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的纯粹接触效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正性词、中性词和负性词的纯粹接触效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实验研究了正性、中性负性非新异刺激的纯粹接触效应,结果发现,正性和负性对比下,正性非新异刺激能发生纯粹接触效应,而负性非新异刺激则不能;中性和正性非新异刺激对比下,两者均能产生纯粹接触效应;而在中性和负性非新异刺激的对比下,两者也均能产生纯粹接触效应。

关键词:纯粹接触效应;非新异刺激;正形情绪;中性情绪;负性情绪

1 引言

纯粹接触效应指排除其他一些社会因素,某一外在刺激仅仅因为呈现的次数更频繁(使个体能够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更多),就能使个体对该刺激更喜欢。这被称为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Zajonc,1968),其定义是:刺激的简单呈现能够成为提高个体态度的充分条件。按照刺激接触频率和情感反应之间的关系,纯粹接触效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调上升型和倒U 型。

为解释纯粹接触效应,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现选取一些较重要、认可度较高的模型阐述如下:

唤醒模型(arousal model) (Berlyne,1966,1971;Crandall,1970)基于有机体寻求和偏好中度唤醒水平这一前提,认为对刺激的一定接触次数会导致被试的中度唤醒水平,而接触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偏离这一中度唤醒水平,从而导致被试的不愉快以及对该刺激情感评价的降低。拮抗过程模型(opponent-process model),(Harrison,1977)的基本前提是当某一刺激产生一种情感反应,该刺激撤除将产生拮抗机制,使人体验到对立的情绪。双因素模型(two-factor model)最早由Berlyne(1970)和Stang (1973,1974)提出,认为纯粹接触效应由对刺激的正性适应(positive habituation)与厌倦(tedium)两个因素决定,在最初呈现阶段,对刺激的持续接触使被试增加熟悉感,减少危险感,对刺激感到舒适,故正性适应增加,情感评价上升; 当接触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产生厌倦,情感评价停止上升并开始随着接触次数增加而下降。修正双因素模型(modified two-factor model) (Bornstein,1989; Nordhielm,2002),把正性适应和厌倦分别与正价观点和负价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对刺激的总体情感反应由两者的差值决定。知觉流畅性/错误归因模型(perceptual fluency/misattribution model) (Bornstein & D‘Agostino,1992)认为纯粹接触效应来源于多次接触刺激所产生的知觉流畅性,而被试无法觉察流畅性增加的真实来源,从而通常把增加的流畅性错误地归因为喜好,或归因到刺激的其他突出属性(如刺激的长短、明暗等物理特征)上。

Ye 和Van Raaij (1997)在汉语言环境中利用汉字作为刺激材料,验证了初始熟悉的刺激也可以引发纯粹接触效应―― “新异不是产生纯粹接触效应的先决条件”。

基于这一理论,我我做出我的实验猜想:负性非新异刺激也能产生纯粹接触效应。

2 方法

2.1 被试

本实验采用43名被试,其中男性20名,女性23名,均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视力正常。

2.2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所有实现刺激呈现与数据采集的程序均用E-Prime编制,选取正性词、中性词、负性词各10对,屏幕背景为黑色,中央注视点为白色“+”,词语材料都以18 号黑体呈现。

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2.3.1 实验设计

实验一:实验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两个区组,由A组被试完成。

第一部分:中性词的偏好判断、中性词的再认判断。两个区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每个区组都包括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在呈现阶段结束2 分钟后开始。

呈现阶段:共20 个中性词,a 组10 个词各呈现6 次,阈下随机呈现。屏幕中央出现注视点“+”1000 ms,接着呈现词语刺激14ms,后面加30 ms 的掩蔽刺激。呈现阶段的首尾分别用两个无关词语材料作为填充,以消除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测试阶段:被试按键选择更喜欢的词语(偏好判断)或选择呈现阶段出现的词(再认判断)。前者任务为迫选偏好判断。词对出现顺序均为随机,a、b组词随机呈现在“+”左右。每个试次中,屏幕中央出现注视点“+”1000 ms,紧接着在注视点左右同时出现一个词语,被试需在2000 ms 内按F、J 键选择左右两边哪个词更喜欢。被试一旦按键,词语即消失; 超过2000 ms 词语即消失,按键无效。两个试次之间有2000 ms 的时间间隔,其间保持黑色背景。再认判断程序与之相同,区别在于材料和任务:10 对中性词每对的其中一个词为呈现阶段出现过的词,另一个为未呈现过的新词; 任务为按F、J键选择左右两边哪个词是刚才呈现阶段中呈现过的,以了解刺激呈现是否确实处于阈下水平。

