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析生物教学中的题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析生物教学中的题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部分学生(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做了很多题目,但碰到一些曾经做过的题目还是不能完全做对,达不到“考后100分”,因此学习成绩也就一般,可以说付出与回报很不成比例,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学生缺乏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所以一错再错。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击剑运动员询问他的师傅:“如果按现在这种练剑方法,您认为我需要多少年可以成为一流的击剑手?”

他的师傅回答:“需要10年。”

“那我如果用现在的两倍时间练剑,需要多少年成为一流的运动员?”击剑手又问。

“需要20年。”

“那我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练剑,这样需要多少年?”

“那你一辈子都练不成一流的击剑手。”师傅断然回答。

“为什么?”运动员大惑不解。

“因为你的两只眼睛只顾盯着前方的目标,已经没有时间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了……”师傅一语道破天机。

故事中所说的“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的意思就是“学会反思”,即要经常并善于反思自己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能够扬长避短,不断调整自己,才能有所收获。

同样,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反思,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反思,教学生学会思考和消化,这样学习才会有最大的收获。数学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机会。”“通过反思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学数学需要反思,其他学科亦如此。那么学生解题后要进行哪些反思呢?

一、反思解题错误的原因

题目做错了很正常,但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要避免类似的错误,这关键在于解题后有没有反思,反思错误的原因:是否是知识性的错误、逻辑是否正确、条件是否未看清楚(限定条件、隐含条件、干扰条件等)、表述是否合理等等。

例1:已知某玉米基因型为AaBbCc,且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N株,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16 D、0

解析:很多学生在解答这个题目时,答案会选择B,他们一看到“花药离体培养”后,就自己添加了条件“用秋水仙素处理”,这部分是属于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还有部分学生是理解有问题,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和“单倍体育种”是同一个概念而误选B。正确答案是D。对于这类题目所犯的错误,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把相应的概念搞清楚,把相关的知识联系理清楚,否则下次犯同样错误的概率会大大上升。

二、反思题目所蕴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事后有必要对该题包含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与强化。对于一些思考量比较大的题目,解题后要领悟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例2: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成的细胞叫做杂交瘤细胞;③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细胞,不可直接与获能在体外受精;④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⑤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⑥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解析:这类题目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一是本身所包含的知识比较广;二是考查的方式比较难,不是“组合式”。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项内容都要很好地掌握,否则就会由于一项不清楚导致错选。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些学生虽然选出了正确答案,但事实上可能是“歪打正着”,所以解题后对相关选项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拓展还是比较重要的。上面的6项中只有④⑤两项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A。

三、反思解题方法的归纳

高中生物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生物高考对这方面的考查也比较多,所以学生平常也就训练比较多,但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总是感觉比较困难,我觉得主要是学生缺乏做题后的总结,缺乏解决这类问题方法的归纳。其实通过一些实验题的训练,学生应该能够总结出答题的基本模式,当然教师可以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完善和补充。

例3:实验设计题的一般答题模式(通用)

(1)取材、分组、编号:根据实验要求和材料,有的实验只分2组,有的实验分3组,也有的实验分若干组。各组材料量要相同,如观察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类实验中,每组要取符合统计要求的一定量(如10、20、30粒),不要每组一粒种子,并给每组编号等。

(2)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改变一种实验变量,其他条件一定相同。

(3)再做相同的处理:如在同一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或都恒温或水浴加热等。

(4)观察现象或实验结果:仔细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5)得出结论: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的差异,因此实验结果的不同一定是由唯一的这个条件差异引起的。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论就在题目中;如果是探究性实验,结论一般要分情况讨论,结果至少有2种或2种以上的可能。

四、反思题目变式后如何解决

很多同学在解答题目的时候,看到“相貌”比较熟悉的,往往出现思维定势,以为与曾经做过的题目是一模一样的,就会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从而导致错误。所以,对某些题目做完后可以这样思考:这个题目可不可以修改一下?可不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考查?可以怎么变?经常这样去思考的话,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解题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

例4: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要探究控制翅型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提供纯合残翅红眼雌果蝇与纯合长翅白眼雄果蝇各一只,如何进行实验确定?用文字描述判断的依据及结论。

变式: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若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要探究控制翅型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提供残翅雌果蝇与长翅雄果蝇各一只,如何进行实验确定?用文字描述判断的依据及结论。

解析:对于解决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即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生比较熟悉的是第一种类型的题目,方法是将纯合的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的比例是否符合9∶3∶3∶1或F1测交后代比例是否符合1∶1∶1∶1。

该题目变式后,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势,一拿到题目觉得提供的实验材料不够,其实变式题已经告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这个题目转化成了探究控制翅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当然,相应的方法也有所改变。

五、反思解题过程,优化解题思路

解答题目时,学生可能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但思路方法是否最优化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考试中,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简便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例5:羊的有角对无角为显性,但母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白毛对黑毛为显性,不分雌雄都是如此。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让一只有角黑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母羊,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公羊:有角黑毛,有角白毛,无角黑毛,无角白毛;母羊:无角黑毛,无角白毛。请写出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有角黑毛公羊,无角白毛母羊。上述无角白毛羊自由,则产生有角黑毛羊的概率多少?

解析:通过分析,得到有角黑毛公羊Aabb,无角白毛母羊为aaBb,最后一问的解答方法不止一种,但最简洁的方法是把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分析:子代的无角白毛公羊为aaBb,无角白毛母羊为1/2AaBb、1/2aaBb。先考虑第一对基因,只有aa和Aa才会产生有角的羊,而且一定是公羊,aa×1/2Aa得到1/2×1/2×1/2=1/8的有角公羊;再考虑第二对基因,亲本都是Bb,所以得到黑毛即bb的概率为1/4,因此最后答案为1/32。但如果把两对基因混在一起,没有分开考虑,解题的过程就会复杂很多,而且比较容易出错。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奔向成功的征途上,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投入几乎所有的精力去关注表面上看重要的东西,如:剑客过分关注苦练、学生常常特别重视做题的数量,而忽视了隐性的更为重要的另一面。只有拿出时间不断地反思自己、修正自己,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尽快地接近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