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您的家教信条符合逻辑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您的家教信条符合逻辑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切行为都服从于观念,家庭教育亦然。荒谬的家教信条必然导致荒谬的言行,不仅不能引导孩子进步,还有可能阻碍孩子的成长。本期,我们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教授洪斌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你好

主持人: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家庭教育有指导意义,想必大家都同意,但是笼统地谈教育观念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落实,所以,本次家长会我们改变一下方式,先由家长们写出自己的家庭教育信条,越具体越好,然后由洪斌教授一一点评,看看其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又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余慧波(12岁男孩的妈妈):我的信条是:“听话就是好孩子。”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特别调皮,不听话,不用功学习,学习成绩很差。我经常苦口婆心地对他说,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无论妈妈做什么,都是为你好,所以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否则一定会吃亏,但是他就是听不进去。这一段,他好像长大了,特别有主见,经常顶撞我,不知道是不是进入青春期的缘故。

陈锦桥(10岁女孩的妈妈):男孩不听话或许是正常的,我女儿才上小学四年级也处处与我作对就让我不能忍受了。比如,我晚上提醒她,别忘了把红领巾放到书包里,省得第二天早晨找不到。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可她就是不听,还说我烦。再比如,我花高价钱给她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指望她把英语成绩提上去,可她不领情,还骂我是“祸害孩子的家长”,报补习班就是给她施加心理压力,培养她的厌学情绪。鬼知道她是从哪听来的这些歪道理!我也曾耐心地与她谈心,想让她明白,妈妈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她好,可是她死活不领情。我真纳闷,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听话呢?

主持人:我来归纳一下,两位妈妈的家教信条是: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孩子好,所以孩子要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请问洪教授,这个逻辑站得住脚吗?

洪斌(教育专家,心理学教授):两位妈妈信奉的家教信条很有代表性,但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破绽。

首先,这个信条过于主观,经不住推敲。爱孩子是家长的本能,但家长不是万能的,家长的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是正确的,如果不适合孩子的特点,也会变成错误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喝牛奶对孩子有好处,但对讨厌牛奶味道或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就不适合。同理,学奥数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好处,但未必适合所有孩子,有的孩子被逼迫学奥数,结果奥数没学好,反倒变得自卑了,因为他证明了自己是个笨蛋。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出于好心就一定能办成好事。爱孩子,不是以家长付出了多少而论的,而是以孩子接收到多少而论的。

其次,一味要求孩子听话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求孩子听话其实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希望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导孩子的成长,殊不知,家长的人生经验也有局限性,而孩子的人生之路只能靠他自己走。两位妈妈的孩子都刚刚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喜欢跟父母作对,希望两位妈妈顺势而为,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着力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提醒各位家长朋友,强扭的瓜不甜,不尊重孩子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有一位父亲有重理轻文思想,拼命阻挠儿子学文科,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最后儿子屈服了,可是大学上到三年级就退学了,回家复习,要重新参加高考,学心仪的新闻学。父亲追悔莫及。

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你好”只是在说家长的美好愿望,而愿望不等于结果,因而这个信条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别人成绩好,为啥你不行

柯永信(14岁男孩的爸爸):我的家教信条是:“既然同学们的智力大致相当,那么成绩差就是不努力。”这个判断总不能说武断吧?一个班的同学,年龄相仿,家庭环境差不多,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任课老师相同,每天的作业也一样,为什么考试成绩有差别?还不是学生的课后用功程度不同?

主持人:按照您的逻辑,一个班里最用功学习的应该是尖子生,是吗?

柯永信:当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肯吃苦的孩子注定无法取得优异成绩。当然,神童除外。

主持人:可是有一位中学老师告诉我,班里最用功的孩子往往不是尖子生,而是中等生。

柯永信:此话怎讲?

主持人:老师解释说,尖子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率高,所以适当用功就能取得好成绩;成绩非常差的学生正好相反,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痛苦,有的甚至已放弃努力;中等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各项指标相对较好,加上有赶上尖子生的可能和动力,所以格外用功。请问洪教授,这位中学老师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洪斌:老师的经验之谈未必完全正确,但用来反驳“成绩与用功程度成正比”的信条足够了。我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头脑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观念,危害很大。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因人而异,除了上面提到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因素以外,还可能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有关,岂能一概而论。另外,责怪孩子学习不用功,家长有推卸责任之嫌,极容易引发亲子矛盾。

宋玮(13岁男孩的妈妈):是啊,我儿子就经常顶撞我。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总也进不了班级前10名。我就埋怨他:“看人家某某成绩每次都那么好,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呢?”儿子就挖苦我:“是啊,人家的父母那么优秀,你怎么不学学呢?”我没好气地说:“人家的父母优秀,你去给人家当儿子吧,看人家要不要你?”儿子反驳道:“那你把人家的儿子抢来吧,看人家愿不愿意当你的儿子!”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得了,才13岁就伶牙俐齿的,我都说不过他了!

洪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切不可拿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因为比较是对孩子的否定,孩子有可能产生被抛弃的不安全感。如果家长一定要比较,那就要全面地比较,不能总拿孩子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比如,自家孩子成绩比不过别人,但是身体更健康、人缘更好,不也是优点吗?只有全面地比较才能让孩子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信心。

童年换未来,时间换成绩

李欣(8岁女孩的妈妈):我的家教信条听起来有点残忍:“用童年换未来。”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这样的信条听起来残忍,其实是明智的,因为现实比它更残酷,如果我给女儿无忧无虑的童年,就等于给她黯淡无光的未来。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我想尽办法,终于让她提前一年上学,现在她只有8岁,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学习成绩尚可,只是不快乐,经常装病不去上学。

主持人:您给女儿报了几个补习班?

李欣:4个,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和奥数。几乎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上补习班,周末也不休息。

主持人:那我敢打赌,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李欣:每天睡8小时是奢望!如果不是周末,能睡足6个小时就不错了。我骑自行车送她去上补习班,有时她坐在后座上都能睡着。

洪斌:建议您立即停掉女儿的补习班。不客气地说,您的家教信条与其说是“用童年换未来”,不如说是“用健康赌未来”,是非常愚蠢的,而且注定不会有好结果。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您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童年快乐。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大多数心理疾病源自痛苦的童年经历,如果您继续给女儿施加压力,有可能造成她出现心理障碍。她现在装病逃学,很可能是有了厌学心理,也可能是人际关系不佳,都与提前上学有关。

马跃华(15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学习非常紧张。响应班主任的号召,我现在完全不让女儿做家务,连她的内衣都由我负责洗。时间就是分数,多学习一个小时,或许就能在考试中多得一分。所以我的家教信条就是:“用时间换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女儿对我的家教信条很反感,用英语骂我是疯子。请问洪教授,莫非我的家教信条也不符合逻辑

洪斌:要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是不行的,但学习时间并非越多越好,用时间换成绩的说法十分幼稚,难怪女儿要反对您。

马跃华:离中考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中间还要穿插体育考试和实验考试,根本谈不上“足够”,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唯恐落后。

洪斌:看来您比女儿还要焦虑,请静下心来想想这个道理:决定考试成绩的是学习质量还是学习时间?

马跃华:当然是学习质量。

洪斌:再想想,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习时间还是学习效率?

马跃华:是学习效率。

洪斌:那么,压缩休息时间、延长学习时间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马跃华:天啊!原来我在帮倒忙!正确的逻辑应该是“用效率换成绩”,对吧?

洪斌:正确!

主持人:家庭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建议家长朋友们深刻反思自己的家教观念,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做家长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