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建筑高度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混凝土的应用变得更加的广泛。目前,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已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施工形式。本文首先对混凝土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国内外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张与增多,建筑工程主材料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多见,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混凝土不断扩大的使用范围和混凝土不断提高的材料质量致使它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详细的探索与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施工相关技术以及质量控制。

2、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模板施工一是做好立模板前的准备工作。先要处理好立模板的基层或调平层,清扫上面的杂物、浮土等,然后才能立模板;二是立模板。立好的模板底部应与基层紧贴,确保稳定牢固,经过振动后仍不走样。如果,基层与模板底部之间存在空隙,应将模板垫衬起来,堵塞间隙,避免混凝土振捣时出现漏浆;三是立好模板后,再对模板的高度和板间宽度进行一次复查,做好模板的薄膜隔离工作。立好的模板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在模板内侧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铺薄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水、漏浆,保证混凝土板侧的平整、美观、无蜂窝,确保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密实度、强度。 2.2、拌制与浇筑一是在入场前,应严格检查各种材料,拒绝不合格的材料入场;二是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并做好减水剂的称量和装袋工作;三是拌制混凝土时,应先将计量好的原材料在上料斗中汇集,从上料斗进入搅拌筒。同时,将计量后的液态外加剂及水,直接进入搅拌筒;三是混凝土配料的施工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施工配料时,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确保称量准确;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砂、石骨料的实际含水率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保证合适的砂石比、浆骨比、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粘聚性、密实性、强度、流动性等符合施工要求;四是原材料入上料斗的顺序分三种情况:第一,当没有混合料和外加剂和混合料时,应将石子、水泥、砂依次进入上料斗。第二,当掺干粉状的外加剂时,应将石子、外加剂、水泥、砂子依次进入上料斗。第三,当掺混合料时,其进入上料斗的顺序是:石子、水泥、混合料、砂;五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拌制的时间不能小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六是严格控制施工中的材料用量,不能随意增、减材料用量,确保混凝土按照规定的坍落度进行拌制,不得将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浇筑;七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过程,随时检查拌合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当混凝土符合拌制要求时,其颜色一致,搅拌均匀,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良好,不离析、不泌水。当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立即调整。拌合时应配备专人负责拣除不符合要求的砂石、土块及杂物;八是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振捣密实,严防出现漏振和过振;九是严格把握混凝土初凝时间,确保混凝土运输、浇筑、间歇的全部时间在初凝时间之内。运输时,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失水、不分层、不离析。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3、工程概况 某工厂内部的综合办公楼地处市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其建筑风格十分新颖,整体结构非常先进。该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16860m2,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为1652m2,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为15208m2 ,总占地面积为4580m2 。[1]该综合办公楼分为主楼和辅楼两部分,主楼是行政办公及组织会议、教育培训用,辅楼包括报告厅、员工餐厅及厨房等用途。主楼地上部分为八层,每层的高度为4.5m,总高度为36m,地下部分为一层,作为车库使用,比地上部分多一跨以便设置较多的车位。辅楼无地下室,地上部分为三层,层高5.5m,总高度为16.5m。

4、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控制 尽量选择地热性的水泥,还应该尽量减少使用量。[2]通过探究我们发现,混合料中不同的矿物组成会产生不同的水泥水热化现象,在通常情况下,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往往会产生比较高的水热化,所以要想降低水泥的水热化,就需要添加越多的混合材料。所以,目前往往将一些水热化较低的硅酸盐水泥用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当中,这种水泥属于中热水泥,还可以选用一些低热的矿渣水泥,从而在降低混凝土块的体积变形基础上,有效地降低水化的绝热温度。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泥的使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般可以采取这些方法,比如选择级配比较好的骨料,或者是将一级减水剂掺加在混合料中等等。总之,要想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可以采用一些低热的水泥,或者控制水泥的用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内外温差,从而避免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中出现一些裂缝现象。 (1)在选择骨料方面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选用级配是连续的粗骨料,或者选用一些碎石等等。这种选择的原因是为了有效的降低水泥的用量,因为这种骨料具有较强的和易性,从而在降低水泥用量的基础上,满足相关的强度要求,并且还可以保证混凝土材料质地的均匀紧密程度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如果将碎石应用在混凝土的搅拌中,那么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抗裂的性能;如果是选择细骨料,那么最佳选择就是中粗砂,这是因为选择粗砂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使用。 (2)粉煤灰的应用方面 因为混凝土在很多种情况下都会出现一些干缩或者是脆性发生变化的状况,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粉煤灰,还可以采取一些来改善水化热现象。目前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就是加入一些粉煤灰,但是粉煤灰的使用应该采取适度的原则,因为适应的粉煤灰量如果太大的话,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并且还可能出现一些缺陷,比如在低温的情况会渗水等。 (3)优化配合比 优化配合比的时候,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混凝土的强度;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降低水泥的使用,从而实现对材料流动程度的增强,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和改善材料的和易性。要想选择出最佳的配合比,就需要对和易性进行试验。

5、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5.1、蜂窝蜂窝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3]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d.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g.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5.2、麻面 麻面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c.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d.模扳隔离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e.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5.3、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主要表现为: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产生的原因为:a.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b.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c.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d.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e.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6、采取的相应措施 (1)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都是采用的商品类混凝土,然后要采用专门的运输车辆来进行运输,每个施工区至少应该有两台混凝土的输送泵;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的都是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渐进以及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应该配置一台或者两台振捣器放在混凝土浇筑时的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布置振捣器的原因是因为在比较大的混凝土塌落度的作用下,混凝土会从底板内斜向流淌很远,这样下部斜坡流淌处就有两台振捣器来负责振捣密实混凝土,同时顶部的混凝土也有2台或者4台的振捣器来负责。一般还会将二次抹面压实的措施用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这是因为要防止在这个环节内出现裂缝,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在比较大混凝土塌落度的情况下,细小的裂缝就会出现在表层钢筋的上部混凝土中。 (2)混凝土测温 应该配置专门人员来在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时对预埋测温管进行配合,一般情况下,可以配置两班的测温人员,要对测温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且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测温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按时岸孔进行测温,不能够。测温工作一般不能出现中断的情况,测的时候应该保证时间等方面符合相关的要求,停止测温的工作应该等到相关的技术部门同意之后才行。在测温的时候如果发现了一些异常,比如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等情况,就应该及时通知相关的技术部门和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并且要及时的采取一些有效地措施。 (3)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后,一般要在12 h之内展开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采用覆盖混凝土保湿的养护方式,等到混凝土终凝完成后,一般要有至少七天的浇水养护期,如果对于混凝土有抗渗防水要求,或者在其中掺入了缓凝型的外加剂,那么养护的时间不能短于14天。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要每天进行养护,养护用的水源仍要采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所用的水源。用塑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养护时,要严密覆盖并保证塑料的内层有凝结水存在。如果日平均气温未达到5℃,则不能向混凝土中浇水,此时可以在混凝土的表层用养护剂涂刷以便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本文根据具体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与探究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相关质量控制,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汪胜旺. 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策略优化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0.

[2]桂彬.对某学校房屋建设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7 (8):156-157. [3] 王磊.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优化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