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着力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课,美在一个“读”字,重在一个“思”字,贵在一个“悟”字,要在这“三重境界”上下功夫,让语文阅读走到回家的路。

【关键词】小学阅读;读;思;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着力点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美在一个“读”字

我觉得一所学校需要有朗朗的书声,否则,这样的学校是没有持续生命力的。可悲的是,现在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还能朗读悦耳动听的儿歌,等到进入小学,反而没有了朗读的能力,学校要想搞一个节目,找一个像样的主持人都非常困难,更何况一台像样的诗朗诵,那就更加困难了。我发现许多孩子不知道怎么朗读,归根结底,是语文阅读课没有很好地指导造成的。笔者发现,孩子们每每接到一个新的课文,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起来,许多老师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要求,导致语文阅读课成了老师讲解分析课,只有到了公开课、示范课才会把朗读、默读、精读等形式拿出来,可能是由于长期生疏的缘故,一起朗读时还能够读出声音,一个孩子单独朗读,那就不是朗读了,十之八九就是念课文了。一些学生甚至没有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眼睛盯着课本,却不知所云,讨论起文本来,要么信马由缰,要么浅尝辄止,没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把握好学科特点,纯粹的低效一点也不为过。语文说到底就是由“语”和“文”两个字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的阅读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种单纯地分析完全违背了语文阅读课的宗旨,孩子没办法在出声朗读中获得口语表达能力,没办法在默读、细读、精读中领会文本真谛,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享受文本所散发的人文魅力。一名出色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在读的形式上下功夫,如果课堂上老师能够带领孩子用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美文,给足时间让学生默读,静静地思考,注重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那么语文课堂不需要多大的分析,说不定孩子就能够轻轻松松地背诵下来,让阅读的美在课堂上散发着无穷的韵味,这才是语文课堂所要坚守的基本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语文不可能成为孩子喜爱的学科,这对于母语学习无疑是有害的。

二、着力点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重在一个“思”字

当下课堂,从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它更关注孩子思维力的提升。我们为什么要注重孩子自我阅读水平的提高,就是希望老师从一言堂中走出来,让孩子在阅读中强化自我思考,从而了解文章本身的真谛。老师在课堂上自导自演,孩子在下面成为忠实的听众、观众,这自然不利于孩子提高思维力。我们主张在孩子掌握朗读的基础之上,自我进行文本分析,从而找到文本本身的真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不能把学和思很好地结合起来,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效果的。一堂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应该是动静结合,而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解,所谓动就是孩子朗朗的读书声,所谓静就是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这需要老师给足孩子时间,让每个孩子在静静地默读中获得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得更高的认识和见解。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帮助和启发作用,那种不注意孩子阅读本体的课堂,对孩子只能是一种折磨,无形中会摧残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如果孩子对句段的理解力没办法提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害的。当下一些课堂,老师往往设计几个话题,孩子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所谓的讨论,完全忘记生命本体的思考,强调所谓的教与学之间的对话,没有好好地把握语文阅读课本身所应遵循的规律,这是阅读课堂存在的硬伤,任何一个关注阅读课堂的人都应该引以为重视。“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阅读课重在一个“思”字,它要求师生开展创造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自己,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培养有文化、有品位、有素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

三、着力点三:“未悟见出,意不自得”,阅读贵在一个“悟”字

人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个人素质的不同,带来不同的收获。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同样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就是阅读过程中再创造的过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没有一定的悟性,阅读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命。我觉得语文阅读课如果能够做到让孩子在阅读中创造出更具魅力的内涵,这样的阅读无疑是语文课堂最高的境界。许多语文阅读课不是在真正地品味文本,而是在罗列一个话题,从而变成了思想品德课,老师成了教主,孩子被动接受各种思想,这显然减弱了语文阅读课的魅力,是一种失败的语文阅读课。我觉得“悟”这个字很形象地告诉了每个人,只有学会借助文本读出自己的认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某种精神品质,你才真正地掌握了阅读行为。试想想,一个孩子如果从阅读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各种理论,各种分析方法,这样的阅读又能够得到什么呢?我认为阅读什么时候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内在的需要,并不是记住多少理论俗套,才会在自我朗读、自我理解、自我领悟中得到作品带来的“真”“善”“美”的东西。一个有生命力的作品,它就像黑暗中出现的一缕阳光,给人生命的启迪,从而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恰恰在孩子与文本之间,我们的老师总喜欢越俎代庖,用自己的所谓经验代替了个体的阅读,从而离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愈来愈远。一堂优秀的阅读课,应该是孩子在阅读完之后,根据自身的阅历自由谈论自己的阅读见解,老师在其中起到提升作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预设答案来评判一切。我认为成功的阅读课,老师应该在孩子创造性地阅读中得到新的认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相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