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如何提高儿童学习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如何提高儿童学习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

关键词:兴趣;儿童教育;需求;知识面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识码: A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儿童教育更是家长所关心的,毕竟有句话说得好:“一切得从娃娃抓起”。教育儿童,关键是要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在儿童时期,一个注意力与精神力都难以集中的时期,是难以学出好成绩的。但是,如何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呢?

首先从兴趣的定义下手,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从兴趣的定义来看,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倘若需要,就会积极面对,我们要谈的就是提高需求。

打个比方,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卡牌游戏――三国杀,三国杀承载了很多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孩子出于兴趣与好奇,开始接触三国杀,但是三国杀卡牌上会有很多孩子不认识的字与历史人物,在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会尝试着查阅字典或者询问父母、老师,一来二去,孩子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了解了不少历史人物,总的来说是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也玩了游戏,一举多得。

所以说,提高兴趣的关键在于提高需求,提高需求,自然会有意识的去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想要更多地了解事物的意识,就会有去了解事物的行动,有了行动,不怕没收获。

第二个就是要扩大孩子知识面。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说过,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有更加强烈的意愿去了解更多,这就是求知欲的力量。有了求知欲,人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去学习,而学习到的东西越多,则更加会有欲望去学习,这样一来,人的知识就会成倍的增长。而这种求知欲,也就是兴趣的一种。

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扩大知识面。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很大一部分的知识就是来自于书本。我们要收集一些的书籍,让孩子从其中挑选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增加知识,扩大知识面,再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对其原本不太感兴趣的逐渐感兴趣,假以时日,孩子的兴趣面也会越来越阔,这样就会达到以求知欲来推动孩子学习,这需要家长的配合与一定的眼力,如有疑惑可以考虑咨询有关的教育人员。

第三呢,我们要考虑孩子们的实际学习能力,一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有限,更何况年纪小小的孩子,孩子如若学习感到了疲惫,应该使其进行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在孩子游戏时,仍可以时不时地对其灌注一些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应尽量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游戏时也尽量选择有建设性意义的游戏,纯粹的打发时间的游戏应该少玩或不玩,游戏不能过度,避免孩子的兴趣发生大幅度的转移,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能让孩子沉溺于学习,书山能钻得进,也要钻得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第四,用教师自身魅力,激发儿童兴趣。具有魅力的老师,才会博得儿童的喜爱。情感也可以成为动力,激发兴趣。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儿童因往往为喜欢某一任课老师,而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儿童的积极愉悦感受,才能使儿童学的轻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起学生的愉悦情绪,1、愉快游戏法2、情景表演法3、形象直观法4、轻松歌唱法5、竞赛激励法。

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们也要让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我们要注意适当培养他们对一些游戏的兴趣,劳逸结合才是王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教会他们的东西,远比我们多。所以调动孩子的兴趣很重要,方法也要恰当。我们深知,学与教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这个过程是学习的双方相互适应的过程,又是使学习主体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调动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上面我们也一一列举。“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当学生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学,才会积极思维,才会受教于轻松愉悦之中,这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

参考文献

[1]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

[2]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

[3]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