第二部分:负性词的偏好判断、负性词的再认判断。两个区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每个区组都包括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在呈现阶段结束2 分钟后开始。

呈现阶段与测试阶段与第一部分相同。

实验二:实验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两个区组,由B组被试完成。

第一部分:正性词的偏好判断、正性性词的再认判断。两个区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每个区组都包括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在呈现阶段结束2 分钟后开始。

第二部分:负性词的偏好判断、负性性词的再认判断。两个区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每个区组都包括呈现阶段和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在呈现阶段结束2 分钟后开始。

实验二的呈现阶段与测试阶段与实验一相同。

2.3.2 统计方法

如果被试选择了词对中属于a 组的词,得1 分,选择了属于b 组的词则得0分。偏好判断中,每个被试分别得到的总分取平均,得到每个被试对中性词的偏好分数。将这一偏好分数与0.5 的随机水平做单样本t 检验。

3 结果

将三个实验中的不同刺激的偏好分数与0.5随机水平进行单样本T检验,所得结果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正性词偏好分数t=2.853,p=0.041.其中p小于0.05,说明显著差异,即在本部分实验中正性词产生了纯粹接触效应;对负性词的偏好分数t=0.128,p=0.902.其中p大于0.05,说明显著不差异,也就是本实验中的负性词并未出现纯粹接触效应。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正性词偏好分数t=-2.230,p=0.035;而中性词偏好分数t=-3.274,p=0.028.两组刺激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本实验中的两组材料均产生了纯粹接触效应。

从表3可以看出,对中性词的偏好分数t=-2.712,p=0.042;负性词的偏好分数t=3.806,p=0.016.两组刺激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产生了纯粹接触效应。

4 讨论

1、在实验一中,正性词出现了纯粹接触效应,这可以解释为被试多次接触刺激使知觉流畅性增加,而被试将其错误归因为喜好,这一结果遵循了知觉流畅性模型。

而负性词并未出现纯粹接触效应,根据双因素修正模型,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被试对重复呈现刺激的情感反应受到正价观点(如重复接触导致的正性适应)和负价观点(如厌倦)这两个中介变量的影响,对刺激的总体情感反应由正价观点和负价观点的差值决定。本实验在重复接触负性词的过程中,既存在正价观点(重复接触导致的正性适应),也存在负价观点(对负性刺激的回避、厌倦)。

一方面,重复接触导致的正性适应(即正价观点)随接触增加而上升,使情感评价提高;另一方面,存在对负性刺激的回避以及随着后续接触增加产生的更多厌倦,导致负价观点也随之提升,而这将使情感评价下降。两者协同作用,从而致使我们观察到负性词无法获得经典的纯粹接触效应这一结果。

2、实验二均得出了纯粹接触效应,这也可以用知觉流畅模型来解释。

3、至于实验三中,中性词和负性词也同样出现了纯粹接触效应,同样采用知觉流畅模型来解释,但是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实验一的负性词未出现纯粹接触效应。而实验三的负性词出现了该效应,这可能是由于中性词与负性词的情感差异不如正性词和负性词的差异那么明显,被试在情感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正价观点和负价观点的相互抵消作用。因此,在这一实验中,两个词性的非新异刺激均出现了纯粹接触效应。

参考文献

1、金翊翔, 罗跃嘉.(2011)中性词和负性词的纯粹接触效应.心理学报 2011,Vol. 43,No.7,739-748

2、郭力平,杨治良. (1999). 关于纯粹接触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2,403C406.

3、何向阳,钟毅平. (2007). 刺激呈现次数和位置对纯粹接触效应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30,1457C1459.

4、侯舒艨,周蔚,郭小迪,周仁来. (2008). 内隐联结测验下单纯呈现效应与积极情感的产生. 心理科学,31,1108C1111.

5、Amster,H.,& Glasman,L. D. (1996). Verbal repetition and connotative chan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71,389C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