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串起文化产业报道的点线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串起文化产业报道的点线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如果把文化产业比作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么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亮点,其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以及其机遇与困难并存的产业全景,就构成了共同点缀这幅图画的点、线、面,如何条理清晰地串起文化产业新闻报道的点、线、面,全面深刻地引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这个话题。

关键词:宁波日报 文化产业链 产业政策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产业类别特征及其重要地位来看,我们可把文化产业划分为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产业、网络产业、广告业、旅游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等9大类,它们构成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和支柱。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的范围远不止这些。

提炼报道角度 深挖产业亮点

文化产业涵盖面之广、跨行业之多、发展潜力之巨大是公认的。如何在千头万绪中提炼报道角度,独具慧眼地挖掘其中的热点、亮点,凸显文化产业“图画”的焦点,为受众一目了然地解读这幅“图画”,成为受众真正欣赏领会这幅图景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亮点”就是其特色,报道角度可从其特色中提炼。在新闻报道中,切入点越小越具体,主题就越鲜明,越能从一个侧面体现文化产业作为朝阳行业所呈现出的蓬勃生机。

以宁波文化产业为例,在短短几年时间,宁波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从单一的影视、文具制造、工艺美术等,发展到初步形成了现代传媒、演艺、会展、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群,媒体面对这样庞大的产业格局,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提炼报道角度,重点挖掘其中的显著特色,“窥一斑而知全豹”,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宣传效果。

如在宁波目前40多家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内容制造性文化产业个体中,民和集团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作出品的动画电视系列剧《少年阿凡提》,先后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授予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一等奖等;以著名导演安建为代表的宁波广播影视艺术中心出品的《至高利益》《天地粮人》《北风那个吹》《向东是大海》等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宁波涌现了“海伦钢琴”“音王音像”“大丰实业”“千玉琉璃”等一批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报道时就要注重角度和主题的提炼,不仅仅重点报道其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而且对隐藏其后的宁波文化企业在产业提升、打造品牌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宁波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等亮点也同时关注。

增加报道深度 解读产业关联

传统文化行业一般唱“独角戏”,各自为政关联性不大,但文化产业则不同,除了“内容为王”的特质外,还离不开科技等与文化的融合,随之出现的是一条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的文化产业链。积极探索打造中国现代文化产业链之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因而增加报道的深度,深层次提炼、梳理、揭示文化产业链的活力和存在问题,客观解读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及发展新动向,是让受众真正理解文化产业图景的关键。

无论文化产业链轨迹如何,只要循着产业链发展延伸的各个方向,在报道深度上做文章,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多种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解读,就能把握文化产业链在自己的发展轨迹中彰显的活力,把握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以电影产业为例,全球知名电影公司,如迪士尼、米高梅、时代华纳等无一不形成了既生产内容、又发行各种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与之相比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面临着何种机遇与挑战?2013年1月,《泰囧》票房达到124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国产片票房冠军;2月,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狂卷票房12.5亿元;3月,《北京遇上西雅图》拿下5.2亿元票房;4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近7亿元;5月《中国合伙人》票房突破5亿元……其中在2013年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创下了超过50亿元票房的新纪录,众多主流媒体不仅客观报道这些耀眼的数字,更冷静地把脉中国电影产业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不仅可以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还可勇于担负起引领媒体舆论的重任,彰显主流舆论场的威力。”《人民同报》的《2013中国电影很给力莫把惊喜当常态》、《中国电影涌动“新浪潮”》等报道,《南方日报》的《国产电影:狂飙或泡沫?》等报道,分析国产影片市场份额的提高与影片质量的提高、营销宣传的渠道多元化、城市影院迅速建设等密切相关,并敏锐捕捉到新创作群体和新电影形态的出现,同时提出了“比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口碑有效引导票房,研究观众和市场势在必行”等观点,为中国电影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对策和思路。

再如宁波文具产业在全国异军突起,不仅拥有“贝发”“广博”“威路”等响亮的品牌,而且有100多家文具企业在国外设立了150多家分公司,成为宁波作为“中国文具之都”强有力的支撑。对这一特色文化产业。《宁波日报》刊发《广博搭乘创意快车领舞文化产业》《贝发制笔服务支点撬动行业升级》《宁波文具向“微笑曲线”两端突围》《供应链“锻造”产业竞争力》等数十篇深度专题报道,把整个行业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深度关注,对宁波文具产业的新产业模式、提升研发与营销高附加值的做法、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等作出客观报道和理性思辨,其中有别出心裁的策划和独辟蹊径的提炼,也有生动精彩的透视和有理有据的分析。

这些深度报道不是简单地呈现事实,而是从知性走向理性,通过调查、研究,多维度、多向度地对文化产业链进行深度剖析,从而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其中千丝万缕的关联和最根本的发展规律。

拓展报道广度 把握产业全景

我国文化产业正步入黄金机遇期,产业的发展有强劲发展势头,同时应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要实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产业发展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法规支持;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定位不强,产业集群效益不明显;产业面临融资困难,急需资金支持;缺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等等。因此,拓展报道广度,认真分析和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地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成为文化产业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政策“站得高、看得远”,但在阐释文化产业政策时,容易陷入“文山会海”及政策的枯燥和单调之中,同时“曲高和寡”容易脱离读者、脱离实际工作。如何让政策更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这就要让新闻事实说话,因此,这类报道要注意运用平民视角,远离专业术语、拒绝晦涩。以《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为例,《宁波日报》推出落实“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系列报道,发出《我市文化发展“1235”工程亮点纷呈》《“十二五”文化发展蓝图上的明珠》《众手描绘文化产业发展新蓝图》等报道,没有简单地罗列数字和术语,而是以访谈、解读、个案等多种鲜活的报道形式,深入浅出地“翻译”宏观政策,立刻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专家的建言献策因其指导_生、前瞻_生、针对性等特点,对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全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光明日报》的《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趋势》《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文化产业如何“扬帆出海”》,《人民日报》的《依托新媒体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五个关键环节》等,其中有学者视角下对当下中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及战略重点等全面思索,也有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家对中国演艺、电影音像产业、版权产业等生动事例的点评,这些报道将真知灼见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以动态报道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及时阐释中央的方针政策,准确翔实;深入解读涉及国计民生的法规措施,通俗易懂;认真回答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充分发挥“智囊团”的效力,其进发出的智慧火花不仅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也让普通读者读起来可亲可近。

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系统,它除了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外,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令其越来越为普通大众所关注。要把握产业发展全景,在通过政策、观点、导向等“硬”新闻把脉外,吐三要把视角扩展到与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有人情味和趣味性的“软”新闻上。《光明日报》的《文化产业的中国梦——从文博会看文化产业的追求》一文,从深圳文博会小切口切入,除了在感受文化产业发挥的促进经济转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外,还用生动的案例展现其“丰富文化生活、提升章福指数”的特_生,不仅刻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累,更以平民视角关照现实生活,在新闻层面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文化报》的《流行音乐的春天来了吗》一文,借“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这两个在百姓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为例,对中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前景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同样贴近现实、贴近大众。(作者单位:宁波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