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毒药App:用高质量影评和豆瓣做区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吸引了三百多万用户,但这个社区不做O2O,也不做社交,毒药app要在影评和原创内容上发力。
成为毒药App(下文简称“毒药”)联合创始人之前,杨浩曾在中信资本下属的基金工作过三年多。
2012年到2013年,他经常逃班到中关村,泡在创业大街,正好看到36氪、黑马创业营等公司转做孵化器模式。这种介于资本和创业项目之间的状态,对他来说是熟悉的。
在纽约完成学业后,杨浩在硅谷游学考察了半年,还去花旗银行实习,后来又加入了高盛。这两家公司让杨浩有机会接触很多创业项目,对国内的创业形势有了预先的了解。
这些经历,让杨浩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14年,毒药创始人侯小强找到了他一起创业做毒药。盛大上市时,杨浩结识侯小强,后者当时是盛大文学的CEO,在他的运作之下,盛大文学成长为国内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企业,中国的网络文学开始有了秩序,作者们不再是散养的状态,他给作家们带来了很好的商业模式。
找到杨浩之前,侯小强已经在影视上先行布局,他自己的影视公司“中汇影视”已经准备就绪。目前中汇影视已经拿到《嫌疑犯X的献身》等几十个IP。侯小强想从资本层面铺更多的资金在这个市场当中,以期更快地获取市场占有率。影视公司准备就绪,缺一个在下游环节具有媒体属性可以做宣传的平台,一个可以把侯小强身边的网文大神、KOL、影视大V组盘在一起的平台。
于是做毒药的想法就诞生了,这也是杨浩和侯小强的合作点。2015年5月底,毒药正式上线,这是一款可对电影、电视剧、网络小说进行打分、评论、打赏的软件。目前毒药通过“神人认证机制”筛选出影评人,认证后的影评人可以实名点评图书和电影,彻底杜绝水军。认证影评人可以被打赏,所有用户都可以打赏,打赏的钱可以提现。此外,还有轻社交、上传图书和电影、图书销量和电影票房等功能。
2015年3月毒药完成Pre-A轮融资,拿到SIG海纳亚洲基金百万美元级投资。今年1月底,毒药宣布完成了额度超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由云锋基金领投,SIG跟投。
由于功能相似,很多人会拿毒药与豆瓣、全球你权威电影排行榜IMDB相类比。杨浩介绍,毒药的公司文化是,当看到有机会、有前景的东西,就算现在有很多其他人在做,是所谓的红海,也要去做。“没机会、没前景,也没有人做的事,我们肯定也不会冒这个风险。”杨浩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投资出身的杨浩看到国内大宗货品交易市场里钢铁、能源、矿产的交易量在收缩,这预示着中国经济的放缓。经济放缓时,重心会转移到了体育、文化、娱乐、旅行的消费行业中,迎来文化行业大繁荣。而中国电影票房,从2013年的100亿到今年有望冲破400亿,这样的市场增长预示着电影票房的机会是有的。 在杨浩看来,“毒药文学社”不但可以陪伴大学生成长、发现更多优质影评人,还可能从源头获得IP。
与这些同类软件相比,杨浩认为毒药的优势在于质量,可以提供非常高质量的影评和书评。毒药成立前期,先往UGC内容发展,后来发现,UGC只能满足比较低端的、不吐不快的需求,真正的供人消费的优质内容很少,没有好的内容可以露出。去年年底,毒药决定转做PGC内容,做最优质的影评和书评社区,“手机的屏幕有限,一个APP的功能也有限,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所以要在这点方寸之地上把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杨浩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要保证内容的质量,毒药在生产者源头上有严格的把关。影评人要经过一套“神人认证机制”,才能进入到影评人程序内。在影评人筛选中,认同毒药的价值、认同优质影评对大众的价值是首要的。
认同之后,毒药的编辑部和影评人维护部会与影评人展开互动和联系,影评人的影评会在毒药界面得到更多的露出和推广。毒药编辑部编辑会与影评人共同商讨,什么样的内容更具有价值。“这算一个培训,也算共同商讨。我们不是逼着别人按照毒药的风格来写,毒药没有什么风格,完全来自这些大神影评人的风格。”
据杨浩介绍,目前毒药的影评人团队是百人级别的。毒药对影评人数量没有追求,注重在质量上有把控。发掘、签约优质影评人至关重要。毒药有一个影评人发现机制,叫做“毒药全民影评争霸赛”,3月初公布了16强的名单,最后的大奖名单将会在《青年电影手册》发起的金扫帚奖上一并颁布,毒药也是今年的主办方。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影评人、签约影评人的机制。我们欢迎真正看过电影有所思考,并且还能在短短几十、几百个字里影响别人观影态度和视角的影评人。欢迎大家用自己的知识,把别人不懂的事情,比如电影中的哲学、物理理论为我们有一个补充。”杨浩希望能够聚合有料、有趣的影评人,丰富影评行业的变量和消费的内容。
除了影评人团队,毒药也通过邀请影评自媒体、组建原创内容团队、与100所大学成立“毒药文学社”等形式丰富影评内容。近400万的精准用户对影评自媒体来说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这些自媒体大号都可以在毒药平台上内容。
2015年圣诞节前,毒药开始组建记者团队,目前已有5位记者。杨浩认为,作为具有媒体性质的公司,要有自己的原创资讯,“之前还在纠结要不要发展UGC,后来发现好的内容还是很少,很难露出。所以决定彻底转做PGC,新版的毒药很快就会上线,可以看到很多PGC的影子。社交上的打扰也会少一些。”杨浩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毒药文学社”计划是毒药今年最大的活动之一,杨浩介绍毒药不会亲自组建或运营这些用户社团,而是将毒药文学的概念和计划注入到大学中本身存在的文学社团。到年底,“毒药文学社”会签全国100所大学,每个学校至少办3至4场活动,活动主题由文学社团自己决定。如果没有主题,毒药会注入自己的资源,比如邀请知名作家、演员去校园做新书会和讲座,有宣发需求的影视新作进入校园做首映或者点映,跟学生们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
在杨浩看来,“毒药文学社”不但可以陪伴大学生成长、发现更多优质影评人,还可能从源头获得IP,可以从中挑选、签约做原创。“我们有最好的编剧,欢迎大学生给我们发作品。如果发现了种子选手,我们会把作品做个计划,对这个人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手把手的孵化。无论是剧本或者小说,我们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挖掘大学生并不能完全体现毒药对原创的野心。据杨浩透露,今年毒药将添加一条新产品线,做原创的东西。具体布局尚未明晰,不过毒药已经签约百位业内大神,其中不乏起点、晋江、磨铁当中培养的实体书销量过300万,网上点击过10亿的大神。
这一计划将在4月中旬进行,这预示着毒药要在原创上发力。“我们从上游IP的把控,到中游的影视公司,以及影视IP孵化基金,再到下游毒药APP的聚合,使我们的评论和娱乐消费能够最大化,我觉得挺好的一个模式。”另外毒药也将收购二次元的制作公司,在动漫和衍生品上进行布局。
毒药刚上线时,侯小强、杨浩以及其他高管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在APP上,不断调试产品,尤其是侯小强,每天至少待10个小时。现在,高管们没有那么多bug要调了,杨浩说,他们更多地在想持续生存下去的逻辑是什么,今后的布局和节奏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