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纪念册上的二十五个假名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纪念册上的二十五个假名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有一本珍藏的纪念册,扉页上有25名台湾同胞的签名。可是谁会想到这些名字都是假的呢?更为少有的是,当时我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在报道这些台胞的活动时,认可并使用了这些假名字。这种知假就假的报道,在新华社可能未曾有过。

这是1973年九十月间发生的事情。当时,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举行。25名旅居美国、日本和当时西德的台湾同胞,应邀请赛组委会的邀请,到祖国大陆参加了这一盛大赛事。在北京参加完比赛和进行访问后,他们又先后到西安、延安、南京、长沙、韶山、上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广州等地,去“亲眼看看祖国”。他们的足迹遍及学校、研究所、工厂、企业、街道及居民家庭。

海峡两岸人民的交往,本是情理中事,更是两岸人民的殷切期望。然而那时台湾当局害怕这种交往,阻碍两岸同胞的接触,不让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观光。为避免麻烦和危险,25名台胞被迫将真名隐去,用假名字出面活动。

然而,两岸同胞血肉相联的深情厚谊,是不能人为地割断的。假名字并不影响台胞们与祖国大陆人民的真情交往。台胞们车窗前挂着一面绣着“台湾省乒乓球代表团”的锦旗,在各地参观、访问的路上,这面旗飘到哪里,那里的过往车辆便主动礼让或停下,路边的人群里不时传来欢迎的掌声和问好声。台胞们来到延安的那天,恰逢中秋佳节。他们同延安的乒乓球运动员和群众代表,欢聚在宝塔山下的一家宾馆里,共同分享延安人民专门制作的月饼,共享骨肉团圆之喜。那天延安下雨,可是说来令人诧异,就有那么一回,天上的乌云散开,一轮明月高挂天际。天公这么作美,亲人们欢呼雀跃,内心得到了无穷的满足。从北京出发时,商定台胞们的这次祖国大陆之行,只在最后发一条综合消息。然而情感难抑,我打破计划,在延安就单发了一条《海外台湾同胞和延安人民共度中秋佳节》的消息,新华社播出后,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都刊登了。在此后的旅途中,骨肉亲情自然洋溢于所到的每一地、每一处,消息也自然每到一地就发一条了。

上海人民专门为台胞们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会上,一位老人当场挥毫,为台胞们写下了“百里浦江迎亲人,滚滚江水齐欢腾;江深千丈水长流,怎比我们骨肉情”的诗一首。台胞们也以诗回赠。盼团圆、盼统一,许多人泪满眼眶,语音哽噎,久久手拉着手。

福建省是许多台胞的故乡,他们到了福建,就更像回到了家里。他们到达的那天,福州市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福州火车站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市内高大建筑物上张灯结彩、彩旗飘扬。马路上人潮涌动。莆田和泉州的亲人将熟了的荔枝留在树梢,专等亲人们前来采摘品尝。有的专门做了“家乡菜”,就在路边款待亲人。在旅途中,台胞们还分外喜悦地遇见了许多在祖国大陆的亲人。旅日台胞王文珠找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旅美台胞庄志盛和章世照,见到了伯父、伯母和堂姐妹。更多的人遇见了他们的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舅、妹夫等。哽噎、拥抱、泪花、笑声,感人肺腑的场景幕幕相连,我觉得自己的眼睛、耳朵、手脚都不够用了。

该写和能写的东西太多了。我也完全沉浸在骨肉团聚的喜悦之中了。表达我情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写稿、多报道。从台胞们8月16日踏上祖国大陆,到10月6日从广州离开祖国大陆,我共计发了11000多字的14条消息、两篇通讯,还发了8张新闻图片。这些报道真实记录着25名台胞的一次不寻常的祖国大陆之行。它们仿佛告诉人们: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一定要统一,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台湾同胞来到祖国大陆不敢用真名字的岁月渐渐地过去了。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祖国大陆探亲后,至今已有近两千万人次的台胞来过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同胞赴台累计也达近30万人次。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交流,也在两岸之间日益开展起来。

近两个月的随队采访,我也和台胞们结下了深厚情谊。多少次,我伏案写稿顾不上用餐时,他们将饭菜送到我的手中。多少次,我挑灯夜战时,他们专门为我买来夜餐。连去邮局发稿,他们也要和我相伴。在广州机场临别时,有的人告诉了我他们的真名实姓。然而大多数人的姓名,我至今还未知晓。这不要紧,因为他们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他们回去后,纷纷给我寄来照片,留作纪念。那本他们所有人签名的纪念册和相关的照片,便是我和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