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戏曲打击乐的伴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戏曲打击乐的伴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就笔者在学习,排练,演出过程中领悟到的一些常识来进行探讨,以便使戏曲打击乐在传统演奏基础上为现代戏曲服务,并进一步发挥打击乐之长,为戏曲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伴奏;板鼓

在戏曲乐队中,击鼓与拍板并用,有一个人演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其演奏者被称之为“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段和动作伴奏,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演奏板鼓要将鼓吊于木架上,用两根竹制鼓签敲击,有双打、单打、闷打等技巧。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由一个“单皮鼓”和一副檀板组成。唐代诗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单皮鼓为扁圆形,单面蒙牛皮或猪皮,演奏时置于一鼓架上,用一副鼓楗子击打鼓心发声,音质清脆,主击打音乐中的次重或弱拍,即“眼”“板”;而板,由一副两块檀板组成,用绳串在一起,击打发声,音质深厚,主要击打音乐中的重拍。“鼓”与“板”作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往往是剧种代表性的标志,根据剧种不同,应用上会存在差别。

板鼓在戏曲音乐中有着重要作用,而戏曲音乐又是音乐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单独和大量地运用打击乐,来描述环境、创造气氛、塑造人物并且是唱腔伴奏的重要部分。戏曲中的唱、念、坐、打等表演,都离不开打击乐的配合。不论什么戏曲剧种,只要看它能否成功地运用戏曲打击乐,来表现舞台戏剧冲突、烘托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统一舞蹈动作,就可以衡量出它的发展阶段和成熟水平。因而,充分发挥打击乐的表现力和作用,是戏曲音乐区别于其它乐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鼓师要演奏的特定鼓点,提示着乐队演奏要用什么样的速度与力度,这种鼓点叫做底鼓。底鼓又有两种表现手法,在司鼓艺术中称之为“明介”和“暗介”。如评剧中的冷锤、走马锣、一锣等,这些锣鼓点称之为“明介”,其节奏形式各有不同,并不能混淆。底鼓的轻重缓急,把锣鼓点的表现要求交代的很清楚,这样各位演奏员就能根据鼓师的提示通力合作,是乐队的演奏与演员紧密结合。正如一句戏曲行话所说:“前场好锣鼓,后场好身段”。意思就是台上的演员要熟悉锣鼓点并掌握其节奏,而司鼓者也要掌握演员表演动作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后场与前场配合默契,天衣无缝。“暗介”是鼓师通过各种手势做指示,有时只用手一抬即完成指挥的预令,如评剧的慢长锤、五击头、长尖等,这些锣鼓点是鼓师用不同的手势以示演奏不同的点子,让演奏员能准确无误地演奏。

综合传统和现代的锣鼓应用,一般可分为这样几类。一是身段锣鼓。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角色的要求,打击乐要配合人物上场、下场、动作、性格、情绪、身段的不同,将其细腻之处表现出来。例如古装戏《半把剪刀》,最后一场是法场情节,其场面气氛威严,这场戏基本都是锣鼓戏,根据传统锣鼓手法,要运用“急急风”、“长尖”、“冲头”、“四击头”、“水底鱼”、“一击头”等,对不同角色要采用不同锣鼓。由于运用锣鼓一般都是对号入座,还有是指挥乐队一定要头脑灵活,懂得随机应变,尤其是场面主要人物锣鼓刹架子时,一定要稳、准、及时、精确,所以这最后一场戏是运用锣鼓把剧情推向高潮。二是开唱锣鼓。一般是根据剧情需要,以锣鼓作为前导,然后再起管弦乐过门。传统戏中的“导板”都是以“倒板”头子作为入头,如剧目中的人物追过场前或情绪激昂,死里逃生等场面,一般都配以“倒板”作为开唱前导。古装戏《孟姜女》中,范杞良在官兵追杀下,逃到孟家后花园,等追兵走过后,范杞良和孟姜相见,在诉说官兵追杀缘由时的一段开唱前,就用了“倒板”。三是念白锣鼓。念白锣鼓是为了突出剧中人念白的节奏感,加强念白语气,充分体现人物内心世界或所表达的各种情绪,并以此表达人物性格等方式来渲染剧情。四,开打锣鼓。常见的传统武戏和现代戏曲中,双方交战刀光剑影,刀枪飞舞,此时锣鼓就作为主要演奏乐器,充分利用传统“锣鼓谱”,根据需要,在司鼓的引导下鼓乐齐鸣,配合演员完成整个演出过程。而关于这几类打击乐的实际操作,则必须由演奏员熟练掌握才能有效运用。

以上所谈到的内容,都是笔者在学习,排练,演出过程中领悟的一些常识。而这锣鼓,不过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朵浪花,但其作用却是复杂,深奥的,其中也还有许多东西等待着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去进一步去探讨,钻研,以便使戏曲打击乐在传统演奏基础上为现代戏曲服务,并进一步发挥打击乐之长,为戏曲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伟.戏曲打击乐初探.剧作家,2013年第4期

[2]范继军.谈谈戏曲表演中的板鼓.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