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江边活着的历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江边活着的历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位于长寿区的 “三倒拐”,是一条由千余级石梯组成的2.5公里长的老街,也是三峡库区保留最完整的明清时期街道建筑。“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脚打颤”,这是老街上的人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短短十几个字,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爬坡上坎的重庆味十足的生活秀。

三倒拐悠悠百年历史

据长寿县志记载,位于重庆市东部的长寿区,有着上千年的古老文明。长寿的旧城称为“河街”,与水码头相连,是当时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行人如织,十分繁华。至清嘉庆四年(1799年),虽然县属迁往至新城区的凤山新属街,可河街仍然是文化与经济的中心,于是一条连接新旧两城的小路便渐渐发展为街道,以方便人们来往于两城之间。因其依山而建,阶梯上下过程中有三道急转弯,人们就称它为三倒拐。而今天,居民口中的三倒拐还包括和平街(和平街发展于明代中叶修建的后街和上后街)。

那时候,河街与新城区居住的人口数量相当,上城下城均要经过三倒拐。狭长的古巷道,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也不知磨破了多少前人的布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连接上下城区的缆车于1964年通车,三倒拐至此才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三倒拐在历史发展中也曾多次易名:旧时曰“三倒拐”,八十年代后更名为“三道拐”,今天还原旧名“三倒拐”并设立了明确的路标牌,但老街道部门保留的门牌仍标示着“三道拐”。掐指一算,三倒拐至今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这条面朝长江的老街百多年来都是长寿区最重要的交通通道。历经百年沧桑,它见证了新城的崛起,也见证了长寿的繁荣。

旧时三倒拐有美誉称其为“手工业一条街”,其繁荣程度可想而知。当时街道上遍设各行各业,电影院、南洋烟厂(位于后井坎)、新友纱厂(位于八角井旁)、布鞋厂等,更包括随处可见的茶馆、酒馆、饭馆。除了厂子馆子外,各种小贩也相聚于此,包烟杆的手艺人,端着竹编的筛筛簸簸卖瓜子的,卖水果的,卖扇子糖的,更别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挑夫棒棒了。

爬三倒拐通身汗

三倒拐起点于河街“文礼门”旁的老电影院,沿着周遭长满青苔的石阶拾级而上,用手抚摸着那饱受风雨侵蚀的石磊堡坎,古风旧韵扑面而来。走在这百年阶梯上,开始的漫步倒没有那么累。

路上碰到一位郭姓老人告诉笔者,和平街的建筑早于三倒拐,多数是正统明清建筑,并且保留了川渝一带房屋的穿斗夹壁特色,其中许多寺庙,屋居的雕梁、檐壁还能看出镂空的装饰痕迹。而三倒拐的建筑多建于晚清,甚至民国时期,建国之后又多次遭到破坏并屡次重修,“很多资料上说三倒拐有七百多年历史,不科学,就这片也才两百多年”, 他指着一栋砖墙房屋对笔者说道。

老人在此生活了五十多年,也亲眼看着老街的种种改变。“这是当年的川剧团”、“这是八角井”、“这是原来的警察厅,那时候我们都叫衙门”……边走边听着老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周围的房屋。老人的语气中没有听到一丝疲惫,而笔者已经开始喘粗气了。古街上有一棵受到二级保护的古树,行至此,才刚刚到达三倒拐的第一拐。郭老看见笔者已经累得不行了,便在此停顿,稍作休息。

再次起步,便一口气连过两道拐而爬到街道顶端。三倒拐的尽头是两座山壁,壁上各有一个大圆洞,郭老解释这是南城门,原来还有一扇木制大门,每当夜晚城门关闭,任何人是不准进出的。

一身大汗的站在顶头,俯瞰长江犹如一条青龙蜿蜒曲折流向天际,心头油然而生一种舒畅;再看三倒拐,则像一条乌龙盘旋于山际。

下三倒拐脚打颤

既然体验了“通身汗”,又怎能不体会下“脚打颤”?拜别了老人后笔者又顺着原路返回下去。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三倒拐也是如此。一边继续浏览周边建筑,一边还要留意脚下已经被岁月磨得有些许光滑的石梯。

现在的三倒拐也拉上了电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器,主人的屋门经常是打开的。恰逢午饭时间,三两老人或妇女端着一大碗饭,聚在屋门口天南地北地聊着,偶尔传来一两声大笑,笑声里满是悠闲的幸福滋味。

老宅院屋檐桷子缝不时有鸟儿钻出瓦口,扑腾嬉闹,给本就古朴清幽的“三倒拐”凭添几抹诗情画意。黄家院子门头上的雕和院内带楣的街檐石,仿佛向人们提示院子的厚重人文历史,激励人们去探索解谜“三倒拐”古文化之根。

在难得的阳光下,又回到三倒拐的起点,却没有预期中的脚打颤,笔者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在今天,幸运的是很多居民仍然坚守在这条老街上生活。蓝天的映照下,老街的历史仍将延续,它就如同一位古稀老人,在都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在日月穿梭间,在行行影影的步伐中,依旧淡定从容,保持着那一份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