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案导学”教学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案导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提出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学案导学;现代化教育;新课程改革
教学特点即: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一是要求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差的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重蹈传统教育。
1、教学目标的编写。
教学目标应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并展现其创造力。
教学目标应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上的空白点、遗漏成分、矛盾问题的感性上的认识和为了发展相应能力而设的学生必须学会的目标。所以设置要有梯度,按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层次可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一般能力目标和创新目标。[2]
2、学案内容的编写。
学案内容要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并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谨防知识点的单一重复。应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链接,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3] [4]
学案内容的编写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删减、合并、重组;
(2)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3)能体现跨学科的渗透;
(4)要广泛地联系社会生活。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写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好的学案决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潜心研究,分类专项突破,以挖掘学案之潜力。决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的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1、把握诱导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它恰如其分的点明了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是说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正是渴望启发的最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将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导学要讲究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进入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
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5]
3、导学方式的灵活性。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有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己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差异,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适时借鉴
1、“问题驱动,学案导学”模式。
也有学者提出“问题驱动,学案导学”理论,就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案为载体,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案先行预习,教师在预批学案的基础上,针对学案中反馈较多的问题引入或创设一些问题来引领学生质疑、思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在问题的解析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迪思维、体验情感,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有效互动、共同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心智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2、“双动两案”模式。
针对地理教学模式,即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据此有学者提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它是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案(学案)与教师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教案)为媒介,以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完整的地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体系。“双动两案”形式上是地理教学过程的抽象概括,实质上隐含了学会地理学习与学会地理教学的学与教的理念。[6]
总之,“学案导学”的研究前景还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使“学案导学”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邑一中课题组.“学案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0,(8):74.
[2]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3.
[3]褚亚平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21.
[5]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9.
[6]张燕.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