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上海曾有48家老大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上海曾有48家老大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怕出名猪怕壮”。以前,上海商市有一种现象叫“齐同行”,即最早开办的商店挂出的招牌叫什么名称,获得成功后,很快就会有人跟上来,开设第二家、第三家同名、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店,形成一个行业。当时,人们不仅不会去区别谁真谁假,谁冒谁牌,反而把它看作是专卖某类商品或具有某一帮派特色的标志。譬如说鲜肉铺的招牌都叫“陆稿荐”,什么“姑苏陆稿荐”、“张记陆稿荐”、“李记陆稿荐”………人人都知道陆稿荐是卖肉的。大人叫唤孩子,孩子没听见,大人就会骂:“叫你没听见,耳朵挂到陆稿荐去啦?”听到叮当、叮当打铁声,用不着去看,就知道铁铺的招牌叫“张小泉”。上海最早出名的本帮菜馆叫老正兴(今仍在经营,现址福州路),后来开设的都叫老正兴,一看这个招牌就知道是本帮菜馆。

最典型的要数“老大房(茶食糖果店)”。几乎稍有名气的街市都有“老大房”。据1953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尚在经营有名有姓正儿八经挂着“老大房”招牌的商店有48家,这中间除了一二家有相互关系,绝大部分都是独立存在,毫无关联,但都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陈大房”到“老大房”

清光绪年间,上海县城内开出了一爿“陈大房”糕饼店,店主姓陈,他自己不善于制作糕点,请了几位糕点师操弄,其中一位名叫陈奎甫的师傅,善制糕团,质量高,口味好,特别吸引人,使“陈大房”生意兴隆,做出了名气。但店主不善用人,对陈奎甫并不看重。旁人见了不服,鼓励陈奎甫跳槽,自立门户。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陈奎甫在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租了一间店面,开设了一家糕饼店,取名“老大房”,自产自销糕饼。陈奎甫做生意讲诚信,遵守商业道德,他自己开店就不生产为“陈大房”制作过的产品,而是动脑筋研制新品。他从周武王伐纣,闻(仲)太师带兵,发明“烧饼”作干粮,后人称之为“太师饼”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自己设计、配料,创制了一种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烤饼”,定名为“太师饼”,上柜应客,“一炮打响”。“老大房”分店越开越多

太师饼使“老大房”名利双收,生意之好超出了陈奎甫的想像。这大大激发了陈创新争优的信心。他开动脑筋创制出更多的独家产品。生意兴,获利多,三年后,他就在南京路福建路口(即老大房的现址)开设了第一家分店,推出了异味熏鱼、熏蛋等脍炙人口(迄今仍然畅销)的特色、招牌产品,使“老大房”的名气更响。未几,他又在静安寺开设了第二家分店,称为“西区老大房”,后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开设了“西南老大房”,在南市董家渡开了协记老大房。由于他的产品都是质量优异、特色鲜明,店开一爿,兴一爿,消费者一听是“老大房”都会趋之若骛。

一时间老大房招牌满天飞

俗话说树大招风,老大房的快速发展,使陈奎甫“腰缠万贯”,无疑也让一批人为之眼红。他们看陈奎甫是个实心眼,脑筋专用在开发新产品、让消费者高兴满意上,心无旁顾。于是纷纷仿效,抢占市口,开设“老大房”。一时间老大房招牌满天飞,等陈奎甫发现,为时已晚。陈奎甫虽然握有许多真凭实据,但却无法改变现实。于是1937年,他以“真”字作为商标,向政府部门重新登记注册。这时外面挂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老大房招牌已有6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登过记具有营业执照的合法商店,是“同行中”,同样受到消费者的信任。为什么?原来这些后开的店都是同牌不同“记”,产品由自己生产,有自己的商标、记号,对消费者负责,出门认货,细心维护自己的招牌。这与现在那些以骗顾客钞票为目的,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有本质的区别。

一家店首创成功,招来一批模仿者,结果是一店繁荣带动全业繁荣。客观地看,这种情况正适应了当时市场和消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