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祝福》中的女性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鲁迅的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祝福》更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女性群像,其中最关键的几个人物有祥林嫂、卫老婆子、柳妈。本文将通过对这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她们各自的形象特点及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并解读鲁迅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的阐释――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批判。
关键词:《祝福》 女性形象 悲剧命运 封建礼教
《祝福》是鲁迅众多优秀代表作品之一,选自小说集《彷徨》。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很多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尤其是祥林嫂、卫老婆子、柳妈等女性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在《祝福》中最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最初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纯洁而又勤劳的农村劳动妇女。她自尊、自立、坚强、充满母爱,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忍受能力。可是,命运并没有垂青于她,而是一次次地摧残她。她先后两次丧夫,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这就导致她成了众人眼中伤风败俗的“谬种”,也使她由此“落了一件大罪名”。祥林嫂在忍受着丧夫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遭受来自鲁镇人的挖苦和侮辱。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和伤痛,使得她一步步走向死亡。
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的心理想法、性格特点乃至命运遭遇都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出来。鲁迅曾经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由此可见“画眼睛”在刻画人物形象中的巨大作用。《祝福》从多种角度对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而独到的刻画,但对其眼睛的刻画尤为突出。 这篇小说对祥林嫂的眼神变化进行了十七处描写,这些对眼睛的细节描写并不是单一的,它密切联系了当时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并且各具特点,没有雷同之处和多余之感。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的眼神进行的传神描写,使得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灵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祥林嫂以一个年轻寡妇的形象初次来鲁镇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此时的祥林嫂是一个老实安分、质朴敦厚的劳动妇女。再次来到鲁镇时,我们看到小说中的描写是“她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个时候,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和爱子阿毛相继死亡,一连串的打击正是祥林嫂眼角带泪且没有光彩的必然结果。而爱子阿毛的死亡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打击尤为惨烈,一提到阿毛,她就“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通过“直着眼睛”,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祥林嫂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然而这种痛苦,在当时那个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中,不但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反而使得祥林嫂处处遭到侮辱和耻笑。这些导致她的处境更加艰难,精神上雪上加霜,此时的她只能“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因此,当她再次遭受嘲笑时,就只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无限的痛苦和哀伤,只能默默地埋藏在那饱受创伤的心里。
然而更大的折磨还在等着祥林嫂。当她从柳妈口中得知再嫁的女子死后要被锯成两半分给她所嫁过的两个男人时,“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不安中,“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眼”。我们可以想象这巨大的精神折磨使得她是怎样的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然而坚强的祥林嫂并没有由此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当她听说可以通过捐门槛赎罪时,又开始辛勤地劳作、默默地攒钱。在这期间人们不断地嘲笑她,而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这无言的眼神中不但包含了忍耐,更包含着一种反抗和坚强的自信。在她终于攒够了钱,捐了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这眼神的变化,表明祥林嫂又找回了人格的尊严从而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然而事与愿违,“捐门槛”并没有给祥林嫂带来尊严,在其他人眼中,她仍是那个再嫁的祥林嫂。四婶仍不许她去拿祭祖的任何物品,这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她重新做人的最后一丝希望被彻底消灭了。“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就形象地表现出了祥林嫂的绝望。
“我”在五年后再次见到祥林嫂时,“她瞪着眼睛,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足以看出祥林嫂已经成了一个木偶人。文中也对此时的她进行了肖像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既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这就把一个备受封建礼教残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真实地立在了人们的面前。对现实生活已经不报任何希望的祥林嫂,又开始寄托那微小的希望于阴间。她的内心是矛盾的,渴望和阿毛相见的她希望死后有灵魂,恐惧被锯成两半的她又希望死后没有魂灵。看到“我”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迫切地渴望能从“我”的口里得到一个令她满意的答复。这种迫切的渴望之情就集中表现在她那紧紧地“盯着我的”眼神中。在我模棱两可的回答了也许有时,祥林嫂对阴间的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了,于当天晚上的祝福之夜在恐惧和绝望中死去,至此祥林嫂结束了她充满痛苦的悲剧的一生。
