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预算合同管理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施工企业预算合同管理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我国加入WTO 后, 建筑承包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以低价中标向管理要效益, 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获利的重要手段, 如何加强合同和预算管理, 增强工程款索赔意识, 是施工企业应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下面就施工企业预算和合同管理略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 合同

Abstract: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the construction contrac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with low quoted pric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o th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ofit,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tract and budget management,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ayment claim,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shall earnestly study is one of the subject, the budget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slightly talk about some view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udget management; contract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国上下, 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要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就必须有效实施财务管理,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持续保持这种核心竞争力, 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更要注重运用财务管理理论来管理企业以增加企业价值。虽然我国许多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制度, 并初见成效, 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 从整体应用情况来看, 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研究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 使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增进企业价值,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预算编制缺乏足够依据, 为编而编,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 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管理结合起来, 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作用。由财务部门编制的这种全面预算管理完全是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编制的, 由于部门隔阂或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全面预算不科学, 执行难。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概念理解不深, 没有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一种管理方法来运用。尤其是缺乏从项目工程取得第一手资料, 全凭经验和感觉行事。

2.2 领导不够重视, 缺乏有效执行, 执行偏差大往往财务部门( 或各业务部门) 轰轰烈烈编制, 一旦编制完就算大功告成, 将预算存放在财务部门, 似乎执行预算也成了财务部门的事情。孰不知企业预算的编制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为控制内容, 企业预算的执行要强调以过程控制为主, 而不能只是财务部门执行预算的审批与控制, 因为反映到财务部门的数据已成为既定的事实。有的施工企业, 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是两码事。编预算时十分刚性, 执行时十分柔性, 带有浓厚的人性化管理色彩。

2.3难以与绩效挂钩,正因为大多数施工企业执行预算有偏差, 从而导致接下去的工作无从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仅是停留在某些领导的口头上, 或是出现在公司年度工作会上、总结会上等。

三、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

3.1 以改进预算方法为突破口, 建立并运行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机制。要解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应以改进现行预算方法为突破口。从各级领导、预算管理部门到预算执行单位和人员, 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应当是一致的。通过预算编制, 能够尽早发现施工企业未来一年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应将预算不仅仅看作是控制支出的工具, 更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特性来看, 在建筑市场、开发条件以及生产管理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存在这样一条规律: 目标决定实物工作量( 包括实物资产运行数量和生产业务量) , 进而决定成本总耗费。为此,应加强成本投入与实物工作量指标的关联性研究。此外, 国内外企业界已形成一种认识, 即“没有工程师参与的成本控制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因此, 新的预算方法中, 应将经济与技术相结合, 利用工程技术方法形成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成本消耗定额, 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使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应用ERP系统进行预算控制

传统的预算体系常采用表格方式, 以表格为主体的预算体系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 提高了预算管理的易操作性, 但是以表格为主体的预算体系不再适应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要求。而企业资源计划即ERP 系统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对企业各类数据进行管理, 基于ERP 系统的预算控制要求预算体系必须适应数据库管理的方式。共享基础数据及构建多维预算体系为预算控制的打造了基石, ERP 系统深化了预算控制的作用, 丰富了预算控制的特征。

1) 控制由静态走向动态。ERP 系统将实时记录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信息, 预算执行数据的获取从事后获取静态会计信息转变为获取反映经济活动过程的动态信息, 并实时对比分析、报告偏差, 预算控制行为由事后走向事中, 从静态走向动态。

2) 现金流量控制。ERP 系统不仅记录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信息, 而且记录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基于ERP 系统的预算控制将控制范围从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成本扩展到基于现收现付制的现金流量。

3) 控制聚焦于业务流程。ERP 系统对经济活动进行事中管理, 详细记录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基于ERP 系统的预算管理可以脱离会计信息进行实时控制,将控制焦点由财务部门转移到真正需要对预算负责的责任部门, 将控制焦点由会计信息转移到产生于业务流程中的业务信息。

4) 实物量控制与货币量控制并重。货币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计量尺度, 而ERP系统不仅注重货币计量方式, 而且注重在业务管理过程中采用其他计量方式。因此, 在ERP 系统中, 不仅可以根据以货币量反映的预算进行控制, 同时可以根据以实物量反映的预算进行控制。

四、加强合同管理意识不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 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 承发包双方合同的自律行为较差, 经济交往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给施工企业造成很大风险, 因此, 强化施工合同管理, 不仅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观需要, 而且是建筑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 施工合同必将成为维系承发包双方的重要法律依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争取主动, 提高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施工企业应着力造就和培训一支学历高、懂法律、会外语、专业对口的合同管理人才, 在合同谈判前, 应摸清业主的意图和利益所在, 认真分析工程的特殊性, 对工程施工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作充分的预测, 综合考虑不同合同类型的不同特点, 签好合同, 为索赔做准备。在合同签订前要求承办人员准确有效地估算工程利润, 做到心中有数, 对压价项目必须把范围和程度写清楚, 若发生工程变更和大幅度地增减项目, 其相应的费用要及时增加, 尤其是清单报价或固定单价合同更显重要。对于垫支的项目以及业主拖欠进度款的防范措施要写入合同, 把由于后续资金不到位所能引发的问题讲清, 以便为日后的索赔做准备。中标后的合同起草、谈判、评审、再谈判、再评审直至合同签订后的交底, 应严格按照ISO9002 质量认证程序进行, 并由各有关部门共同对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评议。在合同评审中重点对发包人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 因这是施工合同签订时发包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特别是对工程款支付能力的审查。目前, 工程发包时比较重视对承包人主体资格的审查, 而忽视对发包人主体资格的审查。有些发包人根本不具备履约能力, 将能否垫资作为招标的先决条件, 强行将“不支付工程预付款”写进合同条款, 致使工期和质量难以保证, 损害了承包人的利益, 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的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 为此, 呼吁建筑市场管理部门, 应加强对发包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和管理, 这是摆在建筑市场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五、 加强施工预算管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争取最大效益

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讲, 降低成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工程预算管理, 在工程开工之前,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和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 做好工程的施工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工程量和施工方案的变化, 应及时追加施工预算, 使预算和工程施工保持同步, 施工预算是施工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依据, 也是合同价格的基础, 又是目标成本决策的依据和量入为出的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以最低价中标的工程, 盈利空间很小, 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看似没有“油水“的工程, 由于管理比较精细,成本控制比较严格,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有些单价较高的项目, 反而出现亏损, 其关键在于项目管理的粗放, 使生产要素的投入未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和手段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

2) 施工组织不科学, 技术指导不到位, 管理成本高, 非生产性开支大, 因此, 实行科学的、动态的施工预算管理尤为重要, 要根据工程内容和措施变化及时调整预算, 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六、 结束语

为了使企业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强化合同管理意识、加强施工预算管理等方面, 提出了施工企业合同签订和预决算管理的有效方法, 以实现低价中标, 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