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类乌齐的传统牧业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类乌齐的传统牧业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原民族世代从事畜牧业,日夜跟牲畜打交道,在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牧业生产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牧业文化

昌都类乌齐县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面积为7.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4500米。2009年底全县草场面积为103042.65亩,牦牛存栏151517头,绵羊38403只,山羊29593只,马9903匹。全县共有2镇8乡,即类乌齐镇、桑多镇,岗色乡,长毛岭乡,卡玛多乡、伊日乡、吉多乡、尚卡乡、甲桑卡乡、宾达乡。其中两镇之一的类乌齐镇在该县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经是昌都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帕秋活佛的采邑,闻名遐迩的查杰玛大殿就坐落在镇政府所在地。类乌齐翻译成汉话即为“大山”,是从类乌齐镇政府后面的神山的名称演变形成的。类乌齐镇民俗别有风昧,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牧业文化发展较早。

类乌齐镇坐落在县城北部,处在澜沧江上游水支孜曲河流域,国道214穿境而过。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人口为6018,是一个宜农宜牧,牧业比重较大的重镇,在长期的牧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有牧业文化。

牦牛、绵羊、山羊、马是牧民饲养的主要家畜,也是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

牦牛,是畜中之宝,这里的牧民衣食住行烧耕几乎样样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他的毛可以做帐篷,皮是制鞋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也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牦牛一般呈黑褐色,但也有毛色各异的牛,牧民们根据毛色的不同,给牦牛取了十分形象的名字。黑色牦牛叫“如布”:黑牛眼角嘴唇四周呈灰色的叫“直乌”:“直乌”呈花色叫“直茶”;黑牛额头间呈白斑点的叫“如孜”;“直乌”额间呈自斑点的叫“直孜”;黑牛白头为“如嘎”:“直乌”额间有白斑点为“直嘎”:黑牛白尾白背为“如色”:“直乌”灰白色为“直色”:黑牛白额双眼周围呈黑色为“冬果”;“如孜”白蹄叫“如孜乃嘎;“直孜”白蹄为“直孜乃嘎”。各种称谓举不胜举。牧民和牦牛形影不离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牦牛怀胎9个月。临产前,变大,明显下垂,焦躁不安,老往山上跑。细心的牧民看到这些前兆后,跟随其后,做好接生工作。新生牛犊叫“比乌”,”比乌”不会吃奶,牧民先让它嘴里含化酥油,而后慢慢学会吃奶。数天后,跟着妈妈学吃草料。有些”比乌”夭折了,牧民轻易不让其奶牛断奶。把夭折”比乌”的湿皮盖在另一个”比乌”的身上让它冒充顶替挤出奶。时间长了,奶牛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亲生崽。“比乌”在成长过程中,头部露出尖尖的两只角,称为”比日”。2岁小牛叫“亚如”:”亚如“期,从角的根部长出新一截,中间出现年轮:3岁为“谐”,角又长一截,添一个年轮:4岁公牛叫“追婆”,母牛被称为“追姆”,4岁母牛有后,第二年就能产崽。产崽母牛为“直玛”,第二年称“亚玛”:没有生产的叫“干巴”。4岁起,牛可以按牛角的年轮数岁。因为一般情况下,到了4岁这年,前三年所生的角尖全部掉落,只剩下新生部分。角上的年轮清晰可辨。从牛角的长势和颜色还能看出该牛的健康状况。5岁公牛叫“尼追”:“尼追”当年就要:其中选出一两头留做种牛。成年种牛体格高大结实,头大角粗。牧民为了提高配种的成功率,把的母牛拴在一个树桩上固定下来,然后找选种牛完成配种。6岁公牛“松追”,“松追”可以作耕牛或驮牛。”松追”牛虽也是家畜,但它的野性依然存在,使用起来没有那么听话,牧民要对它进行一番驯化,颇费周折后方能顺从地耕种土地7岁牛叫“谐追”依此类推。牦牛最多能活20多岁。

成年公牛体格高达1.5米,体长2.2米,体重250公斤,肉产量为150~200公斤左右,成年母牦牛体高1.2米,体长1.6米,体重达150公斤,肉产量可达50~100公斤左右。每头奶牛年酥油产量15斤,奶产量225斤。

绵羊,全身长满白色毛,羊毛光泽好,弹性强,是织氆氇和地毯生产的重要原料:绵羊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食用的上等佳品。羊皮袄是高原牧民冬季御寒的主要服装,绵羊,一般怀胎6个月。新生羊羔叫“鲁果”。活蹦乱跳的羊羔,最惹人喜爱,往往成为小孩的宠物。小孩用嘴送东西给羊羔吃;晚上小孩嚷着要跟羊羔一起睡。受到特别关照的羊羔成年后,像影子一样跟着人跑。

到了冬天“鲁果”称作“拉嘎”。两岁公羊称“通俄”,母羊则叫“次日”。“次日”绵羊能够生育。3岁公羊叫“尼巴”,母羊叫“玛母”,4岁称“苏巴”。5岁为“吉果”,6岁叫“尼果”,以次类推。绵羊一般能活到十三四岁左右。上等公羊体高0.7米,体长1米,肉产量25公斤左右。

山羊,山羊属长毛有绒山羊,体格矮小,性情活泼温顺,耐粗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山羊体毛有黑色、花色、白色等。山羊只怀胎5个月,一年生2胎,繁殖能力较强。山羊易管理、自由采食是穷人的理想家畜。冬秋两季是产奶的淡季,山羊恰好这时产崽。山羊酥油呈白色,易溶化,昧儿甜;肉酥软,好吃。

初生的山羊羔叫“日乌”;2岁称“布格”;3岁为“日唐”:4岁“日尼”;

5岁“日苏”:6岁公羊为”日亚”,母羊叫’‘且玛”。从7岁起以“格”数岁,如:”吉格“、“尼格”,以此类推。

马,藏族牧民喜欢养马。马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交通十分闭塞的旧,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久远的部落战争年代,兵强马壮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日常生活中牧民跟马形影不离,牧民按毛色或祝福的方式,给马取些十分有趣的名字;还给马制作昂贵的鞍具,梳辫马尾鬃毛,常把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为展示马匹的速度和耐力,草原上定期举办赛马会。牧民对马无微不至的关怀,换回马给主人的真情,使彼此心灵相通。

牧民说,马要怀胎12个月。刚刚生产的小马驹,腹部缠裹,是保暖措施。不然,头道马奶劲太大,马驹容易引发腹泻疾病。牧民把1岁小马叫“弟乌”;2岁时称“巴拉”:3岁公马“色巴”、母马“色姆”,“色姆”能产崽。“色巴”骟除后,可以乘骑。骟马,则要择定日子;有专人进行骟除手术。骟除后,把马扶起来。然后,骟马人一边用羊羔皮擦擦马的身子,抖掉灰尘;一边对马从里到外赞颂一番。骟除的马,一个月内不可乘骑;要尽心照料。7天里,用水浇下身消炎。如阴曩肿胀,则扎针放黄水。4岁公马为“谐五”、母马称“谐姆”。从5岁起,数岁用“那”,如:“那吉”、“那尼”、“那松”等等,马能活到20岁左右。

类乌齐镇的牲畜饲养方式以天然放牧为主,夏秋全靠天然草场,冬春则要补充饲料保持膘情。

天然草场上放牧,要搬迁牧场。按季节气候的不同,牧民们搬迁牧场的远近和海拔有所不同。冬季居住在冬季牧场,即安居点上。一般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