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教材在我省的应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在我省也随着一起登上了三尺讲台。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而由初中刚升上来的学生都习惯了灌输式教学,对于探究学习还是一片茫然,这就要求我们抓紧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对问题进行了解意义、掌握信息或充分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呢?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探究学习的快乐。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贴近生活,并且问题的设置应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必要时甚至可以作为画龙点睛之笔,在课堂的一开始便为本节重点的学习打下伏笔。例如:教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这节课时,我整合了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诸葛亮领兵南征七擒七纵孟获时,蜀军遭遇“哑泉”、“安乐泉”为例,引出本课。启发学生了解“哑泉”之所以使人变哑是因为水中含有Cu2+,使人体的蛋白质变性。那么为什么会有安乐泉呢?它是如何解毒的呢?激起学生们一起探究“安乐泉”解毒原因的兴趣。而本节课的重点正是离子反应方程式,“哑泉”与“安乐泉”正是因为发生了离子反应,才会有此神效。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对重点的学习兴趣,采用问题情境的体系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便是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思维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对象、内容、目的,通过相互作用达到统一,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提示学习方法、畅通学习思路。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习方法进行简单扼要的梳理是学生有效探究学习的关键。我常常这样提问:对于这个问题,你准备采取怎样的方法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拟采用的学习方法进行概括和提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所采用的基本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地探究学习。
三、放手探究学习、培养探究能力。开展探究式学习必须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学习与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素材,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以身边的事物为切入点,广开探究性学习的信息源,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引导学生对必要的引起探究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之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例如:探究在以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熟知的铁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铁的方案时,在掌握了大量的关于铁的化学性质后,利用“铁三角”关系的存在使得完成这个方案的途径有很多种,引导学生根据铁与氧化物的转化和“铁三角”的关系分组进行探究讨论,提出各自的猜想或假设,最后归纳出最简易而科学的方案。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升华了学生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
四、重视化学实验、规范实验过程。化学学科在探究学习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一切化学知识都来源于实验,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对实验的目的、方法、原理、操作规则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在训练中锻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学生分析思考后,进行初次探究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例如:鉴别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实验中,我先给出学生一定的试剂如KSCN溶液、NaOH溶液、铁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废液缸、若干试管等,接着在明确了实验要求后,让学生进行一场鉴别比赛,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实验更规范,谁的效果好。学生们会举出颜色法、加碱法、氧化法、加KSCN溶液的方法。基于以前学习的知识,会得到颜色法和加碱法。但在动手实验中学生会发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会发现当亚铁离子加入过氧化钠时,会变为棕黄色的铁离子,棕黄色的铁离子加入铁粉后会变为浅绿色的亚铁离子。有的把KSCN溶液滴入亚铁离子无现象,而滴入铁离子溶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这都说明了一些问题。经过学生各小组的汇报交流最后得出―――浅绿色的亚铁离子可被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氧化为棕黄色的铁离子,而棕黄色的铁离子可被铁粉等还原剂还原为亚铁离子。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会变为红色,亚铁离子则不变色。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完成了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在积极的课堂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学生纷纷依靠化学实验的现象去研究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区别,最后总结归纳出它们的不同。学生在比量、比优的活动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及时反馈学习、保持探究兴趣。在高中阶段,学生很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同时也带有随意性,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探究学习情况是保持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锻炼学生对探究成果的汇报和交流水平。为此,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本身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靠简单的回忆或知识再现来完成。要适应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保证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活跃状态,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例如:探究在两支试管中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时,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设计的方案简便易行,谁设计的方案更有创意。学生进行探究实践后,及时引导学生汇报区别的方案。学生从简单的密度法、黏度法、钝化法、氧化法、露置法、脱水法等汇报交流到较有难度的导电法、生雾法、吸水法等汇报交流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理解,而且促进了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有效促进了学生参与探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探究难度大、复杂性强的问题,教师更要及时指导和反馈,适当地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避免学生因为探究障碍严重而不得不放弃探究活动。
总之,学生的探究能力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每次的探究活动是有时限性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注意学生的探究能力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每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要注意教师和学生“双主”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慢慢积累最终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第七高级中学)
责编 / 齐鲁青