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公路路基的翻浆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公路路基的翻浆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翻浆是寒冷地区道路上所特有的冻害现象,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普遍的病害,它严重地破坏了路面,影响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国防不利,也大大增加了道路养护的工程量。根据自身实践,笔者对公路翻浆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翻浆;原因;翻浆

一、造成翻浆现象的原因

路基是在复杂情况下工作的构造物,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减少和预防好各种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影响。保证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减小路基发生病害。翻浆是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表面硬壳层或承载力土层被车轮等的局部超荷载的挤压,破坏土质结构使其承载力下降,路基表面硬壳层从而产生表层局部沉陷和车撤边部凸起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土质关系:填筑路基的土质是决定路基稳定性强度的关键。在可选择填方的条件下,参考路基土土质的野外鉴别方法,一般选用砂性土,它的透水性强、筛分级配合理、压缩性强、遇水膨胀小、毛细水上升高度小、液性指数偏低。如路基拱度大于1。5%,平整度好,压实度大于98%时,基本不出现翻浆,是较好的筑路材料。如采用粉性土质天然液性指数I大0。5而小于0。75,土质毛细水份上升速度快、渗透性差、遇水膨胀大、易使水份积聚,在行车外力作用下易造成路基翻浆。

(2)水文方面:地面排水困难、路基填土高度小,边沟积水或利用边沟作农田灌溉、使路基土质shuifen 积聚、毛细水份向上渗透,地下水位较高,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在行车不规则碾压外力作用下,较易产生翻浆。

(3)气候影响:春雨绵绵的春天、气温聚热的晚春、暴雨接连的夏天使路基处于潮湿,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降低了路基土质受压承载强度,液性指数增大产生翻浆。

(4)行车条件:交通量的剧增,重型车的急剧不规则通行,使路基土质在含水量大于或小于最佳含水量较多时、路基硬壳层松散承力层过压不均匀,加速翻浆。

(5)养护不当:路基路拱太小,路基表面平整度差,有坑槽辙沟,路肩横坡度不合规定,路肩堆积杂物,路面洒水过多等等,易产生翻浆隐患。

(6)路基压实条件:路基填筑土层时,下层土质在填筑前过于潮湿或洒水过多,使下层土质表层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就填上土层,并在压路机的碾压次数过多或局部压实不均衡下,使部分土质变成死土,造成翻浆隐患。

二、翻浆预防

(1)保持路面表面平整坚实、无坑槽辙沟,路拱及路肩横坡度符合规定标准,路肩上无坑洼、堆积物、边沟顺畅不积水。对路肩上易于积水处及路面上的裂缝,应在雨季前修理完整,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

(2)秋季必须疏通排水设施,使排水畅通;冬季要及时扫除积雪,使路面顶面不积雪,防止雪水渗入路基。

(3)发现路基有翻浆的苗头时,可在路肩上每隔3~5 m交错挖深30~40 cm的横沟,深度可按路基土层的解冻深度而定,并随解冻的深入逐步向下加深,横沟底面要做成向外倾斜的坡,出口应高于边沟沟底或加深边沟。

(4)如条件允许应控制重型车辆通过或令车辆绕道行驶。

三、翻浆治理

1、挖出软土,换填透水良好的沙砾或工业废渣。如路基偏低时,若地势条件许可,也可采用挖深边沟,降低水位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透水性好的土提高路基,减少底层土水的含量,使路基上部保持干燥,在冻结过程中,不致因聚水而失去稳定。当路基土渗水性不良,提高路基又有困难时,可将路面上层挖去,挖填40~60cm厚的砂性土,沙砾,卵片石或炉渣,压实后重铺路面,原路面挖出的石料,应充分利用。在翻浆严重路段,待翻浆结束后可在原路面上,加铺20~50cm厚的石灰土,再重铺路面(石灰土应用6~8%的重量比),但不可用砂土代替石灰土。

用沥青结合料处理的土做成厚2~3cm的不透水隔离层(用油毛沾则为2~3层),或用不易老化的特质塑料薄膜,铺在路基整个宽度上,做成贯通式,或只离路基边缘50~60cm处的不贯通式,为防止水的冻结和土的膨胀,可在路中设置隔温层,借以减小冰冻深度其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隔温材料一般可用泥炭,炉渣,碎砖,或大空的混凝土碎块等,接铺在路面下,其宽度每边宽出路面30~50cm。

低洼地段的路基,如两边都是水田,出现软化或翻浆冒泥,按不透水隔离层做法做隔离层,同时在路基两侧,修建浆砌块石挡土墙,隔离水的来源,维护路基稳定。

2、设隔离层

2.1透水性隔离层

在路面以下45-55cm处,用碎石、砾石、碎砖等粗粒料在路基全宽上铺7-15cm厚作为透水隔离层。以阻止毛细水上升到路基上层,隔离层底面应有3-4%横坡度,它的上下两底面,均应铺一层厚1-2cm的苔藓、泥炭或草皮、炉渣,防止泥土堵塞,与边坡接头处要用大块碎石或砾石铺进50cm宽,同时要使隔离层底面高出边沟底至少25cm。东北地区聚冰层一般在路面下65-75cm,则隔离层应设在路面下70-80cm,华北等地区聚冰层位置较浅,隔离层深度可适当减少。

2.2不透水隔离层

不透水隔离层采用不透水材料:

(1)两层油毡纸中间涂沥青

(2)用3cm厚的沥青拌和土壤或用渣油拌和土壤作隔离层

(3)土基面上直接喷洒0。2-0。5的沥青或渣油

(4)用塑料薄膜作为隔离层

对于无砂石地区铺不透水隔离层是防治翻浆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