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山岳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分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山岳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分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旅游产业日益壮大,将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地进行开发成为风景名胜资源最直接的利用手段之一。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逐渐激化,如何保护利用风景区成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分区方法提出研究,提出通过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三个级别的分级规划方法,并在相应级别中再进行分类的方法,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更加细化、明确,从而更好的起到了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区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K9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风景区常规分区简介

常规的风景区分区规划包括功能分区和保护分区,当需要控制功能的时候,进行功能分区;当需要对利用进行限制的时候,进行保护分区。功能分区和保护分区本应互相呼应,互为补充,但规划将功能分区和保护分区分开编制,导致管理中对一个地块的管理两个都要参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并且功能分区对利用的描述通常也是过于笼统,仅是对资源特征进行描述,并无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强制规定,指导性不强。

分区规划目的

在空间上明确界定各类分区的用地范围,便于分类、分片管理和规划的分期实施,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每一地块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强度,统筹协调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系。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对保护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

根据不同的旅游方式对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落实相应的设施建设管理措施和游客管理措施。

根据社区资源价值和区位的不同,对社区及其生活生产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并落实相应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措施。

明确分区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规划成果的内容逻辑清晰。

通过对不同分区设置不同的指标和标准,监测管理措施实施的效果。

分区规划(功能分区、分级保护分区)

本次规划将功能分区和保护分区统一在一个分区系统中,充分考虑保护和协调之间的关系,将土地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在此基础上每个分区按照各自内部功能的需要进行功能区划分,通过此种分区方式将保护分区和功能分区统一在一个分区系统中,减少管理的复杂性。

3.1、资源核心保护区是指资源特殊、价值高,同时对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敏感的区域。本区执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措施,除允许一定程度的人类活动外,禁止其它任何形式的设施建设。资源核心保护区根据资源受人类干扰程度,又分为资源弱干扰区和资源干扰区两类。

3.2、资源低强度利用区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主要为旅游活动。资源低强度利用区根据游憩活动类型,又分为生态探险区、步行观光区共两类。

3.3、资源高强度利用区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高强度的资源利用,包括游憩活动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源高强度利用区根据设施类型分为机动车观光区、吊索桥建设区、服务区共三类。

分区方法

4.1、规划使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有关分区原则的规定,并考虑到了分区政策的易操作性。分区的原则确定为:①同一分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 ②同一分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③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现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

4.2、对于资源有限利用区、设施建设区的空间范围的确定依据说明如下:

规划分区的空间范围分为两类:线状和面状。其中面状

的为吊索桥建设区、服务设施建设区,空间范围的确定依据是:能够把规划建设用地或使用土地包括在区域范围内的最小范围。线状的为生态步行区、登山观光区、机动车观光区,空间范围的确定依据是:体现道路及其中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最大影响范围,参考国外相关分区规定得到的经验值,缺乏国内实践的检验,在万罗山景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确定,具体分类见附图。

结语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用地的保护培育分区的新的分级分类方法的研究,达到了分级保护资源、精准控制用地的作用,从而完善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关于保护培育的方法,更好了做到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