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级制造的ERP路线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级制造的ERP路线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点对点”变成了“链和链”,这迫切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集成与协同。

伴随着我国向制造强国这一目标的发展与迈进,ERP产品也经历着从产品型到服务型、再到知识型的演进,世界级制造必将孕育出制造业erp的世界标准;反之,世界级ERP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卓越企业、绿色制造、集团运作、智能企业”的目标。

当前,中国制造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壁垒”,譬如反倾销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环保壁垒等。成本和质量不再是我国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制造企业唯有利用信息技术、贯彻精益管理的思想,实现协同高效、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制造生产模式,这才是我国制造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资源、环境、成本等要素不断提高的宏观形势下,制造企业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只有依赖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也正是IT的价值所在。”这是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远在“ERP WORLD 2007 世界级制造”峰会上的核心观点。

迈向制造强国

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制造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是毋庸置疑的“制造大国”。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制造大国”意味着亦是“资源消耗大国”。为此,我国制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跨越”的政策目标。

信息产业部领导表示,信息网络跨越发展、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加强,这四方面共同促进了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在过去的25年,我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未来25年,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制造强国。”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蔼彬说: “以往,制造企业通常是靠成本和质量优势取胜的; 如今,这两个要素已经不足以支撑国际化的竞争优势,必须加上服务、创新、全球化等新的竞争要素,这些要素也正是今天制造企业要实现的管理目标。”

为了应对政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的挑战,孙蔼彬认为,信息化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必要条件,并可由此塑造世界制造的经营典范。

2006年9月,在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强调,“制造业信息化是实现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基本途径。”因为“制造业信息化是促进产品研制创新的重要手段,可促进管理模式创新,是实现国际协作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促进产业链发展和区域协作的有力工具,是促进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要做品牌,要上规模,要进行全球化的运营,若没有快速的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实现这些的基础就是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当前所有企业的主题。”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高层表示。

催生世界级ERP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信息化必不可少,由此促进了生产制造型ERP市场的强劲增长。“平均来看,ERP产业每年以18%左右的增长率平稳增长; 而生产制造型ERP则以5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生产制造型ERP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表示。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调查显示,到2011年,生产制造型ERP的市场会达到73亿元,这一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4%,要高于整个ERP产业的发展。

计世资讯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一是基础应用,企业处于单机的局部应用阶段,只应用了一些最基本的管理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企业邮箱等; 二是系统建设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管理驱动、急需先行,属于部门级应用阶段; 三是系统整合阶段,当企业具备了信息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策略以后,他们开始重新梳理流程,此时属于企业级应用阶段; 四是应用整合阶段,不仅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而且业务开始整合; 五是价值整合阶段,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把信息化建设模式向上游和下游输出,把它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整合进来,甚至建立一个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系统,并实现了价值链内部的协同工作。

经过了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培育,当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处于系统整合或应用整合阶段,少数优秀企业进入了价值整合阶段,能够协同产业链上下游。

随着制造企业的发展,他们的管理方式、IT需求等都在不断变化。计世资讯通过对制造业用户IT需求的调研发现,加强生产制造管理是生产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的首要需求。中国的制造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紧迫压力,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多环节可以选择,譬如说财务、采购、供应链、销售、人力资源、决策支持、仓库运输、办公自动化、生产制造等等,但生产制造环节始终是其立足之本、发展之本,这种强烈的聚焦程度明显超过其他行业。这也是生产制造型ERP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生产制造环节包括很多因素,譬如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产能规划、车间管理等,其中,最为制造企业所关注的因素是生产成本控制,用户对于成本控制的需求非常集中。曲晓东认为,制造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如此集中,实际上为ERP厂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IT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集中需求提供适用的解决方案。

“伴随着我国向制造强国这一目标的发展与迈进,ERP产品也经历着从产品型到服务型、再到知识型的演进,也就是‘ERP行业的成长循环’,它不只是产品,更是一个持续的、有机的、动态的循环过程。”孙蔼彬说: “对世界制造经营典范进行萃取后,可形成管理知识,再将管理知识回馈给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由此孕育出制造业ERP的世界标准。”世界级ERP就是要帮助用户实现“卓越企业、绿色制造、集团运作、智能企业”的目标。

彰显绿色制造

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宏观形势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企业的市场突破口。而如何在满足不同环保标准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利润,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焦点。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绿色制造是本次“ERP WORLD”趋势论坛的主题之一,绿色制造通过科学的管理、梳理企业的价值链条,优化企业的价值流程,使得整个企业运营能够沿着标准、高效、规范的原则组织整个生产环节,从而在本质上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节约。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企业先进管理工具的ERP系统,无疑是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工具。

在“ERP WORLD”技术论坛上,融信网络总经理毛颖仑详细阐述了绿色供应链。“效率提升与风险管理是制造企业应对环保法规的最大挑战。”毛颖仑说: “环保法规的符合验证流程如果没有信息系统自动化监督,容易造成部门间权责不清以及作业疏漏; 欧盟要求的RoHS的调查数据至少保存3年,如果无法通过系统管控,多年之后将无法进行追溯,进而需要自行承担; 而且,人工管理容易造成数据库不集中、更新不同步及不透明化的风险,中心厂所生产的产品必难保证符合规定。”

