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应为学生创设什么样的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应为学生创设什么样的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学家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学生怎样才能由教师的教变为自己的学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重视完成认知目标,情感意志,态度观念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深层次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使他们学会学习。

一、为学生创设“说理”的空间。

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由于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及(滔滔不绝的下面有几个学生在听呢?),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并非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大讲特讲”,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和开拓学生“说理”的空间。

实践告诉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的好,少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为了不削弱少讲所发挥的功能,教学中配以无声的体态语也显得十分重要,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肢体语言中有所反应,产生一种心神领会、心灵相通的感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少声胜有声,无声胜有声。

二、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

“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一致。

首先,从问题质量的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低劣的问题则是浪费时间。如:“对不对?”等等。如此的问题纯粹是一种语言浪费,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对!”“不对!”“是!”“不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也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自问自答”式的提,或“连环炮”式的提问。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共同点在于:教师“边问边答”或“问”得过多,且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的越多越好。

三、为学生创设“操作”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一次讲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把圆片剪成无数个小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边讲边演示。一节课下来浑身汗水,可是反馈作业发现错误很多。后来我再讲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一改自己演示实验变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亲自动手后,公式理解了,作业正确的多。后来我在讲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带上各种底面积相同和不同的,高相同和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到学校沙坑里去进行测量,这样学生亲自动手后,感受很深,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实验操作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远比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好得多。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为学生创设“说理”“提问”“操作”的空间,是为了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的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忘记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