司、个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甚至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个利益群体,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2.2.2 风险分担的真实效果。表面上看,金融市场通过向投资者提供各类金融创新工具来使风险得到分散,这种风险分担机制的本意是通过把风险转移给有承受能力、承受意愿而且能够管理这些风险的合适的金融投资者,以达到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2.3 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交叉性金融风险

现代金融体系下,许多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同时涉及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这种融合会内生出跨市场的金融风险。跨市场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征。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第一,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可能催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次贷危机说明,现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不只是那些冲击金融体系的外在的、重大的、不可预见的且难控制的事件造成,而更多的是由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产生,是一种内生于金融体系的风险。第二,现代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共生关系。因此,银行和市场相互依赖,而不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融资制度。第三,金融体系各个组成部分(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的内在依赖性和关联性大大增强,市场参与者的集体的行为和共同风险的暴露通过影响金融资产价格等因素对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第四,监管当局应该针对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的特征,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一国政策当局应该采取相应对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3.1 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3.1.1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监管当局在加强对单个金融机构监管的同时,注重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考虑金融机构的风险集中和经济中的顺周期问题,关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表现和变化趋势。建立恰当的反周期监管机制。

3.1.2 把影子银行体系纳入金融监管。各国监管当局应该考虑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监管,加强对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场外交易的监督管理,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对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应要求其在受监管场所并通过受监管的结算体系来完成结算。

3.1.3 加强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中应加强两者的合作与沟通,信息共享、通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检测、分析与评估,采取前瞻性的政策防御系统性风险爆发。

3.2 加强对流动性和杠杆率的管理

3.2.1 加强对流动性的的管理。(1)关注总体流动性经济中的流动性逐渐的超越了银行体系货币量的范围,演变成为一种“总体流动性”。(2)建立流动性缓冲金融机构越来越依靠批发市场来满足其大部分资金的需求。

3.2.2 加强对杠杆率的管理。(1)设立基于资产风险调整的杠杆率。目前资产负债表杠杆比率并没有揭示资产的不同风险特征,更没有考虑金融衍生物和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当局应当考虑根据风险大小来调整杠杆率,考虑风险的不同来源。(2)通过杠杆比率限制和核心资金比率配合来管理流动性。监管当局应该严格限制金融机构,尤其是影子银行体系的杠杆的比率,各个国家在全面考虑自身市场完善程度、参与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金融安全等多因素基础上,合理确定好杠杆率,防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过度的扩张和过度的承担风险。

3.3 基于“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

一方面,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削弱了金融系统的清偿能力时,应该放松货币的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信心,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资产价格明显被抬高时,信贷增长太快,中央银行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对金融市场进行适当信用控制。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流动性的度量及其与资产价格的关系[J].金融研究,2008(9):44~55.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语言服务部译.全球金融稳定报告(2008年4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5~91.

[3]肖崎.流动性的变化特征与应对策略[J].财经科学,2009(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