信息化必然在绿色浪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毛颖仑认为,整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核心目的就是及时告诉制造企业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什么是能做到的,并且通过信息系统,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全面应用 无缝集成

在由《计算机世界》报社主办的以“全面应用、无缝集成”为主题的“ERP WORLD”技术论坛上,来自一线的CIO、咨询公司和IT厂商围绕“协同”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点对点’变成了‘链和链’,这就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集成与协同,异构的系统之间也要考虑集成问题。”金算盘软件集团公司总裁助理刘古权说。

“在全球范围内,西门子每年至少并购4家企业,企业间的协同与整合是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企业内部的流程必须标准化。”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牛晓峰说:“在ERP实施方面,西门子基本保持全球范围内60%的一致性,区域范围内80%的一致性,剩下的20%则根据企业的特色需求进行定制开发。”

协同的前提是标准化,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同。中石化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教授兼高级工程师吴正宏提出,企业间的协同起码有三件事要做: 一是企业内部都要先有自己的信息化,在供应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信息化后,它们的信息才是数据化的、可以在网络上流传的; 二是需要统一的标准,包括代码的标准、元数据的标准、业务流程的标准等,如果企业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企业间就有共同语言了; 三是要有社会基础设施的支撑,比如中石化集团内部某研究院与企业之间有业务联系,但业务量较小,没有必要建立专线,这种情况下,如果网络运营商能够提供按流量计费的服务就很方便。

对于信息平台不统一的问题,鼎新电脑总裁古丰永提出了e-B Online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ERP可以进行交互,企业间依据签订的协议,把双方的资料进行交换。这样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信息交互与共享,不需要一定的标准。

在资源、环境、成本等要素不断提高的宏观形势下,制造企业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只有依赖管理效率的提高。

“当前,企业间的协同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商务运行模式上的问题。这就存在对于‘链主’的争夺与认同问题。”华普超市信息总监沈强认为,企业间协同根本就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缺少一个共同的协议。在企业的信息化道路上,当前的关键问题已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管理。“三分技术、七分实施、十二分管理。”这是正略钧策(原“新华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镝博士所做出的精辟论断。

在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级企业的进程中,ERP必将有力支撑这一转变。适用的、一体化的、无缝集成的产品可以帮助企业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全面协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业界观点:李绍远: ERP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与前几年媒体的追捧相比,近两年ERP声音似乎弱了许多,许多业内人士据此认为ERP过时了,而在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远看来,ERP远未达到目标,辉煌才刚刚开始。

ERP仍有很大空间

“中国的ERP没有下滑。”在日前举办的“ERP WORLD”峰会上,李绍远这样表达对ERP的信心。李绍远认为,和前几年相比,ERP越来越成熟了,准备和积累都更加成熟。实际上,从他的感受来看,客户对ERP的需求才刚刚释放出来。2007年第一季度,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的签约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3%。而之所以ERP之前增长速度较慢,李绍远认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客户选择ERP的主体意识不够强烈,主要是惧怕失败,之前较低的ERP实施成功率使得一些客户对ERP产生了怀疑; 其二是因为ERP厂商之间竞争激烈,竞争不规范,存在一些概念混淆,导致用户不能够把握住真正的ERP需求。

从市场来看,ERP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万家营业额在5000万元~5亿元的中型企业,在这些企业当中,完整使用ERP的只有不到20%。而它们所面对的竞争压力最大,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求也最迫切,这些企业是未来实施ERP潜力最大的客户群。

2001年,神州数码与鼎新电脑合资成立了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从产品来看,鼎新电脑是伴随着中国台湾制造企业共同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在协助这些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方面功不可没。有了这样的成长经历,鼎新电脑将世界级的管理水平融入ERP当中,神州数码ERP首先完整地继承了产品优势。另一方面,神州数码ERP获得了有益的方法。鼎新电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有关实施、服务、销售的方法论,可以快速、有效地保证

实施效果。

制造业特别需要ERP

制造业是神州数码ERP一直专注的领域。“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我们的产品和经验都最适合制造企业。”李绍远说,神州数码ERP在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ERP软件市场的用户占有率超过24.5%。

2006年,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签约额为3.08亿元,较2005年增长40%; 在重点区域和高端产品方面的增长优势更加明显,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增速; 渠道数量超过了260家,增幅是160%,通过渠道所签约的客户数超过了1500家,客户数量的增长超过了200%。李绍远给神州数码ERP定的目标是,2007年成为中国ERP市场的第一品牌,在高端市场打破外资垄断。

从产业来看,制造业也正在成为管理软件的高增长领域,生产制造环节的管理与优化是当前制造企业的第一位需求。其中,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又是生产制造管理中排在第一位的需求。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数据表明,37%的用户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把生产制造管理作为企业的第一位需求,生产制造型ERP市场增速明显高于ERP平均增速。

近期,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升高,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受到挑战。李绍远认为,这也正是ERP得以大量应用的机会。“制造企业需要提升竞争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ERP可以帮助它们。另外,神州数码ERP会帮助这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并最终走向世界级制造的转变。”李绍远说。(日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