鲁迅先生通过抓住对眼睛的细节描写,表现出精湛娴熟的写作才华,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祥林嫂的形象。
二、卫老婆子
卫老婆子是《祝福》中的一个线索性人物。她把祥林嫂第一次带到鲁镇,后来又联合祥林嫂的婆家把祥林嫂劫走,并导致祥林嫂再嫁给了贺老六。在祥林嫂又一次丧夫之后,卫老婆子第二次把她带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卫老婆子在摆弄着祥林嫂的命运,并由此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卫老婆子不仅是文中的一个线索性人物,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线索性人物,谁都可以来完成她的角色,而做为具有独特而鲜明性格特点的卫老婆子,她便是她,是独特的,没有其他人能取代甚至模仿。
她所从事的营生使我们很难说清她属于哪个阶级。她既同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有很多的联系,又同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底层阶级有着说不清的纠葛。离开了哪一方,她都无法继续自己的营生,无法生存。祥林嫂的多次变故实际上对她是有利的,她都可以从中获利,因此文中的她始终有着好的心情、笑的面孔。她所依赖的营生造就了她能言善辩和圆滑世故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一个寡妇能够在顽固又保守的鲁四老爷家做活,帮助祥林嫂的婆家抢回了祥林嫂,还可以让她假装愧疚地去鲁府解释。她两次帮助祥林嫂得以在鲁家做活,表面上是给走投无路的祥林嫂提供了一条生存之路,实质上她的出发点却并不是对祥林嫂的同情,而是看好了祥林嫂勤劳的本分,从而利用她为自己赚取金钱。她帮助祥林嫂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祥林嫂必须不惜力气地干活。当饱受精神折磨、心力交瘁的祥林嫂因干活不济而被鲁家赶出来之后,卫老婆子却再也不去管她了。文中有这样的一些话语,“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呢,那我可不知道”。仔细琢磨以上两句并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是在去了卫老婆子那里又被赶出来后才沦为乞丐的。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了,所以卫老婆子也不再愿意去“帮”她一把了,这也导致了祥林嫂物质生命的最终毁灭。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私自利、巧舌如簧、圆滑世故、冷漠贪财的卫老婆子的形象。
(二)设计适度的讨论内容。适度的讨论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就是问题要尽量简洁明了,以免造成难以理解而影响讨论的展开;第二是不能过于平淡,设计问题应针对教学的重点,确保源于教材的同时略高于教材,以此照顾绝大多数同学有言可发;第三是提出的问题要保留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度,给予学生拓展的空间。满足了这三点要求,学生既能快速地进入到讨论的状态,同时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更有在讨论中进行深入的可能。
(三)配置合理的讨论小组。配置讨论小组,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关联的问题,并把学生分成若干讨论交流小组,分配合理的人数,让学生既能针对问题各抒己见,也不至于因为人太多而显得七嘴八舌。如课文《孔雀东南飞》,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还那样打扮自己?为什么极力渲染出嫁太守时的气氛?像这样的问题,牵扯到文章的精髓和主旨,不是一两个学生就能够讨论出较理想的结果,可适当增加讨论小组的人数,至少让前后桌保持有4名学生参与共同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给予启发,才能做到更准确的把握。总之,教师一定要灵活分配讨论小组,而不是“一锅粥”大讨论。
(四)把握准确的讨论时机。在语文课堂切入讨论的理想时机有:需要突出重点、拓展知识点时;当学生的认知发生普遍偏差时;当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出现梗阻时;当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时等等。在这样的一些时机切入讨论交流的环节,不仅能较好解决语文课程的重难点,而且对改善学生认识导向、思维和学习情绪都有很好的帮助。
(五)提示必要的讨论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不希望有老师过多的束缚,但完全脱离老师很多时候又会出现“卡壳”现象,这是典型的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那么在充分照顾学生心理的情况下,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带技巧性的点拨。如旁敲侧击:不直接说该如何做,而是从侧面给予提示;如抛砖引玉:在讨论中缺乏过度而难以深入的时候,老师可及时简单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如画龙点睛:很多时候其实学生的讨论已经足够充分,该说的也都说到了,但就缺少一个总结性的观点,此时,老师可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补充,把讨论完美化。
(六)给予鼓励性的讨论评价。很多时候,自信都是促使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自信更多的是来自老师的鼓励。在语文课堂的讨论交流也同样是如此,在讨论中相机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性评价,对亢奋学生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与态度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性措施。不过鼓励应尽量做到不温不火,只有对鼓励的程度做到精度的把握,才能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如果太过盲目地鼓励,则学生容易表现出沾沾自喜,而不能继续深入,甚至会继而脱离中心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真正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他们自主地交流讨论,合作地学习,教师恰当地点拨,学生才会对语文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改变学习方式,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从而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苏州.新课改 新课堂[J].新课程(教师),2010(11).
[2]张辉.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层次实施的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0(04).
[3]刘亚娟.讨论式教学法及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时代教育,2010(05):281.
[4]史绍典.敬畏母语[J].语文建设,2009(Z1).
[5]李文清.浅谈高中语文课堂讨论艺术[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