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挑战还是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挑战还是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024-03

在(20世纪)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写出了《古腾堡星系》(The Gutenberg Galaxy)一书,他在书中宣称,印刷术发明所提供的线性思维方式,通过电视图像或其他电子设备,即将被更加整合的认知和理解方式所代替。——艾柯《书的未来》

新技术已经为古腾堡时代和创造这一时代的种种技术体系带,包括15世纪以来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终结。——Epstein《古腾堡时代的终结》

古腾堡是西方历史上的标志人物之一,他发明了铅字印刷,并将此技术应用到《圣经》的印刷上,在一个侧面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形成与启蒙运动的兴起。或许历史就是用来被超越的,古腾堡本人可能也不会想到当年推进社会世俗化的印刷术会在今天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甚至—种技术、—种载体、—种职业也会因此被画上句号。然而这可能吗?

一、网络资源的冲击

阿根廷国宝级作家博尔赫斯一生主要工作都在图书馆任职,图书馆也就成了他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1941年博尔赫斯发表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巴别塔图书馆》,该作品以图书馆生活为背景,虚构了一座无限扩张,囊括所有书籍的“巴别塔图书馆”。这座图书馆里的书虽然多,但书籍拜访的乱七八糟,内容上也是胡言乱语,但馆藏量之大确实惊人的,人们甚至无法在其中找出两本完全一样的书!更为夸张的是,人们无论从那个角度观察这个图书馆都能感受到它的无限性。

博尔赫斯对于“巴别塔图书馆”的描写可以说是对Internet天才的预见。小说中对于图书馆的描述如:陈列室问问相同、四通八达,没有中心可言,正是对因特网最好的描述。印度《大西洋文学评论》的编辑罗拉森论断到:“把博尔赫斯的图书馆诠释成某种对网络的预示,显然很有前景。”

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果——网络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兴起大大改变了资料的存储模式与获取模式。“电子化技术与因特网预示这样一个时代来临了,无论书籍的如何印刷,它的语言是什么,人们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便宜而且永久——只要网络链接存在”。这样人们的图书消费模式就大大的改变了。阅读不只发生在书房或者图书馆中,而是发生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阅读的媒介也不再是单一的纸介质,而是某一种或几种电子终端:诸如电脑,电子书或者是手机。

二、图书馆服务的转变。

著名学者格罗斯与伯格曼宣称,“图书管理员、图书馆使用者与图书馆管理者他们都将卷入一场对话,因为他们都对图书馆的建立负责。图书馆要确保将来能够为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如果学者积极主动的去寻找知识并评价知识,那么图书馆方面的知识与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将会同样重要。甚至连家中购物也需要信息的消费。”

这段论述可以说精炼的概括了网络与电子资源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第一,资源类型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更为重视书籍的典藏。书籍本身作为一种资源具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很难做到大范围的传播与普及(当然这里面所致的大范围传播与普及是相对于网络而言)。而随着互联网的引入,这些资源的唯一性或者叫做垄断性被打破了,网络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平台与仓库,只要有需求的人就可以去寻找相应的资料。而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资料是经过认为筛选的、指向特定用户群体的。馆藏书籍、报刊的种类不管如何多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读者的需求,而且文献采购计划与采购种类的制定势必要依据读者的兴趣,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这就导致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图书典藏所需的空间也使得这一局限性更加明显。

第二,服务形式的转变。如格罗斯与伯格曼预言的那样,信息已经变成了一种消费。尽管网络能够提供的资源浩如烟海,但是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就如大海捞针一样难了。所以网络提供的资源就会成为一种生产模式或者是一种消费模式。想要轻松获得资源,就必要通过专业的、熟练的检索,而只有指定的地点才能享受这种专业的服务。

第三,消费模式的转变。调查显示,2011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其中,数字阅读增幅明显,其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人均阅读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由此可见,大众的阅读习惯正与消费模式在或已经发生了转变。在电子阅读当中,手机阅读的增长率最为迅速。根据2012年全国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手机阅读接触人群平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37.42分钟。在本次调查中,手机阅读时长选择在20-30分钟的手机阅读用户占21.2%,手机阅读时长选择在0.5—1小时的手机阅读用户占20.5%选择手机阅读的读者消费金额在20元以下(含未付过费的)手机阅读使用者超过七成(73.2%)。这说明人们的阅读正趋向于零散化。手机阅读给人们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阅读时间的可控,公交车、咖啡厅等各种公共空间都可称为“书房”,人们不必再挤出时间去埋头伏案或是前往图书馆查阅,而大量的免费资源也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正在面临的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能够断言图书馆将会被网络取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

网络与图书馆不应是两个孤立的客体,两者不应对立,而应互补。伯格曼强调“有些人可能可能无法接触到计算机与互联网,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能电子化,我们需要多种类型与混合类型的信息模式。”

与互联网相比,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与普及型机构,在入门门槛方面有着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宣言所说:“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全体成员,特点是平等,这些是日益商业化的网络所不具备的。所以将图书馆与网络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提升图书馆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能够直接加速互联网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根据统计,在美国73%的公立图书是社区唯一的免费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了探明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类型及其影响,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贝尔托与他的同事们做了一系列调查,他们发现美国的公立图书馆在提供网络与数字资源方面类型相对集中。

在美国,超过80%的公立图书馆提供了授权数据库的服务,接近70%的公里图书馆提供了课业资源服务。在这些服务中,使用率较高的为为中小学生提供的教育资源与数据库,使用率接近70%。

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图书馆与互联网问的问题不是冲突,而是如何融合。“公共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网络服务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对于网络服务水平与质量和计算机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的要求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和未来网络平台服务内容的桎梏。”

何为网络服务水平,抛开硬件因素不谈,我们将这一问题带回网络传播这一模式本身。作为开放的平台,网络本身不具备验证资料的能力,相反却成为一个编辑于加工的工厂。风靡世界的“维基”百科就是这方面的列子,它打破了传统资料的神圣性,使得每一位网民都可以成为资料的编纂者。对于学术的开放性来讲这当然是好事,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这种开放性的代价就是权成性。任何资料的行程都只是一种过程,却没有结果,一切都处于动态之中。而在上述调查反映出的美国公立图书馆所提供的免费网络服务中,数据库的提供率与使用率最高,也恰恰说明了使用者对于网络资源内容准确度的要求。

美国南加州的温思洛普大学图书馆系系主任赫宁在文章《因特网不能代替图书馆的10个原因》一文中指出,“质量控制在互联网上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图书馆若要完美的与网络相结合就必须面临资源质量这一挑战。有学者提出了图书馆检测网络资源内容的六条标准,即:准确性、权威性、流通性、独特性、关联系与书写质量。由此看一看出,图书馆与网络并不是水火之分,而是唇齿之势。没有网络的图书馆必将是封闭的,而没有图书馆的网络则只是一个仓库,不能完成知识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