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著名的科学家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人们通向新知识领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绝不是把学生“背过桥去”,而是让学生亲自尝试“过桥”。巧妙的课堂提问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设计好语文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几个误区:

(一)教师问,学生答

提问,自然而然就会被人们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样一来就将提问的意义片面化了。事实上,提问应该是双向的。课堂中既应该出现教师向学生发问,也应该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的现象。现代教学中出现的提问的主体,应该把学生包括进来。

(二)越多越好,越杂越好

提问开始被当作一种艺术或者技术,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其思维能力为目的。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教师的提问不能“满堂飞”,随意而问,而应该精心备课,精心挑选,精心设计问题,做到“越精越好”。

(三)随时随地皆可问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往往会令学生莫名其妙,原因是此问题本该在前面提出,结果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良机,在后面想到时才提出,结果造成内容不连贯,学生思维顺序被打乱,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四)对启发的曲解

启发的关键是要掌握时机,要待机而动,而非随意妄为。随意的提问不仅不会使学生得到启发,相反会混淆视听。有好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把电视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那一套学来,课堂倒是活跃了,学生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启发。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精心安排,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课堂提问力争要做到“精、巧、活、深”,达到课堂教学的实用高效。

(一)精

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二)巧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

(三)活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问的时机。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

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伙伴》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发问:“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要样做?”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家人宠爱,他们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因此,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联系生活教育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人。

(四)深

“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要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发挥语文对学生在接受祖国优秀文化影响、培养良好品格、情操等方面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语文教学“面”扩出去,彻底改变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从教师的问转化为学生的问,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向教材、教师质疑,并逐步由“敢问”向“善问”发展,一步步向思维的深层次拓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学内容,认真领悟提问要求,切实掌握提问策略,精心设计各类问题。唯此,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