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吉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12年蛟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3%,占粮食总量的74%。近几年来,玉米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农机产品生产的市场化发展,对玉米及玉米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玉米生产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玉米播种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化;免耕播种;播种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23-1
1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蛟河市的现状
近年来,中央、省连续出台了多个支农惠农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出了明确意见,为破解“三农”问题创造了最实惠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全省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以来,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实行免耕播种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机具,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蛟河市是玉米的主产区,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生长,而且玉米产量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适合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
传统耕作法是以铧式犁翻耕土壤为标志,虽然耕后地面干净,易于播种,但传统耕作法在翻耕前需进行清理前作物的秸秆和灭茬等作业,翻耕后需进行播前整地等作业。作业次数多,能量消耗大,当土壤过湿或过干时,不易达到所要求的耕作质量,而且翻耕后的土壤容易引起风蚀和水蚀。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的的播种技术,免耕技术能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少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播种质量。
2 推广措施
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广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我们在蛟河市新站镇建立玉米机械化播种新技术示范点,通过对购置免耕播种机进行补贴,开展观念引导,示范宣传、推广等项工作,示范点主要以村为重点,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主,鼓励和支持采用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农户。2012年,蛟河市推广免耕播种机25台,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广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经过对我市各乡(镇)、村(屯)玉米生产条件的分析和考察,考虑到项目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最后选定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爱河村及仁河村2个示范点,进行示范推广。一个示范点面积达到170公顷,另一个示范点面积达到30公顷,示范田集中连片,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同时向作业机手和农民群众宣传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要领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种前应适时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包衣等处理。
(2)争取农时,及早播种玉米。
(3)保证播种质量。直接用专门的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播种时机手要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要领,机具地头起落、播种位置要一致、整齐,机具行走路线要直,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播种深度掌握在3~4厘米,行距一般控制在60厘米左右,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争取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4)选择性能可靠的播种机。选择的是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ZF-2型、2BZF-2型两行免耕牵引式播种机、白城市恒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2型两行少耕悬挂式播种机,农民经过使用性能良好的机械。满足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要求。
3 免耕播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效益
(1)节约支出。雇人手工种植玉米,每亩支出110元左右,机械播种费用60元左右,使用机械播种每亩可节约作业费50元。同时,采取免耕播种机械播种作业,可节省玉米种子1.5公斤/亩,节省费用30元,同时免耕播种机的施肥、播种、喷药功能同时使用,还可节省人工。可使用机户合计每亩增收110元。2012年机械播种近2万亩,可节支增收220万元。全镇可机耕面积6万亩,玉米全部实行免耕精良播种,可节支增收660万元。
(2)生态效益。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避免了污染空气,对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双赢效果明显。通过试验示范表明,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既可以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又可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三产业,技术可靠,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综合优势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推广与传统人工点播相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规范了种植模式,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了有效保障,实现农艺农机结合,为秋季玉米机械化收获打下基础。是未来农作物种植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马士杰(1968-),女,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